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程

作品数:9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喜马拉雅旱獭
  • 5篇旱獭
  • 3篇洞穴
  • 3篇洞穴特征
  • 2篇滇金丝猴
  • 2篇社会结构
  • 2篇金丝猴
  • 2篇繁殖
  • 2篇繁殖生物学
  • 1篇地理分化
  • 1篇动物学
  • 1篇身体大小
  • 1篇生态意义
  • 1篇适应性
  • 1篇兽类
  • 1篇投食
  • 1篇鸟类
  • 1篇鸟类多样性
  • 1篇热梯度
  • 1篇自然保护

机构

  • 9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9篇郭程
  • 6篇向左甫
  • 1篇陈奕欣
  • 1篇禹洋
  • 1篇任保平
  • 1篇李明

传媒

  • 2篇兽类学报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7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若尔盖县喜马拉雅旱獭社会结构及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
郭程张龙向左甫
水栖性的棘胸蛙身体大小不随环境水热梯度及净初级生产力梯度而分化
2020年
之前的研究发现不同地理种群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的身体大小随着环境生产力以及年最低温的降低而增大,因为更大的身体利于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环境中耐受饥饿并利于在寒冷的环境条件下保存热量.然而在种间水平上进行的相关研究发现:由于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体这种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水栖性无尾类的身体大小并不受宏观水热波动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探究这个问题,我们以棘胸蛙为研究对象,在之前的基础上选择更多的研究地点及更多的环境因子,研究其身体大小的地理分化格局并探究潜在机制.与之前的发现不同,作为一种水栖性无尾类,棘胸蛙的身体大小并不受环境水热梯度以及净初级生产力梯度的影响.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水栖性的生境偏好缓和了棘胸蛙受到的来自宏观环境水热波动的影响,所以它们并不通过改变身体大小来适应宏观环境梯度.此外由于棘胸蛙的肉食性,环境初级生产力并不能有效地衡量其食物供给,其身体大小是否受到食物供给量的影响仍有待深入探究.
陆鹏飞陈美珠高帅周帅岭郭程
关键词:棘胸蛙地理分化净初级生产力
若尔盖县喜马拉雅旱獭洞穴特征的初步研究
<正>为了解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的洞穴特征,探讨其与喜马拉雅旱獭环境适应机制之间的关系,于2017年5月到9月在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班佑乡,通过长期观测确定其繁殖洞、夜宿洞和相应的临时洞,我们...
张龙郭程向左甫
文献传递
滇金丝猴群中全雄单元在移动时的空间结构与功能被引量:2
2011年
在个体识别的基础上,采用行为取样法进行观察和连续记录法进行记录,对一个人工投食的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群中的全雄单元在猴群移动时的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雄单元在和其他一雄多雌单元组成一个大群一起移动时,全雄单元往往走在整个大群的最前端;在全雄单元内部,成年个体往往又是走在全雄单元的最前端。这种空间结构使全雄单元起着决定并且带领整个大群移动方向的作用,并且使全雄单元中个体可以优先比其他一雄多雌单元中个体采食到优质的食物。
郭程向左甫任保平李明
关键词:动物学滇金丝猴空间结构
若尔盖县喜马拉雅旱獭洞穴特征的初步研究
为了解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的洞穴特征,探讨其与喜马拉雅旱獭环境适应机制之间的关系,于2017年5月到9月在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班佑乡,通过长期观测确定其繁殖洞、夜宿洞和相应的临时洞,我们测量了...
张龙郭程向左甫
人工投食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群中全雄单元的生存策略分析
全雄单元/(all-male unit, AMU/)是金丝猴/(Rhinopithecus/)猴群的一个基本组成单位,其与其他数个一雄多雌单元/(one-male unit, OMU/)共同生活组成了一种与其他亚洲疣猴不...
郭程
关键词:滇金丝猴投食
文献传递
若尔盖县喜马拉雅旱獭社会结构及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
为了探究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的社会结构以及繁殖生物学特征,于2017年5月到9月在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班佑乡对37巢喜马拉雅旱獭进行了长期观测。观测结果表明:当年幼崽哺乳期结束之前,当地喜马拉...
郭程张龙向左甫
文献传递
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多样性及活动节律调查
2023年
调查自然保护地内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对了解当地野生动物种群动态和分布,并制订有效保护对策非常重要。由于地形复杂、植被浓密且缺乏系统调查,云贵高原东北边缘武陵山区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数据较为缺乏。2017年3月—2018年12月,对位于武陵山区的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栖兽类和鸟类多样性现状、群落组成和行为节律进行了红外相机调查,以补充该区域鸟兽多样性本底资料。调查期内共监测了60个相机位点,累计18525个相机日,拍摄到2865张独立有效照片,包括8目25科37属,共15种兽类和35种鸟类,其中褐胁雀鹛(Schoeniparus dubius)、褐头鸫(Turdus feae)和白眉鹀(Emberiza tristrami)为保护区鸟类新记录种,相对多度指数较高的动物类群为啮齿目、鲸偶蹄目、食肉目、鸡形目和雀形目。对8种分布广泛、多度指数较高物种日活动节律分析发现:(1)红腿长吻松鼠(Dremomys pyrrhomerus)和花面狸(Paguma larvata)分别为典型的昼行性和夜行性动物,且与其他地区种群的日活动节律高度相似;(2)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和野猪(Sus scrofa)均为昼夜兼性动物,但两者日活动节律存在显著差异;(3)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和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眼纹噪鹛(Garrulax ocellatus)和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日活动节律差异。本研究补充了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栖兽类和鸟类多样性现状的基础数据以及常见物种的活动节律,有助于今后深入推进本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工作。
阮向东陈奕欣王博宇杨筱廖春林禹洋郭程
关键词:红外相机活动节律
喜马拉雅旱獭的洞穴特征及其生态意义被引量:2
2019年
穴居性动物的洞穴对其生存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解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利用洞穴的特征及其生态意义,于2017年5月至10月以及2018年4月至5月在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班佑乡多玛村对30对喜马拉雅旱獭繁殖对所利用的洞穴进行了定量研究。按照当年被频繁利用的洞穴(夜宿洞与繁殖洞)与临时利用的洞穴1∶2的比例取样,共测量了90个洞穴的7个物理特征参数,比较了不同类型洞穴的物理特征差异。结果表明:(1)当地喜马拉雅旱獭利用洞穴外径的长轴和短轴分别为59.3±21.9(16~100) cm和45.8±20.5(18~100) cm,内径的内横径和内竖径分别为24.4±4.0 (16~39) cm和19.7±3.5(15~39) cm;(2)洞道首段长为127.3±43.3(60~240) cm;(3)洞道首段倾斜角度为45.7°±9.5°(20°~72°);(4)洞口朝向角度为195.8°±96.2°(3°~356°)。除了夜宿洞与繁殖洞临时洞的内竖径有显著性差异,其它不同洞穴类型之间的物理特征基本一致。喜马拉雅旱獭利用洞穴物理特征参数表明其洞穴具有躲避天敌、抵御不良天气、良好的排水性能以及维持洞穴小气候稳定的功能。大部分洞穴之间的物理特征基本一致,结合行为观察,说明喜马拉雅旱獭存在年际间的换洞行为。
张龙郭程肖燕宏向左甫
关键词:喜马拉雅旱獭洞穴特征适应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