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江

作品数:19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专利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植物
  • 10篇植物分子
  • 10篇植物分子生物...
  • 9篇模式植物
  • 7篇信号
  • 7篇信号转导
  • 7篇信号转导途径
  • 7篇拟南芥
  • 7篇转导
  • 7篇转导途径
  • 6篇热激
  • 6篇转录因子基因
  • 6篇基因
  • 5篇氮素
  • 5篇水稻
  • 5篇突变
  • 5篇插入突变
  • 4篇油菜
  • 4篇油菜素内酯
  • 4篇硝酸盐

机构

  • 19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新疆大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农作物基因资...

作者

  • 19篇徐江
  • 13篇张少斌
  • 12篇赵明
  • 12篇徐小栋
  • 12篇洪雪
  • 11篇王西瑶
  • 11篇东方阳
  • 11篇付金东
  • 11篇鲁黎明
  • 11篇丁在松
  • 4篇王士银
  • 2篇李群
  • 1篇石庆华
  • 1篇东方阳
  • 1篇赵龙
  • 1篇潘映红
  • 1篇李学勇
  • 1篇张桦
  • 1篇朱莉
  • 1篇刘翔宇

传媒

  • 2篇作物杂志
  • 2篇作物学报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园艺文摘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8
  • 6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硝酸盐转运体基因AtNRT1.5及其编码蛋白与应用
本发明属于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为拟南芥硝酸盐转运体基因AtNRT1.5的功能验证。本发明利用AtNRT1.5基因T-DNA插入突变体CS870797的纯合株系研究该基因在植物氮素高效利用方面的功能。实验结果表明,突变...
徐江徐小栋东方阳鲁黎明王西瑶张少斌麻艳超迟志海洪雪付金东赵明丁在松
文献传递
拟南芥热激转录因子基因HSFA3及其编码蛋白与应用
本发明属于植物分子生物学与转基因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拟南芥热激转录因子基因HSFA3抗高温功能的验证,以及该基因在抗高温植物新品种培育中的应用。本发明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材料,利用HSFA3基因T-DNA插入纯合突变体株系...
徐江徐小栋东方阳鲁黎明王西瑶张少斌迟志海洪雪麻艳超赵明丁在松付金东
文献传递
拟南芥氮素营养相关突变体的筛选及遗传分析
近年来,氮肥高投入所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以及农产品品质下降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充分发掘植物自身高效吸收、同化氮素营养的遗传潜能,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徐小栋徐江
关键词:拟南芥氮素营养突变体
拟南芥花青素合成途径重要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作为植物次生代谢的一种重要产物,除给予植物缤纷的色彩之外,还有相当可观的药用价值。此外,花青素在应对各种生物及非生物胁迫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进一步探讨植物花青素的生物学功能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拟南芥中,花青素合成途径主要依靠MYB、bHLH、WD40-repeat以及bZIP4种转录因子的调控。文章结合目前国内外关于花青素合成途径过程中4种重要转录因子的文献报道,综述这4种转录因子的研究现状及调控机理,并对花青素的研究前景作出展望,为更好地研究花青素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洪雪张少斌徐江崔月
关键词:花青素MYBBHLHBZIP转录因子
拟南芥热激转录因子基因HSFA5及其编码蛋白与应用
本发明属于植物分子生物学与转基因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拟南芥热激转录因子基因HSFA5抗高温功能的验证,以及该基因在抗高温植物新品种培育中的应用。本发明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材料,利用HSFA5基因T-DNA插入纯合突变体株系...
徐江徐小栋鲁黎明王西瑶张少斌东方阳迟志海洪雪麻艳超赵明丁在松付金东
文献传递
穗分化期外施24-表油菜素内酯(EBR)促进水稻源、库及籽粒灌浆的生理机制被引量:12
2018年
水稻产量高低与其籽粒灌浆能力的强弱密切相关,而籽粒灌浆能力的强弱受源和库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油菜素甾醇类化合物(brassinosteroids,BRs)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为进一步阐明BRs调控水稻源强、库容和库活性的生理机制及其相互关系,本研究在大田条件下,以粳稻日本晴为试验材料,在穗分化期喷施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BR),分析其相关影响。首先,两种不同浓度的EBR处理通过促进光合产物的合成及其在灌浆过程中的转运提高了水稻的源强。其次,两种浓度EBR处理均增大了水稻的库容,但两种处理的影响方式存在差异,低浓度处理(T1)显著提高水稻籽粒的千粒重,对穗粒数的影响较小;高浓度处理(T2)则显著增加单位面积的穗数和穗粒数,对千粒重的影响较小。再次,两处理同时提高了水稻强、弱势粒的蔗糖裂解酶活性,尤其对弱势粒酸性转化酶(acid invertase,AI)活性的影响较大,有助于光合产物向弱势粒分配,进而促进弱势粒淀粉合成和籽粒灌浆,提高其充实度和结实率。最后,两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水稻的产量,T1和T2分别平均增加5.6%和15.2%,T2比T1平均增产9.1%。因此,与低浓度EBR处理下的千粒重增大相比,高浓度处理下穗粒数的增加对产量影响更大。综上所述,穗分化期进行EBR处理能够增大水稻的源强、库容和库活性,进而促进光合物质的积累和分配,有利于籽粒灌浆;在光合物质供应充足和库活性显著提高的基础上,库容的增大有助于产量的明显提高。
李赞堂王士银姜雯宇姜雯宇张少斌张帅
关键词:水稻源强库活性籽粒灌浆
拟南芥硝酸盐转运体基因NRT2.1及其编码蛋白与应用
本发明属于植物分子生物学与转基因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拟南芥硝酸盐转运体基因NRT2.1耐低氮功能的验证,以及该基因在耐低氮和氮素营养高效植物新品种培育中的应用。本发明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材料,利用NRT2.1基因T-DNA...
徐江徐小栋张少斌东方阳鲁黎明王西瑶迟志海洪雪麻艳超赵明丁在松付金东
文献传递
拟南芥硝酸盐转运体基因NRT3.1及其编码蛋白与应用
本发明属于植物分子生物学与转基因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拟南芥硝酸盐转运体基因NRT3.1耐低氮功能的验证,以及该基因在耐低氮和氮素营养高效植物新品种培育中的应用。本发明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材料,利用NRT3.1基因T-DNA...
徐江徐小栋东方阳鲁黎明王西瑶张少斌迟志海洪雪麻艳超赵明丁在松付金东
文献传递
初花期喷施表油菜素内酯对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
水稻籽粒灌浆的本质就是淀粉不断合成和积累的过程。水稻籽粒中淀粉的含量占糙米重量的80-90%,因此灌浆的充实与否直接影响水稻的最终产量。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BR)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类固醇类...
王士银张灵徐娅玲李赞堂徐江
关键词:油菜素内酯水稻灌浆
43个玉米品种在新疆吐鲁番旱区表现和抗旱类群划分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基于形态指标和产量指标,将43份引进玉米品种划分为不同群体,并筛选出适合新疆旱区种植的玉米品种。【方法】以43个玉米品种为材料,测定其在干旱胁迫下株高、穗位高、茎粗、单株穗数、穗长、穗粗、穗行数、穗粒重、百粒重、籽粒产量以及茎叶鲜重和茎叶干重等12项指标。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逐步判别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价多个玉米品种的抗旱性能。【结果】12项数量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和信息的重叠,35对数量性状的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21对数量性状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前3个主成分代表了43个玉米品种的12项数量性状71.02%的信息,其贡献率分别为27.49%、27.41%和16.12%。其中,第一主成分是营养体生长状况,包括株高、穗位高、茎粗和茎叶重量;第二主成分是生殖生长状况,包括穗数、穗长、穗粒重、百粒重和产量;第三主成分是穗行数和穗粗。当类间距离为4.5时,43个玉米品种被聚为5大类。其中,第Ⅱ类属于高产品种,包含3个品种;第Ⅲ类属于中高产品种,包含7个品种;第Ⅳ类属于中产品种,包含10个品种;第V类属于中低产品种,包含19个品种;第Ⅰ类属于低产品种,包含4个品种。42个玉米品种被正确判别,判对概率为97.67%;1个玉米品种被误判,误判率为2.33%。【结论】类群划分的结果准确可靠,选育的第Ⅱ类和第Ⅲ类玉米品种能够显著的增产,玉米育种在抗旱性方面进展明显。玉米正播模式引种,辽单145和辽单1211;复播玉米品种郑单958最佳。
赵龙刘翔宇徐江朱莉李玉斌买买提·艾合买提李群阿力木·阿不迪力木
关键词:玉米抗旱性类群划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