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亚楠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教学
  • 5篇高职
  • 3篇有机化学
  • 3篇高职化学
  • 2篇教学效果
  • 2篇化学教学
  • 1篇血栓
  • 1篇血小板
  • 1篇血性
  • 1篇药学
  • 1篇有机化学教学
  • 1篇职教
  • 1篇中风
  • 1篇溶栓
  • 1篇实践课
  • 1篇实践课程
  • 1篇视频
  • 1篇凝血
  • 1篇凝血因子
  • 1篇奇妙

机构

  • 5篇江苏联合职业...
  • 2篇连云港中医药...

作者

  • 7篇熊亚楠
  • 2篇程芳婷
  • 1篇孙静
  • 1篇仲芯颖
  • 1篇赵莉

传媒

  • 2篇江苏教育
  • 2篇科教文汇
  • 1篇广州化工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化学教育(中...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有机化学教学中微课的制作及应用被引量:24
2015年
根据五年制高职药学类专业的学生及有机化学学科的特点,介绍了有机化学中微课的制作要点;并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地制作微课;在教学中适当地使用三维分子模型微课、三维动画微课、实验视频微课,形象地展示分子模型,直观地展现反应机理,逼真地再现反应现象,节约药品资源,保护环境卫生。提高了教学效果,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程芳婷赵莉仲芯颖熊亚楠
关键词:有机化学
如何有效提高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的课堂教学效果被引量:1
2019年
有机化学作为高职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与学生以后学习的专业课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由于学生身份及教育类型的特殊性,并未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致使基础课程无法充分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此,笔者在分析现状问题的前提下,提出可以通过提升个人魅力、妥善处理教材、巧设导入等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浅见。
孙静程芳婷熊亚楠
关键词:药学有机化学教学效果
高职有机化学教学效果的探讨
2013年
有机化学理论抽象,反应机理抽象复杂,难学难懂难记。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科学上的最新发明,以及有趣的实验现象融入有机化学的知识中,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起来,使学生认识到所学课程的价值,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大有益处。
熊亚楠
关键词:有机化学教学效果
脑缺血性中风抗血栓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4年
缺血性中风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该文从中风的抗血栓治疗出发,介绍近期抗血栓治疗的研发热点,并由此阐明颅内血栓形成的分子通路。通过阻断血小板表面受体糖蛋白Ibα(GPIbα)或糖蛋白VI(GPVI)受体以及抑制凝血因子FIX,FX和FXII等来抑制血栓形成与发展,新一代抗血栓药物有望更好地治疗和预防脑缺血性中风。
熊亚楠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溶栓凝血因子血小板
基于宏微辨析和模型认知的高职化学教学设计——奇妙的胶体世界被引量:2
2023年
分析“胶体”教学内容,根据知识特点和学生学情进行教学设计,以实验探究引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宏微辨析和模型认知的能力,并通过建构的模型进行知识迁移,解释生活和药剂生产中的问题。
熊亚楠
关键词:教学设计胶体
基于“心流”理论的高职化学教学思考被引量:1
2018年
"心流"理论强调,教师教学应积极探寻学生的学习心理,力求找到更合适高职学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心流"理论对高职教学的意义,并探寻利用"心流"理论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
熊亚楠
关键词:高职教育化学教学
微格教学在高职化学实践课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随着数字化教学设备的发展,微格教学在高职化学实践课中的应用成为可能。通过对化学实践课的教学现状展开分析,从设置课程模块、构建教学模式、建立评估反馈等方面探讨提高微格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熊亚楠
关键词:高职微格教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