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冰
- 作品数:33 被引量:159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太原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 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 2023年
- 最早由Chattopadhyay指出:凶险性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 previa,PPP)是指既往行剖宫产术,这次妊娠为前置胎盘,且胎盘附着于上次手术瘢痕处,同时伴或不伴植入^([1])。最近几年,随着“三孩政策”的放开,之前进行过一次甚至二次以上剖宫产的孕妇再次有生育要求,导致PPP患者发病率增高^([2])。目前超声是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的首要方法,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临床指导价值,但是对于严重程度的诊断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主要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影像学研究及进展进行论述。
- 赵倩楠于冰
- 关键词:影像学研究手术瘢痕剖宫产术
- 经阴道三维超声宫腔声学造影对黏膜下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1
- 2017年
-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1],黏膜下子宫肌瘤表面只覆盖黏膜层,是一种突向宫腔生长的特殊子宫肌瘤。因此黏膜下子宫肌瘤对女性的健康及生活都产生严重影响,早期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
- 王李娜于冰
- 关键词:黏膜下子宫肌瘤宫腔声学造影经阴道三维超声女性生殖器良性肿瘤
- 三维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对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
- 目的回顾性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植入的二维彩超及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观察胎盘内部及后方血管分布情况,提高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率,评价三维彩色能量普勒超声检查对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
- 刘晓于冰
- 文献传递
- 生活方式中与子宫内膜癌发病相关的因素研究进展
- 2014年
- 子宫内膜癌是我国女性生殖系统三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研究发现EC发病与生活方式也有关,如药物的使用、月经婚育史、膳食结构、不良生活史等,其生物机制的明确将进一步解释各因素与EC的关系,根据这些相关因素尽早识别具有发生EC可能的高危人群,为女性生活方式提供指导。
- 张丽霞于冰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监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儿缺氧状况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0
- 2018年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临床常见的妊娠期特有病症之一,易发生胎儿宫内缺氧,同时也是导致胎儿及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监测胎儿缺氧状态,以评估胎儿宫内情况,对于临床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围产儿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高艳娟张弛陈秋雪杜奕霏于冰王兴旺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MCAUA胎儿缺氧胎儿宫内缺氧血流参数
- 经阴道二维和三维超声对子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3
- 2015年
- 目的 评价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和经阴道二维超声(2D-TVS)对引起子宫异常出血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引起子宫异常出血的宫腔内病变患者171例,均行2D-TVS和3D-TVS检查,超声检查后10d内行宫腔镜检查或手术并送病理组织学检查,计算两种超声检查方法诊断子宫腔内病变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 2D-TVS和3D-TVS对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均较好,2D-TVS诊断子宫腔内上述病变的特异性分别为86.7%、90.7%、97.0%、98.7%,灵敏性分别为84.5%、71.4%、86.8%、66.7%;3D-TVS诊断子宫腔内上述病变的特异性分别为93.8%、96.3%、97.7%、98.7%,灵敏性分别为91.4%、87.3%、92.1%、83.3%.3D-TVS对子宫腔内病变的检出率(89.5%,153/171)高于2D-TVS(78.9%,135/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TVS诊断子宫腔内各种病变的灵敏性均高于2D-TVS,对子宫腔内各种病变的检出率也高于2D-TVS,3D-TVS在子宫腔内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张丽霞于冰
- 关键词:腔内超声检查子宫疾病子宫出血
- 超声诊断中孕期胎膜剥离被引量:3
- 2016年
- 以往认为,中晚期妊娠对于阴道出血的原因,不论是产科医生还是从事超声检查的医生很自然会想到胎盘原因,即胎盘早剥、胎盘低置状态或前置胎盘,孰不知另一个造成阴道出血的重要因素至今还未被有关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即胎膜剥离,笔者经近年来的观察和探讨发现胎膜剥离在中孕早期是造成阴道出血或继发引起胎盘早剥甚至流产的重要因素。
- 廖平川魏凌云杨肸于冰吴素慧
- 关键词:超声诊断宫颈内口中晚期妊娠中孕期产科医生人工流产史
- 胎膜剥离的超声表现与发病机制浅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测胎膜剥离超声表现,探讨胎膜剥离有关发病机制。方法观测并研究46例中孕期阴道出血伴胎膜剥离患者,超声检查首先排除因胎儿畸形及其附属物异常造成的阴道出血,常规测取胎儿有关生物参数,重点观察胎膜剥离位置及剥离范围,包括上下径、前后径及左右径,剥离处透声情况及其内部血流状态。结果本研究胎膜剥离在妊娠中期约占阴道出血患者的2.8%,孕周分布范围于13+2~25+1周,其中中孕早期13~19周发生率约占84.7%,胎膜剥离发生于宫颈内口及其附近者约28例,发生于宫体上段前壁及宫底部者12例,发生于宫体中上段后壁者5例,1例发生于宫体侧壁。单纯胎膜剥离34例,胎膜剥离合并胎盘早剥12例。胎膜剥离范围上下径(5.33±2.25)cm,左右径(3.55±1.78)cm,前后径(1.33±0.48)cm。剥离处内部呈无回声或弱回声反射26例,呈不均匀性低回声20例,剥离处内部未见血流信号42例,可见散在少许斑点状血流信号4例。结论胎膜剥离在妊娠中期较为多见,且中孕早期发病率较高,外力作用是造成胎膜剥离的因素之一,而胎膜剥离有着潜在造成流产的危险,应引起有关方面足够的重视。
- 廖平川魏凌云杨肸田凌君于冰吴素慧
- 关键词:妊娠中期超声检查发病机制
- 卵巢肿瘤血流阻力指数与Ang-2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血流阻力指数(RI)与卵巢组织Ang-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5例卵巢肿瘤患者,其中卵巢良性肿瘤25例(良性组),交界性肿瘤8例(交界性组),恶性肿瘤22例(恶性组)。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卵巢肿瘤内部血流并测量RI值;术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手术切除卵巢肿瘤标本其组织中的Ang-2表达。结果根据肿瘤内血管分型,Ⅰ型7例,Ⅱ型28例,Ⅲ型20例。卵巢肿瘤的良恶性与RI呈负相关(r=-0.577,P<0.05);Ang-2表达各组间呈正相关(r=0.573,P<0.05)。结论卵巢肿瘤血流RI可以作为术前鉴别卵巢肿瘤性质及术后监测复发的指标;Ang-2表达可能与卵巢肿瘤的发展和转移相关,两者联合诊断有望提高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准确率。
- 王娟娟于冰
- 关键词:卵巢肿瘤免疫组化
- 卵黄囊联合血清孕酮、CA125检测预测早期流产结局的临床价值
- 于冰贾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