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小英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复合材料
  • 6篇复合材
  • 4篇C/C
  • 4篇C/C复合材...
  • 3篇阴极
  • 3篇阴极材料
  • 3篇碳基
  • 3篇炉压
  • 3篇基体碳
  • 3篇复合阴极
  • 3篇复合阴极材料
  • 2篇圆锥孔
  • 2篇碳复合材料
  • 2篇碳基体
  • 2篇铜表面
  • 2篇钎焊
  • 2篇锥孔
  • 2篇CU
  • 1篇应力
  • 1篇应力分析

机构

  • 9篇中南大学

作者

  • 9篇张小英
  • 8篇张福勤
  • 8篇夏莉红
  • 4篇梁世栋
  • 4篇周显光
  • 3篇于奇
  • 2篇瞿志明

传媒

  • 2篇粉末冶金材料...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一种具有高取向发射特性的碳基复合阴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具有高取向发射特性的碳基复合阴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编织高取向碳纤维预制体,使得碳纤维预制体中的碳纤维沿轴向分布;将碳纤维预制体置于化学气相渗碳炉中,以C<Sub>3</Sub>H<Sub>6</Sub>为碳源气、N...
张福勤夏莉红梁世栋张小英周显光
文献传递
Cu-Ti合金中Ti含量对C/C复合材料润湿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利用超高温接触角测量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研究Tj含量对Cu-Ti合金与C/C复合材料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下i含量增加,Cu—Ti合金对C/C的接触角逐渐降低。当Ti的质量分数为4.8%时,接触角降低到90°以下,Cu-Ti合金与C/C复合材料部分润湿;当Ti的质量分数为8%时接触角降为0°,Cu—Ti合金与C/C复合材料完全润湿。润湿界面形貌与Ti含量相关,当Ti含量为8%时,界面出现宽大的层状剪切裂纹;当Ti含量为12%时,界面致密无裂纹,Cu—Ti合金能较好地渗入C/C复合材料中的孔隙;当Ti含量为16%时,界面出现数量较多的细小裂纹,Cu—Ti合金熔体中的钛元素向界面扩散形成富钛层,并与C/C复合材料中的碳元素反应生成厚度为3~5gm的连续TiC层,该TiC层可改善合金对C/C复合材料的润湿性能。
于奇张福勤张小英夏莉红周显光
关键词:铜基合金润湿性能
一种具有高取向发射特性的碳基复合阴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取向发射特性的碳基复合阴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编织高取向碳纤维预制体,使得碳纤维预制体中的碳纤维沿轴向分布,夹角为0~15度;2)将碳纤维预制体置于化学气相渗碳炉中,以C<Sub>3<...
张福勤夏莉红梁世栋张小英周显光
文献传递
C/C复合材料与Cu连接界面应力分析及结构设计
C/C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导热性、耐热冲击等优点,并具有特别低的中子激活能以及很高的熔点和升华温度,其与Cu质热沉的连接件是聚变反应堆中面壁的候选材料。但C/C复合材料与Cu两者的热膨胀系数相差很大,在冷却过程中膨胀失...
张小英
关键词:C/C复合材料CU残余热应力有限元
文献传递
碳/碳复合材料与铜连接的界面结构及制备方法
碳/碳复合材料与铜连接的界面结构,在碳/碳复合材料的表面设有至少2个圆锥孔,在所述圆锥孔中以及碳/碳复合材料与铜结合的表面布满钎焊料,通过钎焊将碳/碳复合材料、铜基体、钎焊料焊接在一起,在碳/碳复合材料与铜基体之间形成由...
张福勤张小英夏莉红瞿志明
文献传递
碳/碳复合材料与铜连接的界面结构及制备方法
碳/碳复合材料与铜连接的界面结构,在碳/碳复合材料的表面设有至少2个圆锥孔,在所述圆锥孔中以及碳/碳复合材料与铜结合的表面布满钎焊料,通过钎焊将碳/碳复合材料、铜基体、钎焊料焊接在一起,在碳/碳复合材料与铜基体之间形成由...
张福勤张小英夏莉红瞿志明
连接温度对C/C复合材料及Cu连接接头残余应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热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连接温度对C/C复合材料与Cu平面对接接头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大拉应力的分布具有方向性,在连接界面法线方向上,最大拉应力出现在靠近接头界面的C/C复合材料侧,位于连接件的棱边上;在平行连接界面方向上,最大拉应力出现在靠近接头界面的Cu侧表面。最大剪切应力位于接头界面处。随着连接温度的升高,接头残余应力峰值逐渐增大,但接头残余应力的分布形态相似。对于连接界面尺寸为4 mm×4 mm的接头,在连接温度为1 000℃时,离接头界面1.2 mm的C/C复合材料侧最容易发生断裂。
张小英张福勤夏莉红于奇
关键词:C/C复合材料CU连接温度残余应力
预制体结构对平板炭/炭复合材料增密过程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以不同纤维体积分数(21%、26%、32%)、不同布毡质量比(3:1,2:1,1:1)的针刺整体毡为预制体,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CVI)制备平板炭/炭(C/C)复合材料,研究预制体结构对CVI致密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纤维体积分数增加,整体毡的增密速率及最终密度都逐渐减小;布毡比对增密速率及最终密度影响很小。材料网胎中热解炭圆壳厚度沿材料厚度方向呈内部小、两侧大的对称分布;增加纤维体积分数或增加布毡比,材料内部的热解炭增厚程度随之减小。纤维体积分数为21%的预制体最适宜采用CVI工艺进行增密,增密80 h密度达到1.69 g/cm3,热解炭生长均匀。
梁世栋张福勤夏莉红于奇张小英
关键词:C/C复合材料预制体结构化学气相渗透
一种具有高取向发射特性的碳基复合阴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取向发射特性的碳基复合阴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编织高取向碳纤维预制体,使得碳纤维预制体中的碳纤维沿轴向分布,夹角为0~15度;2)将碳纤维预制体置于化学气相渗碳炉中,以C<Sub>3<...
张福勤夏莉红梁世栋张小英周显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