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奎

作品数:10 被引量:54H指数:6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5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黄土
  • 4篇淤地坝
  • 4篇土壤
  • 4篇土壤侵蚀
  • 3篇小流域
  • 3篇RUSLE
  • 2篇粒度
  • 2篇降雨
  • 2篇沉积环境
  • 2篇沉积物粒度
  • 1篇断代
  • 1篇旋回
  • 1篇淤积
  • 1篇水土
  • 1篇水土保持
  • 1篇土壤侵蚀空间...
  • 1篇土壤侵蚀量
  • 1篇土壤侵蚀模数
  • 1篇泥沙
  • 1篇泥沙沉积

机构

  • 10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李奎
  • 8篇岳大鹏
  • 8篇刘鹏
  • 5篇颜艳
  • 2篇陈宝群
  • 1篇韩新蕾
  • 1篇张琳娜
  • 1篇易浪
  • 1篇张甜
  • 1篇吴廷
  • 1篇李炜
  • 1篇张肖南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陕西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图书馆学刊
  • 1篇山地学报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9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中地区近50年来降水量变化的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基于关中地区44个气象站1960~2007年逐月降水资料,通过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及其它数理统计方法,对关中地区降雨量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研究发现关中地区在近50a内降水序列是呈现减少趋势,降水倾向率是-11.51mm·10a^-1:在1968~1988年间降水量变化不稳定,降水量趋势出现10个突变点;降水量呈丰枯交替出现;关中地区年降水量主要存在两个是尺度的变化周期18a和8a,其中18a尺度存在近50年内,8a的尺度主要集中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在时间上18a尺度上经历了5个枯丰交替变化:8a的经历了12个枯丰交替变化。
岳大鹏李奎张肖南刘鹏
关键词:降水量变化小波变换
基于GIS与RUSLE的榆林市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研究被引量:16
2014年
利用3S技术,采用美国通用的水土流失方程(RUSLE),对榆林市2001和2010年的土壤侵蚀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榆林市2001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4 411t/(km2·a),年均侵蚀总量为1.93×108t;2010年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6 237t/(km2·a),年均侵蚀总量为2.72×108t。2001—2010年榆林市各区县的土壤侵蚀变化状况有着明显的空间差异,府谷、神木、榆阳、横山、靖边、佳县和子洲7个区县的土壤侵蚀类型发生了由中强度向高强度侵蚀的转化,土壤状况不断恶化。而定边、米脂、吴堡、绥德和清涧5县的土壤侵蚀类型由高强度向低强度侵蚀转变,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有效遏制。
李奎岳大鹏刘鹏易浪
关键词:RUSLE土壤侵蚀
基于3DMAX和GIS的三维图书馆空间管理系统开发——以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进一步提高读者对图书资源的检索效率,提升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水平,通过制作馆区2.5维全景展示地图,并结合GIS的统计分析和地图可视化功能,建立了基于3DMAX和GIS技术的三维图书馆空间管理系统。该系统与图书馆已有的Aleph500系统进行属性信息的集成和共享,用户可实现对馆区图书空间位置的全景查看、漫游、定位、导航以及资源信息与空间信息的双向查询和对资源的统计分析管理等功能。根据用户使用本系统之后的反馈结果显示:本系统能很好地提高读者获取资源的效率,并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韩新蕾张琳娜张甜吴廷李奎
关键词:GIS空间信息
基于聚湫泥沙沉积分析与RUSLE模拟的黄土洼小流域土壤侵蚀研究
长期以来,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土壤侵蚀最强烈的地区之一,严重的土壤侵蚀不仅恶化了生态环境,制约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黄土高原由无数个小流域组成,每一个小流域都是独立的侵蚀产沙单元,因此研究小流域侵蚀产沙规律及泥沙来源是探索土...
李奎
关键词:降雨侵蚀力RUSLE土壤侵蚀量
文献传递
陕北黄土洼天然淤地坝沉积物粒度特征与降雨关系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利用137Cs断代技术进行沉积物的测年,结合1953—2010年的降雨资料,对黄土洼天然聚湫坝淤地沉积物粒度特征与降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坝淤地4.1 m沉积物是在近百年内形成的,至少记录了42次较大的暴雨洪水事件;集中性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携带粗颗粒沉积物,对土壤的侵蚀力更强;在丰水年,沉积物粒度与年降水、7—9月降水、30日最大降水和24 h最大降水的相关性极显著,而在枯水年,沉积物粒度与降水因子的相关性较丰水年弱。本研究为反演陕北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产沙过程,推算侵蚀量提供理论依据。
颜艳岳大鹏陈宝群李奎刘鹏
关键词:粒度降雨因子土壤侵蚀
1953-2010年黄土洼天然淤地坝内洪水沉积物粒度旋回特征被引量:8
2014年
利用137 Cs断代技术进行沉积物的测年,结合1953年以来的降雨资料,对黄土洼天然聚湫坝淤地的水成沉积物粒度旋回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坝淤地4m沉积物是在近百年内形成的,物源比较单一,主要为洪水沉积物;降雨是影响沉积物粒度的主要因素;淤地坝内洪水沉积物粒度以粗粉砂为主,中砂含量很少,没有粗砂;沉积物剖面具有良好的沉积层理,剖面粒度旋回至少记录了42次较大的洪水事件,不同期次洪水沉积物之间粒度变化明显,反映了该区近百年内年流域侵蚀和降水量的变化。
颜艳岳大鹏李奎刘鹏
关键词:沉积旋回粒度
陕北子洲黄土洼坝淤地淤积剖面元素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坝淤地淤积剖面化学元素分布特征可反映沉积环境信息。运用荧光光谱仪对黄土洼主坝内首次坑采的4.1 m淤积剖面进行全量元素测定与相关性分析,以期探讨黄土高原小流域水动力侵蚀堆积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成因。结果表明:黄土洼坝淤地淤积剖面中Si元素相对含量最大,Al、Ca元素相对含量次之。微量元素中,Ti元素相对含量最大。根据元素在剖面的分布特征可分为三类:Ⅰ类元素垂直层理有变化,淤积层明显;Si类元素(Si、Na)与黄土淤积呈正相关,是黄土淤积物多少的标型元素。Ⅱ类元素中Zr、Cr、Hf元素在2.40 m、3.00 m、3.44 m达到峰值,与土壤中有机质和粘土富集密切相关,其他Ⅱ类元素层理变化不明显。Ⅲ类元素在剖面内的含量出现相对稳定期与剧烈变化期交替出现的现象。剖面内,0.68~0.76 m、0.8~0.96 m、2.42~2.58 m、2.64~2.74m、3.1~3.26 m深度处沉积物分别对应于一次较大的来沙事件。1.4 m以上累积层内N元素含量的增加与人工氮肥的施放有一定的关联。除Cs、P元素外,大部分元素之间的相关性较强。剖面内P元素分布主要受人为因素与化学性质"亲生物性"的双重影响。
岳大鹏袁晓宁李奎刘鹏颜艳
关键词:沉积环境
陕北黄土洼淤地坝粗颗粒沉积与暴雨关系探究被引量:9
2014年
对陕西省子洲县黄土洼天然淤地坝洪水沉积剖面进行系统的样品采集、粒度成分和137 Cs含量测定。利用137 Cs断代技术建立研究剖面的年代框架,从而将剖面中存在的粗颗粒沉积与研究区域1954年以来的暴雨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37 Cs断代技术指示1954年洪水沉积位于剖面深290cm,137 Cs含量峰值指示了1964年的洪水沉积,70cm处的沉积层为1986的洪水沉积;依据137 Cs断代技术建立的地层年代框架,1954年至今剖面中存在20次明显的粗颗粒泥沙沉积层,其与研究流域日降雨量≥50mm的暴雨事件没有显著关系,而与日降雨量≥60mm的暴雨事件具有极好的对应关系,进而提出黄土洼淤地坝粗颗粒沉积层能够指示研究流域内日降雨量≥60mm的暴雨事件。本研究建立了利用粗颗粒泥沙沉积层指示日降雨量≥60mm的暴雨事件的方法,为反演黄土洼淤地坝近440年来日降雨量≥60mm的暴雨事件提供科学依据。
刘鹏岳大鹏李奎
关键词:暴雨
黄土洼古滑塌体引起的环境效应被引量:3
2014年
滑塌是一种复合地质灾害,它改变地貌形态,并引起诸多环境效应。以陕北子洲县庞家沟黄土洼流域内的古滑塌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记载、野外调查、剖面分析等方法,对古滑塌体的形成原因、形态特征及其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土洼古滑塌体形成于1569年8月,是地震的次生灾害;古滑塌阻塞沟道,产生了侵蚀堆积地貌和堆积侵蚀地貌,塑造了平川地形,减轻了侵蚀强度;黄土洼天然坝淤地、后小滩沟和大嘴沟中,泥沙淤积后的沉积物中洪水旋回层具有"二元结构",其中"细淤泥层"对洪水具有指示作用;黄土洼天然坝淤地经过了440多年的淤积,其泥沙淤积最深厚度可达50 m,有效的阻止了水土流失,产生了积极的环境效应。研究结果为黄土洼古滑塌体的综合治理、天然坝系的保护和反演黄土高原近500年来沉积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岳大鹏李奎陈宝群刘鹏颜艳
关键词:环境效应沉积环境
基于RUSLE的黄土洼小流域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采用修订的通用水土流失方程(RUSLE)、调查还原法和淹没分析等方法,对天然淤地坝多年平均拦截泥沙量和天然淤地坝所在黄土洼小流域侵蚀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1年坝淤地及上游丘陵沟壑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8 116.14t/(km2·a);RUSLE模拟的淤地坝及上游丘陵沟壑侵蚀区土壤侵蚀模数为7 714.73t/(km2·a),通过与实测值对比,模拟精度为95%。模拟的黄土洼小流域强烈侵蚀、极强烈侵蚀和剧烈侵蚀区域占流域面积的53.18%,研究区土壤侵蚀严重;黄土洼天然坝地的泥沙主要来源于坡度大于15°的粱峁耕种区、沟间地和坝地边缘。黄土洼小流域进行人工水土保持措施后侵蚀模数降低26.15%;天然淤地坝将周围控制区域的泥沙全部拦截,对黄土洼小流域泥沙拦截贡献率高达77%,水土保持效益明显。黄土洼天然淤地坝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还可淤积泥沙体积约为2.303×106 m3。
岳大鹏李奎刘鹏颜艳李炜
关键词:土壤侵蚀模数水土保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