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晖
- 作品数:19 被引量:83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四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 基于Pspice仿真对GJB151A中CS116测试的滤波设计被引量:3
- 2011年
- 以电磁兼容传导性试验CS116为例,用Pspice软件对干扰信号进行建模分析,针对有用信号进行滤波电路设计,并用Pspice软件对干扰信号和有用信号进行仿真分析及滤波后的对比。这是Pspice软件在EMC工程设计上的一个应用实例。结果表明:Pspice软件的仿真结果对EMC工程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王志成陈晖朱一舟
- 关键词:电磁兼容电磁干扰PSPICE仿真
- 高速并行级联码编码译码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并行级联码编码译码器,它被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深空通信等系统,包括编码器和译码器,所述编码器包括分路变换器、第一至第四RS编码器、第一至第四插帧器、第一至第四交织器组和第一至第四卷积码编码器;所述译码...
- 陈晖陈燕王立民韩晓娱郝志松李超王薇雷光雄王正 李聪尹曼
- 高速AD并行采样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AD并行采样装置,它由低速AD、分路器、电平转换器、比较器、滤波电路和复位电路组成。本技术的实质是用低速AD通过并行采样实现了高速AD的功能,装置正常工作时最高可达到2Gsps的高速采样率,这是国内所...
- 陈晖陈燕王立民郝志松韩晓娱 李聪王薇王正李超李逗
- 文献传递
- 高速数据传输载波恢复的原理与仿真被引量:7
- 2005年
- 叙述了高速数据传输中载波恢复的实现方案,主要应用了COSTAS环和并行处理算法,之后从理论上对其进行了阐述。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分析,证明了所述方案的可行性。从仿真模型得到的结果为进一步的硬件实现提供了参考。
- 王薇陈晖
- 关键词:高速数据传输并行处理载波恢复COSTAS环
- 通信卫星有效载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被引量:1
- 2006年
-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通信卫星有效载荷的现状,在简要地分析和总结了国内外通信卫星有效载荷的现状的基础上,详细列举了通信卫星载荷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技术,最后提出了我国卫星有效载荷发展的一些建议。
- 王立民孔繁青陈晖
- 关键词:有效载荷透明转发器通信卫星
- 群时延失真对扩频通信性能影响的仿真与分析被引量:9
- 2006年
- 首先简要介绍了卫星通信中扩频系统的基本模型和表达式,给出了系统在失真信道中进行计算机仿真的基本模型。然后,利用通信系统仿真软件包ACOLADE,建立了扩频系统在群时延失真信道中的仿真模型,建立了群时延失真信道模型,进行了QPSK、QPSK+DS、QPSK+FH等体制在群时延失真信道的特性仿真分析,最后得出了一些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分析结果。
- 陈晖易克初李文铎
- 关键词:卫星通信扩频群时延失真仿真
- 一种适用于突发16APSK信号的载波同步算法被引量:5
- 2012年
- 为了实现突发16APSK信号载波同步,介绍了信号模型,给出了开环载波同步算法,分析了开环载波频偏估计和载波初始相位估计,介绍了闭环载波同步算法,重点介绍了载波相位误差提取和闭环载波跟踪。通过载波同步仿真分析了开环频偏和初始相位估计及闭环开环联合算法的性能,验证了其适用于突发16APSK载波同步。
- 何朝玉李超陈晖潘申富
- 关键词:载波同步快速傅里叶变换
- 无源功率合路网络特性研究
- 2006年
- 讨论了多路不同频率信号无源功率合路的用途和实现方式类型,及其相应的传输损耗。根据实际需求归纳了一种宽带的、无损耗的理想合路器模型,然后从能量守恒定律出发,证明了这种理想合路器是不可实现的。该结论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陈晖李文铎
- 关键词:微波能量守恒定律
- 基于HOOK技术和MMF的Windows密码渗透技术研究
- 2007年
-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普及,信息安全越来越成为人们所普遍关心的大事。密码的渗透与反渗透在此领域表现的愈演愈烈。本文深入分析了各个版本windows密码的特点,尤其是针对windws2K/XP安全性提高的情况下,提出了获取windows密码的关键技术及方法。并进一步分析了windows钩子(Hook)和内存映像文件(MMF)的技术细节。在基于MMF的核心类CIPC中为钩子句柄在内存中的共享提供了方法,并且解决了线程间的同步问题。然后深入讨论了WM_COPYDATA消息的特点。接着分析了实例程序重要代码及注解并演示了结果。最终给出一些反密码渗透的应对策略。
- 陈晖
- 关键词:进程间通信多线程
- P-ALOHA/TDM体制的卫星网管网仿真与性能分析被引量:2
- 2003年
- 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对P-ALOHA/TDM体制的卫星网管网的性能进行了研究。文中对系统网络级的建摸设计及仿真过程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对所仿真的系统进行了描述。最后通过系统仿真模型的运行,给出了数据重发次数(N)和ALOHA信道数(M)分别对系统呼通率影响的关系曲线。
- 陆洲陈晖
- 关键词:计算机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