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振杰

作品数:8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文学

主题

  • 5篇文学
  • 4篇小说
  • 2篇学史
  • 2篇寓言
  • 2篇文学史
  • 2篇乌托邦
  • 2篇乡土
  • 2篇乡土文学
  • 2篇精神史
  • 1篇大运河
  • 1篇修辞
  • 1篇修辞手法
  • 1篇叙事
  • 1篇叙事策略
  • 1篇知识分子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学
  • 1篇社会学视域
  • 1篇是的
  • 1篇视域

机构

  • 8篇河北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赵振杰
  • 2篇郭宝亮
  • 2篇贺姗姗

传媒

  • 1篇当代文坛
  • 1篇当代作家评论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廊坊师范学院...
  • 1篇牡丹江大学学...
  • 1篇中国当代文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4
  • 3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现代乌托邦寓言中的悖反式书写——论格非“江南三部曲”的修辞指向
在一个经验趋于同质化,想象力普遍匮乏的时代里,面对着意识形态和市场拜物教的双重侵凌与噬虐,文学因无力安抚现代人喧哗与骚动的心灵而日渐式微和边缘。进入新世纪,格非的长篇三部曲体现出中国当代作家为文学重返社会中心所作的努力,...
赵振杰
关键词:小说创作叙事策略修辞手法
人工合成的“纯文学”——重返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
2013年
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小说"经历了一个"去粗存精"的人为筛选过程。这种所谓的"纯文学"其实是当时作家、批评家和编辑家根据特定历史语境需要而人为建构起的"文学史共识"。先锋作家们的自我确立意识和寄生性写作姿态及其与上海"新潮批评圈子"的共谋关系,使得"先锋小说"日趋统一和规整。"先锋小说"在文学史上获取合法地位的同时也在悄然建立新的话语霸权。现在的文学史一定程度上就是以先锋作家和批评家的文学趣味和评价标准建构起来的。
赵振杰贺姗姗
关键词:先锋小说先锋作家
拒绝规训的“白日梦”写作——格非小说纵论
2013年
随着格非"乌托邦三部曲"的相继出版,评论界普遍注意到格非小说风格的转变,并在这一点上聚讼纷纭,"先锋"与"传统"成为格非小说评论的两个关键词。然而,在这两个概念使用上的分歧,又直接导致对格非作品评价的差异。因此采用相对宏观的视域历时性的观照格非小说艺术风格的演变,而不拘囿于某一时期流派、身份的框定,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赵振杰
孙犁“小资情调”批判及其背后的文学史张力(1949-1952)
2023年
从文学评价史的角度看,“小资”问题一直是悬于孙犁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1951年10月6日,《光明日报》“文学评论”双周刊以整版篇幅刊登了林志浩、张炳炎的《对孙犁创作的意见》和王文英的《对孙犁〈村歌〉的几点意见》,集中批判了孙犁创作中存在的“小资产阶级情调”。而这场批判又与“萧也牧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以孙犁及其作品的历史遭遇为线索,重返共和国初期的文学场域,对主流意识形态结构内部不同文学力量相互制衡、角力所牵涉的相关性问题进行考察,不仅有助于厘清《光明日报》“文学评论”双周刊与《文艺报》在文学理念、批评实践上产生的种种分歧与冲突,同时可以有效揭示“当代文学”建构过程中的复杂性及其背后蕴藏的文学史张力。
赵振杰郭宝亮
恢弘而独特的“长河小说”——评刘凤起长篇小说《永远的大运河》
2017年
刘凤起的长篇小说《永远的大运河》是一部恢弘而独特的作品。该小说将战争题材与家族叙事、人物传奇熔于一炉,为乡土文学提供了鲜明的“河流性”特征。作为意象存在的“大运河”在小说中承载着双重想象功能,建构起一种带有作者独特叙事风格的“个人化历史想象力”,使文本散发出浓郁的烟火气、香火气、民俗气、江湖气,称得上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长河小说”。
郭宝亮赵振杰
关键词:乡土文学
孙犁:“在”而不“是”的文学“边缘人”——知识社会学视域下的孙犁文学评价史反思被引量:2
2022年
2022年是孙犁逝世20周年,2023年是孙犁诞辰110周年。作为一位横跨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且在生前即被文坛授予“文学大师”头衔的重量级作家,孙犁成为考察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发展流变的绝佳样本。学界素有“两个孙犁”之说,但无论是属于解放区作家的“老孙犁”,还是属于新时期以后的“新孙犁”,其在文学主潮当中的地位一直具有某种边缘性。
赵振杰
关键词:文学评价文学大师文学主潮社会学视域
文学史叙述中“城市”想象与变迁——以乡土文学为坐标与参照的谱系学考察
2023年
在古典文学的言说场域中,拥有千年文化传统加持的乡土文学牢牢地占据着话语权力的制高点,文学中的“城市”更多集中在王权政治的象征和道德审判对象上,城乡差异往往意味着世俗与诗性的对位;而伴随着启蒙现代性而确立起叙事合法性的现代文学,则将城乡之间的差异悄然转换为文明、进步与愚昧、落后之间的对立;新时期以降的当代文学叙事中,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消费意识形态的形成,城乡之间的对位关系又被引向了更为极端化的叙事轨道,一方面是对城市空间中物质欲望、官能享受的热情拥抱,另一方面是对日渐消亡的乡土经验、田园景观的深情凭吊。
赵振杰
关键词:城市文学
乌托邦寓言中的知识分子精神史书写与现代性勘探——论格非“乌托邦三部曲”
2013年
格非"乌托邦三部曲"的相继出版,引发文坛热议,"乌托邦"与"知识分子写作"成为格非小说评论的两个关键词。格非对中国百年来的社会、历史、文化,以及当前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存境遇和精神难题"失实求似"式的书写和寓言化的反思也成为批评界关注的焦点。因此,对于格非"乌托邦三部曲"的精神内涵和价值意义的深入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格非对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困境和出路等问题的思考,并可以从其建构的乌托邦寓言中开掘出中国知识分子"现代性焦虑症"的精神传承和嬗变。
赵振杰贺姗姗
关键词:乌托邦反乌托邦知识分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