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倪国平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土壤
  • 2篇土壤酶
  • 2篇土壤微生物
  • 2篇微生物
  • 2篇根际
  • 1篇动态特征
  • 1篇新纪录种
  • 1篇樱属
  • 1篇枝叶
  • 1篇枝叶生长
  • 1篇植物
  • 1篇土壤酶活
  • 1篇土壤酶活性
  • 1篇土壤微生物量
  • 1篇土壤微生物区...
  • 1篇土壤微生物学
  • 1篇盆栽
  • 1篇区系
  • 1篇区系分析
  • 1篇钟花樱

机构

  • 5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倪国平
  • 2篇钱萍
  • 2篇刘玮
  • 2篇季春峰
  • 2篇邓光华
  • 2篇肖祖飞
  • 1篇廖丽琴
  • 1篇邹贵武
  • 1篇谢冰
  • 1篇余辉攀

传媒

  • 1篇森林工程
  • 1篇江西科学
  • 1篇江西林业科技
  • 1篇植物研究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1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赤霉素和氨基酸对三叶赤楠(Syzygium grijsii)枝叶生长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不同浓度氨基酸和赤霉素混合喷施对三叶赤楠枝条、叶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叶赤楠的生长曲线呈现双峰状,春秋季各有一生长高峰。氨基酸和赤霉素两者间交互作用显著,对三叶赤楠枝条和叶片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氨基酸对于三叶赤楠生长的促进作用有限,在观察到的生长差异中,绝大部分是由赤霉素浓度差异造成的。对于枝条及叶片生长来说,100 mg.L-1的赤霉素浓度比较合适。新梢长、新梢分枝数及叶面积受混合喷施影响较大,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而成熟枝条及叶片厚度受其影响较小,差异不显著。经主成分分析发现新梢月平均生长量和分枝数可作为快速评价混合喷施效果的描述指标;而叶片厚度和叶面积,即第二主成分可作为潜在评价氨基酸和赤霉素混合喷施长期效果的描述指标。在生产中可以以新梢长度、生长量和分枝数作为评价氨基酸与赤霉素喷施效果的快速指标。
刘玮谢冰倪国平邓光华
关键词:氨基酸赤霉素枝叶生长
三叶赤楠根际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研究
三叶赤楠是江西特色盆景树种,栽培广泛,而其养护困难。本研究采用传统土壤学、微生物学方法,对三叶赤楠不同生长期的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进行了研究;并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不同栽培年限三叶赤楠根际微生物多...
倪国平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区系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PCR-DGGE
文献传递
江西樱属一新纪录种被引量:2
2010年
报道了钟花樱桃Cerasus campanulata(Maximowicz) A.N.Vassiljeva在江西的地理新分布。
钱萍尹凯倪国平肖祖飞季春峰
盆栽三叶赤楠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季节动态特征被引量:1
2016年
本研究以具有江西特色的盆景植物三叶赤橋(Syzygium grijsii)为研究对象,对盆栽三叶赤橋根际土壤微生物组 成、生物量以及土壤酶季节动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盆栽三叶赤楠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表现为单峰型季节动态曲 线,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7月和9月;根际土壤微生物中细菌和放线菌占绝对优势,且数量变幅较大,而真菌所 占比例及数量变幅较小;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也具有明显的单峰型季节变化特征,并在6月达到最高点,随后出现回落; 微生物生物量碳变幅在57. 51 - 329. 55 μg /g ,微生物生物量氮变幅在38. 09 - 80. 55 μg / g.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春季 (4月)至初夏(6月)更高,盛夏(8月)及冬季(2月)最低;脲酶活性在4月最高,6月最低,其他月份差异较小;硝酸还原 酶在春夏季(2、4、6、8月)活性较高且差异较小,秋冬季(10、12月)活性较低.盆栽三叶赤楠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 活性季节动态特征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土壤体积含水率等理化性质与植物根系分泌物是其中两个因素,并且 不同微生物特征及土壤酶活性对这些因素的响应有所不同.
邹贵武倪国平廖丽琴邓光华刘玮
关键词:根际微生物土壤酶活性
江西农业大学校园木本植物区系分析被引量:11
2010年
据多年调查统计,查明江西农业大学校园现有木本植物88科247属412种,分析其科属构成与区系特点。
钱萍肖祖飞倪国平余辉攀季春峰
关键词:木本植物区系分析校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