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艳博

作品数:99 被引量:595H指数:15
供职机构:河北省矿业开发与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文化科学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矿业工程
  • 16篇文化科学
  • 15篇建筑科学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理学
  • 3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9篇声发射
  • 18篇红外
  • 17篇红外辐射
  • 15篇岩石力学
  • 15篇花岗岩
  • 13篇岩爆
  • 10篇砂岩
  • 10篇数值模拟
  • 10篇高校
  • 10篇值模拟
  • 8篇巷道
  • 7篇主频
  • 6篇地压
  • 6篇教育
  • 6篇粉砂
  • 6篇粉砂岩
  • 5篇前兆
  • 5篇露天
  • 5篇边坡
  • 4篇岩石

机构

  • 36篇河北联合大学
  • 35篇华北理工大学
  • 31篇河北省矿业开...
  • 24篇河北理工大学
  • 11篇东北大学
  • 6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河北工业大学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江西理工大学
  • 2篇保定师范专科...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国土资源
  • 2篇河北省冶金矿...
  • 1篇燕山大学
  • 1篇金属矿山安全...
  • 1篇秦皇岛首秦金...
  • 1篇中煤平朔集团...

作者

  • 95篇张艳博
  • 33篇刘祥鑫
  • 32篇田宝柱
  • 25篇梁鹏
  • 13篇李占金
  • 11篇康志强
  • 10篇刘善军
  • 8篇姚旭龙
  • 8篇孙林
  • 5篇黄晓红
  • 5篇李健
  • 4篇吴立新
  • 4篇张洋
  • 4篇于光远
  • 4篇赵树果
  • 3篇梁正召
  • 3篇赵英娜
  • 3篇吴贤振
  • 3篇李示波
  • 3篇刘建伟

传媒

  • 16篇矿业研究与开...
  • 7篇金属矿山
  • 6篇教育与职业
  • 6篇岩石力学与工...
  • 6篇采矿与安全工...
  • 5篇岩土力学
  • 4篇地下空间与工...
  • 4篇教育教学论坛
  • 3篇煤矿开采
  • 3篇辽宁工程技术...
  • 2篇东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矿业
  • 2篇矿产保护与利...
  • 2篇矿业快报
  • 2篇工矿自动化
  • 2篇河北理工大学...
  • 1篇教育探索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化工矿物与加...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8
  • 6篇2017
  • 13篇2016
  • 10篇2015
  • 8篇2014
  • 14篇2013
  • 4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 9篇2007
  • 1篇2006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胜利露天煤矿滑坡机理分析及成因探讨被引量:2
2010年
针对胜利露天煤矿的滑坡现状,分析了露天煤矿滑坡形成的内在因素,即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软弱层对滑坡的影响,阐述了露天煤矿产生滑坡的诱发因素,即降水、地震和人为作用对滑坡的影响,以及土冻结对露天煤矿边坡的破坏作用,得出了滑破的发生与发展严格受地形、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控制,且主要受软弱带和降雨诱发的结论,为进一步分析和评价胜利露天煤矿滑坡现象提供了基础研究。
张艳博康志强李毅军
关键词:露天煤矿滑坡边坡稳定性
某铁矿采空区地压监控及稳定性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引进STL-12型多通道声发射监测系统,利用声发射技术对采空区地压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测。提出整理分析声发射数据与井下现场查看相结合的监测方法。整理和分析了1a左右的监测数据,总结出岩石破坏时的声发射波形特征、常见波形出现的原因和特点,确定目前采空区的稳定性良好,可保证矿山的安全生产。
张洋李占金李示波张艳博
关键词:声发射采空区地压监控稳定性
岩石破裂过程声发射和红外辐射特性及相关性实验研究被引量:24
2015年
通过对花岗岩、粉砂岩和煤岩进行单轴加载声发射和红外观测实验,研究岩石破裂过程中声发射和红外辐射特性及二者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破裂过程中,声发射和红外辐射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二者的变化规律与力学的阶段性变化有良好的同步性;岩石破裂前,声发射平静期和岩性有关,花岗岩破裂前出现易识别的声发射平静期,粉砂岩和煤岩无明显声发射平静期;岩石从弹性阶段进入塑性阶段,岩石的增温速率降低,应力致热效应降低。提出:以声发射事件率和平均红外辐射温度的空间相关性由连续有规律向离散无规律转变,相关系数在时间上持续降低作为岩石破裂前兆特征。由于实际应用时岩石破裂的复杂性,故可将声发射和红外两种手段相结合,以提高现场岩体稳定性监测的准确性。
梁鹏张艳博田宝柱刘祥鑫
关键词:岩石声发射红外辐射
水对岩石破裂失稳过程声发射频谱特征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自然界中的岩石都含有一定的水,研究水对岩石破裂失稳过程声发射特征的影响有重大的意义。通过对处于自然和含水饱和两种状态下粉砂岩试件进行单轴加载声发射试验,获取每个试件加载全过程的力学及声发射参数,并采集声发射信号。对处于不同含水状态下的岩石声发射信号做快速傅里叶变换,发现岩石破裂失稳含水饱和状态下声发射信号的频谱范围和主频范围都比自然状态下的要窄,而且含水饱和的试件其主频由中高频向低频发展的趋势更明显,其平均主频也要低于自然状态的。
黄晓红李莎莎张艳博刘祥鑫
关键词:砂岩声发射频谱
多场前兆信息辨识粉砂岩巷道突水模拟实验研究
2016年
采用高速照相机、红外热像仪和声发射系统对巷道掘进面突水过程进行监测,总结加载过程中可见光图像、红外辐射温度以及声发射参数变化规律,寻找粉砂岩巷道突水的前兆信息。研究结果显示,突水发生前,巷道掘进面的渗水面积因渗水量增大而出现扩大情况。随载荷的增加,突水呈现2种模式,即"渐变型"和"突增型"。2种模式的突水发生前均存在多场信息变化的前兆。"渐变型"突水发生前红外最低温曲线呈现"降转升"波动,声发射出现大量低能率事件。"突增型"突水发生前红外最低温曲线为"突升转平静"变化,声发射表现为大量高能率事件。经统计分析,3种监测手段对突水前兆响应顺序为:红外>可见光>声发射。由于巷道突水的复杂性,建议采用多场联合监测方法,为突水监测提供更可靠的预警信息。
张艳博于光远刘祥鑫田宝柱梁鹏张超
关键词:粉砂岩突水前兆
岩石破裂前红外热像的时空演化特征被引量:37
2009年
以花岗闪长岩和大理岩试件单轴加载红外观测实验为例,对岩石破裂前红外热像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岩石在塑性变形阶段随着微破裂的产生出现热像空间分异现象,表现为在未来剪性破裂位置出现高温异常条带,且高温异常条带之间的区域出现低温辐射异常,这种热像异常特征是岩石宏观破裂的早期红外前兆.而临失稳前热像整体表现出的短暂降温是岩石宏观破裂的晚期红外前兆.两种红外前兆的出现及其空间特征与岩石破裂形式及应力场分布格局有密切关系.
刘善军吴立新张艳博
关键词:遥感-岩石力学岩石破裂
重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过程管理体系的措施探析被引量:9
2011年
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管理在学校现有办学条件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河北联合大学为例,详细介绍了该校重构教学质量监控过程管理体系的主要措施,以期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赵树果朱立光张艳博
关键词:过程管理体系教学质量
软岩巷道掘进突水过程红外时空演化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获取软岩巷道掘进工作面突水过程的红外时空演化特征,为实际工程巷道开挖过程中突水事故以及隧道渗漏水的时空预测与遥感监测提供理论基础,研究了粉砂岩双轴加载突水过程的红外辐射特征,从时、空要素综合预测识别突水信息。试验结果表明:1根据突水量的大小,将粉砂岩突水演化过程划分为"渗水→滴水→淋水→涌水"4个阶段;2粉砂岩突水不同阶段红外辐射温度曲线特征各不相同,其中升温速率加快可作为突水量增大的前兆,最低辐射温度出现骤升骤降预示突水的发生;3加载过程中,高温异常区即为渗水的发生位置,也是最终突水位置。渗水前10 s左右,对应渗水部位会出现高温异常,渗水发生后,高温异常转低温异常,且随着水量增大,降温幅度越大。利用红外热像仪,从时空综合预测角度研究突水的识别和监测预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实际工程中突水事故带来的损失。
张艳博刘翠萍梁鹏刘祥鑫田宝柱
关键词:软岩巷道红外辐射
高校学科与专业融合服务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被引量:1
2011年
探讨了学科与专业的概念,分析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阐释了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是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学科专业融合服务创新人才培养的措施。
张艳博
关键词:学科
水对花岗岩巷道岩爆红外辐射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为研究水对岩爆发生的影响,采用自然与饱水花岗岩进行岩爆模拟实验,以美国Therma CAM SC3000红外热像仪为观测手段,研究了水对花岗岩巷道岩爆红外辐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饱和花岗岩AIRT初始阶段温度上升速度快;岩爆发生前饱和岩样最高、最低温度均有微小突变,饱和岩样的岩爆前兆特征更易捕捉.岩爆瞬间,自然岩样孔洞左右两侧AIRT突然升高,岩样表面最低温度曲线呈线性上升,而饱和岩样AIRT和最低温度曲线均下降;饱和花岗岩AIRT平均值比自然花岗岩高,并且单位载荷下AIRT增量更大;趋近岩爆发生,花岗岩红外辐射温度表现出临界慢化特征,系统内在变化速率降低,与前一时刻状态越来越相似,其自相关系数转向增大的趋势,这可以作为岩爆发生的前兆特征.
张艳博李健刘祥鑫田宝柱刘善军
关键词:花岗岩岩爆红外辐射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