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钧元

作品数:15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引导组织再生
  • 3篇引导组织再生...
  • 3篇生物相容
  • 3篇生物相容性
  • 3篇磷酸三钙
  • 3篇明胶
  • 3篇Β-磷酸三钙
  • 2篇蛋白
  • 2篇电纺
  • 2篇电纺丝
  • 2篇牙周
  • 2篇胎鼠
  • 2篇前磨牙
  • 2篇颅骨
  • 2篇磨牙
  • 2篇静电纺
  • 2篇静电纺丝
  • 2篇纺丝
  • 2篇MTA

机构

  • 8篇湖北医药学院
  • 5篇北京化工大学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5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郑钧元
  • 7篇何俐
  • 7篇胡图强
  • 5篇杨小平
  • 5篇邓旭亮
  • 5篇李晓霞
  • 5篇唐明
  • 3篇王美钧
  • 2篇周永庆
  • 2篇张慎
  • 1篇唐俊明
  • 1篇喻学洲
  • 1篇李莲
  • 1篇陈鑫
  • 1篇高晓燕

传媒

  • 3篇湖北医药学院...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实用口腔...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抛光方向对牙面-树脂边缘再着色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5年
修形和抛光是复合树脂修复术的重要步骤。牙色修复材料的美观性和使用寿命与修复体表面抛光的质量密切相关。良好的抛光不仅使修复体美观,患者感觉舒适,而且可以抑制菌斑聚积,保护口腔组织[1]。现已有研究表明复合树脂表面粗糙不仅影响美观,且易吸附微小颗粒,引起牙面再着色[2-3]。
郑钧元许亚荣何俐胡图强
关键词:牙面
国产无机三氧化物聚合物的免疫相容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以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为研究对象,对国产无机三氧化物聚合物(MTA)介导的炎症反应进行相关的免疫学评价。方法运用双抗夹心ELISA检测新材料国产MTA引起体外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TNF-α和IL-1β的变化。结果未经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与阳性材料接触后,TNF-α和IL-1β的表达均高于阴性材料,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国产MTA组和进口MTA组TNF-α和IL-1β的表达与阴性材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经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与阳性材料、国产MTA、进口MTA接触后,TNF-α和IL-1β的表达均高于阴性材料,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国产MT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李晓霞唐明邓旭亮杨小平郑钧元
关键词:细胞因子免疫反应
电纺β-磷酸三钙/明胶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制备及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制备一种β-磷酸三钙(β-TCP)与明胶(Gel)杂化的纳米纤维引导组织再生膜,并对其生物相容性进行研究,为新型牙周组织再生材料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β-磷酸三钙与明胶的杂化纤维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力学拉伸实验对杂化纤维膜进行表征,通过MTT实验及细胞与材料共培养对其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结果:杂化纤维膜交联前、后其纤维的平均直径分别为200~300nm和400~500nm,在交联之后其拉伸断裂应力从(1.08±0.24)MPa提高到(6.47±0.85)MPa.杂化纤维膜在细胞毒性上与阳性对照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阴性对照无统计学差异,并且人成骨样细胞(MG-63)可以成功的贴附生长在该材料上.结论:β-磷酸三钙/明胶纳米纤维引导组织再生膜可以成功地用电纺丝法制备出来,且其生物相容性较好,表明该材料可以用于组织工程学的研究,是一个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牙周组织工程再生材料.
郑钧元唐明邓旭亮杨小平张慎李晓霞
关键词:明胶Β-磷酸三钙引导组织再生静电纺丝
高压氧联合GTR治疗前牙骨缺损疗效评价
2014年
目的:评价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联合胶原膜引导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治疗前牙骨缺损效果。方法:将20例重度牙周病患者78颗下前牙骨缺损表面行胶原膜覆盖后随机分为单纯GTR组和HBO+GTR组,分别于术前、术后6周、12周记录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牙龈萎缩(RES)、牙龈指数(GI)、牙齿松动度(TM)、CBCT下新骨形成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BO+GTR组术后6周其缺损中央及边缘有新骨形成,骨密度增高,PD、AL和TM显著减少;RES和GI指数显著改善(P<0.05或P<0.01)。但单纯GTR组直至12周后才逐渐有新骨形成。结论:高压氧联合胶原膜引导组织再生术能加快牙周组织恢复,加快缺损区骨密度增加及新骨形成。
周永庆何俐胡图强高晓燕郑钧元
关键词:高压氧引导组织再生翻瓣术胶原膜
MTA对胎鼠颅骨细胞表达4种标志性蛋白mRNA与细胞培养环境的关联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MTA对胎鼠颅骨细胞标志性蛋白Cbfa1、ALP、Col-Ⅰ和BGPmRNA表达及细胞培养环境中钙、磷元素变化的关联及影响。方法:采用2种酶混合多次消化,获得原代胎鼠颅骨细胞,将细胞与MTA共培养。采用RTPCR技术检测Cbfα1、ALP、Col-Ⅰ和BGPmRNA在第4、7、14、21天时的表达变化,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每2 d检测细胞外钙、磷元素的含量。采用SPSS 1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4天时,P3-含量显著降低(P<0.05),此时,MTA组ALPm RNA的增幅最大,峰值为对照组的40倍;第14~18天,Ca^(2+)、P^(3-)含量再次显著降低时(P<0.05),MTA组先是BGPmRNA的增幅最大,约为对照组的7.71倍;后是Cbfαlm RNA增幅最大,约为对照组的7.38倍。各时间点Col-Ⅰm RNA的增幅最低。结论:P^(3-)含量的变化可能是MTA促进胎鼠颅骨细胞体外矿化的启动因素,当Ca^(2+)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将大幅度加速矿化进程;同时调节ALPm RNA、BGPmRNA、Col-Ⅰm RNA与Cbfαlm RNA的表达,这可能是MTA利于骨质形成的关键。
郑钧元何俐胡图强
关键词:MRNA培养环境
国产无机三氧化物聚合物的生物相容性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评价新材料国产无机三氧化物聚合物(MTA)的生物相容性,以判断所制材料是否满足相应的生物安全性标准,并与进口MTA进行对比.方法:应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新材料国产MTA的表面形貌;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相对增殖率,对材料的细胞毒性进行分级评价,并与进口MTA进行比较;利用SEM观察体外培养的细胞在材料表面黏附与增殖情况.结果:MTT结果显示国产MTA与进口MTA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但细胞毒性均为一级;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具有较好的细胞伸展形态,可以成功的贴附生长在材料上并进行增殖.结论:国产MT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李晓霞唐明邓旭亮杨小平郑钧元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细胞毒性MTT试验SEM
比较电纺β-磷酸三钙/明胶引导组织再生膜与聚乳酸、聚丙交酯/乙交酯膜的生物相容性
2010年
背景:以往有很多学者通过发泡法将β-磷酸三钙与明胶复合得到引导组织再生材料,但将其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成纤维膜的报道很少。目的:制备新型引导组织再生膜,并比较其与聚乳酸,聚丙交酯/乙交酯膜的细胞毒性。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β-磷酸三钙/明胶引导组织再生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纤维膜表面进行观察。通过MTT实验对电纺β-磷酸三钙/明胶膜与聚乳酸,聚丙交酯/乙交酯膜的细胞毒性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新型电纺β-磷酸三钙/明胶膜为多孔状,β-磷酸三钙颗粒呈结节状附着在明胶纤维表面,纤维直径平均为400~500nm,分布比较集中,大多在200~500nm之间。与聚乳酸,聚丙交酯/乙交酯膜及阴性对照之间细胞毒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新型电纺β-磷酸三钙/明胶引导组织再生膜细胞毒性较低,基本符合生物材料安全性的要求,有望成为新型的引导组织再生膜材料之一。
郑钧元唐明邓旭亮杨小平张慎李晓霞
关键词:明胶Β-磷酸三钙聚乳酸引导组织再生生物相容性
从前磨牙各轴面附着水平评估剩余牙周膜面积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检测前磨牙牙根各轴面不同附着水平时牙周膜面积的变化,探寻附着丧失时前磨牙剩余牙周膜面积的估算方法.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十堰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患者因正畸拔除的健康离体前磨牙108颗,在牙根方4个轴面(近中面、远中面、颊面、舌面)涂以成膜材料以模拟牙周膜,在成膜材料表面平行于釉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处描记出不同附着水平的高度线,剥离后的模拟牙周膜经扫描仪扫描,再通过Photoshop CS29.0和Scion Image 4.0.3进行模拟牙周膜面积的数据测量与分析.结果水平向附着丧失6 mm时,剩余牙周膜面积不足50%.垂直向附着丧失仅局限在颊面或舌面时,仍会有至少80.9%的剩余牙周膜面积;垂直向附着丧失仅局限在近中面或远中面时,剩余牙周膜面积至少为63.8%.牙周膜面积占比较大的单一轴面(近中面或远中面)垂直向附着完全丧失,且其余各轴面附着丧失达到2 mm时,剩余牙周膜面积至少为51.1%.结论前磨牙出现单一轴面的垂直向附着完全丧失的情况时,仍有保存的可能,但在水平向附着丧失超过6 mm或近、远中面垂直向附着完全丧失,且其余各轴面附着丧失超过2 mm时,剩余牙周膜面积将小于50%,不能拥有足够的牙周支持力.
郑钧元胡图强何俐王美钧
关键词:前磨牙
铒激光治疗老年患者前磨牙牙周角型骨缺损的半年疗效观察1例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评价铒激光在牙周垂直吸收区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牙周基础治疗1周后,采用铒激光辅助治疗牙周病。结果:治疗后临床牙周状态显著改善,垂直吸收区域的缺损牙周骨组织获得明显再生。结论:采用铒激光治疗牙周病,可以有效控制牙周炎症并促进垂直型缺损牙周骨的再生。
郑钧元何俐胡图强王美钧
关键词:铒激光牙周病
探讨Cyfra21-1和CEA及CA125联合检测对食管癌诊断及分期的意义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肿瘤相关抗原Cyfra21-1、CEA及CA125联合检测对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215例食管癌患者与100名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清Cyfra21-1、CEA和CA125的水平,t和χ2检验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食管癌组血清Cyfra21-1、CEA和CA125的水平及阳性率分别为(5.8±4.6)ng/m L与45.6%、(7.8±3.4)ng/m L与33.5%及(12.6±4.3)U/m L与34.0%,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4.0±3.5)ng/m L与13.0%、(4.9±1.3)ng/m L与9.0%、(9.3±3.4)U/m L与7.0%,(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递增,血清Cyfra21-1、CEA和CA125的水平和阳性率也不同程度上升。食管癌患者血清Cyfra21-1、CEA和CA125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肿瘤检测灵敏度(81.4%),与单项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食管癌血清中Cyfra21-1、CEA和CA125水平变化,有助于提高食管癌诊断的灵敏度。
王美钧郑钧元陈鑫李莲
关键词:食管癌角蛋白糖类抗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