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美光
- 作品数:11 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河南某金矿选矿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某金矿矿石中金品位为15.0 g/t,金主要以自然元素的形式赋存在银金矿中,部分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在黄铁矿中,其次以微细粒包裹体的形式赋存在石英和云母中,由于金的存在形式较为复杂,主要深入研究脉石矿物中的金的回收,本试验最终采用重选—浮选—氰化的联合流程,在获得高品位金精矿的同时,尾矿中的金品位降至小于0.5 g/t。
- 姜美光刘全军邓荣东胡婷叶峰宏肖红杨俊龙
- 关键词:脉石矿物金精矿尾矿
- 兰坪某铅锌矿中铅的工艺矿物学与浮选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矿样取自兰坪某铅锌矿,原矿含铅2.84%,氧化率为91.7%,属难选氧化矿。通过对原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的研究,探明矿物的嵌布状态及伴生关系。结合工艺矿物学研究,制定探索试验的工艺流程及药剂制度。最终确定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4.6%;硫化铅组合捕收剂乙基黄药+丁基铵黑药为60+50 g/t;氧化铅采用硫化后浮选,硫化钠用量为2 kg/t。根据条件试验确定闭路试验的药剂制度,得到最终的选矿指标为:铅精矿品位为23.41%,银的品位为805.76 g/t。
- 杨俊龙刘全军郭艳华肖红姜美光
- 关键词:工艺矿物学浮选氧化矿电子探针
- 碎矿与磨矿技术发展及现状被引量:26
- 2012年
- 阐述了碎矿与磨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多个角度综述了我国碎矿与磨矿的技术发展现状.并对其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 刘全军姜美光
- 关键词:碎矿磨矿
- 低品位非独立蚀变氧化铜矿及其伴生金的综合回收研究被引量:14
- 2013年
- 针对极低品位氧化铜矿及其伴生元素的回收技术难题,为了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对吉林某大型氧化铜矿进行了试验和研究。该矿中铜的品位为0.22%,氧化率高达40%,金的品位为0.5 g·t-1。显微镜观察发现,无独立的氧化铜矿物存在。结合工艺矿物学研究,归纳、比较探索流程试验结果,确定了重选-氧硫混浮工艺流程。重选采用Falcon离心选矿机对金进行回收,尾矿进行铜的浮选试验研究。条件试验对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磨矿细度-0.074 mm占76%,硫化钠用量1000 g.t-1,硫酸铵1000 g·t-1,组合捕收剂丁基黄药+丁胺黑药+氨基双磷酸为(60+30+100)g·t-1时,铜矿物的回收指标最高。闭路流程试验获得金精矿中金品位121.45 g·t-1、回收率60.73%;铜精矿中铜品位15.63%、回收率79.57%,伴生金的品位13.56 g·t-1、回收率为30.38%,达到了计价金的标准。金的总回收率为91.11%,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 杨俊龙刘全军郭艳华肖红姜美光
- 关键词:低品位FALCON硫化钠
- 高氧化率难选氧化锌矿的浮选试验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针对低品位、高氧化率氧化锌矿的回收技术难题,对兰坪某难选氧化锌矿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研究。该矿中锌的品位为3.223%,氧化率高达91.26%。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原矿中含大量钙、镁类矿物,不适宜采用脂肪酸浮选法。采用硫化-胺盐浮选方法效果较好,不仅使锌得到有效的富集,而且有害元素的含量也有所降低。药剂制度确定为:硫化钠6 kg/t,六偏磷酸钠1 kg/t,KZF 300 g/t。得到最终指标为氧化锌精矿中锌品位为32.65%,回收率为80.11%,获得了较好的浮选指标。
- 杨俊龙刘全军郭艳华肖红姜美光
- 关键词:氧化锌工艺矿物学硫化浮选电子探针
- 河南华泰高品位金矿无氰处理选矿试验研究
- 黄金是一种稀贵金属,因其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和稳定的化学性质而被广泛应用在很多行业。随着资源的开发利用,高品位含金矿石越来越少见,高品位金矿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保证金的较高回收率。论文对该高品位含金矿石做了详细的工艺矿...
- 姜美光
- 关键词:无氰重选
- 文献传递
- 新疆某硫化铅锌矿选矿试验研究被引量:19
- 2014年
- 该硫化铅锌矿是一种低品位的硫化铅锌矿矿石,铅品位为0.52%,主要以方铅矿为主;锌品位为2.76%,主要以闪锌矿为主。通过开展小型试验,确定了该硫化铅锌矿的最佳浮选流程和药剂制度,可获得铅精矿含铅61.38%、铅回收率90.89%,锌精矿品位57.68%、锌回收率90.49%的良好指标。
- 姜美光刘全军杨俊龙肖红
- 关键词:硫化铅锌矿药剂制度浮选
- 云南某低品位铁矿石选矿工艺试验被引量:4
- 2013年
- 该矿石的主要矿物为磁铁矿和磁赤铁矿,属易选矿石。原矿铁品位为12.33%,品位相对较低。本试验采用"一次粗选、一次扫选"的磁选流程,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7%,磁场强度为104kA/m时,铁矿总回收率达到了64.02%,铁精矿品位达62.75%。随后进行了扩大验证试验,最终铁精矿品位达61.16%,回收率为65.14%。
- 肖红刘全军姜美光杨俊龙邓荣东叶峰宏胡婷
- 关键词:磁铁矿磁选
- 云南某细粒铜钼混合精矿分离工艺优化及工业应用被引量:1
- 2024年
- 云南某细粒硫化铜钼混合精矿中主要有价金属元素为铜和钼,矿石中主要矿物为黄铜矿和辉钼矿,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和云母,铜、钼矿物嵌布粒度较细,与脉石矿物复杂共生。针对混合精矿分离难度大、分离指标较差、药剂单耗用量大、药剂成本高的现状,结合混合精矿含钼品位的上升,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开展了选矿试验研究。通过对原有工艺及药剂制度进行优化试验,研制了新型铜钼分离药剂D117和D118,其中D117为铜抑制剂,D118为调整剂。在原矿铜品位20.75%、钼品位0.47%的条件下,采用“抑铜浮钼”、一次粗选、四次精选、一次扫选浮选工艺,获得钼品位45.15%、铜品位1.03%、钼作业回收率85.65%的钼精矿及含钼0.069%、铜品位20.92%、铜作业回收率99.96%的铜精矿,取得了良好的实验室选别指标。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工业生产后,浮选浓度由18%提升至33%,系统台效由17.4 t/h提高至25.9 t/h,钼作业回收率由66.11%提升至80.55%,年产钼金属由286 t提高至710 t。同时,D117、D118新型小分子药剂的使用取消了水玻璃的添加,并大幅降低了硫化钠用量,硫化钠粗选用量由设计之初125000 g/t降至6000 g/t,降幅达95.20%。通过药剂制度的持续优化,进一步压缩了硫化钠用量,硫化钠单耗由13.4 kg/t降至7.53 kg/t,D117单耗由6.18 kg/t降至3.98 kg/t,在药剂成本大幅度降低的前提下,实现了铜钼分离系统处理量及生产指标的双提升。
- 姜美光田小松梁泽跃张军蔡国民李诏志
- 关键词:细粒分离浮选
- 缅甸某复杂铅锌多金属矿的浮选试验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针对一种复杂的铅、锌多金属矿石进行研究,原矿含铅3.97%,含锌3.37%,铅的氧化率高达50%。根据条件试验研究结果,确定合理的药剂制度,铅锌分离时抑制剂采用ZnSO4+Na2SO3+Na2S组合,捕收剂选用乙硫氮;氧化铅采用硫化后浮选,捕收剂选用丁基黄药。闭路试验根据条件试验确定的药剂制度,得到最终选矿指标为:铅精矿总品位为53.01%,总回收率为91.62%,含锌为4.3%;锌精矿品位为56.95%,回收率为83.20%,含铅小于1.5%。
- 杨俊龙刘全军邓荣东叶峰宏胡婷肖红姜美光
- 关键词:浮选硫化矿铅锌分离氧化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