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明
-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利益与理念:宪政经济规范选择的正当性基础与启示被引量:2
- 2011年
- 立宪意见的不一致既有可能源于立宪利益的不一致,也有可能源于立宪理念的不一致。如果规则选择上的分歧反映的是利益上的分歧,那么达成宪政同意显然就是一个妥协问题,但如果反映的是理念上的分歧,那么达成一致意见的过程显然涉及"真值判断"。布坎南与范伯格的这一深刻洞见对当下中国经济立宪具有重要启示,它不仅修正了我国长期以来对于宪政经济规范功用与目的的某些偏见,更为我国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宪政变革与完善指明了可能路径。
- 杨忠明刘焕桂
- 试析西方自然法的形成
- 2012年
- 西方自然法历经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自然主义、中世纪的神学主义、近代的理性主义及现代的自由主义等阶段。作为对现实世界的哲学反思,西方自然法自其理论诞生伊始,便以超验价值的面目出现。
- 杨忠明
- 关键词:自然法
- 经济宪政正义原则研究
- 传统经济法以国家干预经济为重要表现特征,它与凯恩斯经济学增加有效需求以刺激经济增长的理论密切相关,故它以经济增长为目标价值取向。但如果以宪政为角度对现有的经济法进行重新审视,就可发现其价值目标应当为正义原则,经济法的形成...
- 杨忠明
- 关键词:经济宪政正义原则法律制度司法程序
- 文化认同权及其法律主体研究
- 2012年
- 文化认同权是一项新兴人权,它的国际法渊源主要体现在《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它的基本学理定义为:每个群体都有权保留并发展自己特有的文化;它的一般法律价值在于实现和保障文化平等与文化自由;因此,它是实现文化权的核心法律要素。应当在尊重人权普遍性的基础上进行文化认同权的国内法构建,同时注意到它具有个体、少数人群体和国家三个法律主体层面。
- 杨忠明石柏林刘焕桂
- 关键词:文化权人权保障法律主体
- 宪政经济正义:经济法的宪政上升与正义回溯
- 2010年
- 传统经济法研究在经济学"帝国主义"的阴影之下,其发言权一直由经济学家所主导。但经济学理论中强烈的功利主义倾向使得经济法在追求正义的法治之道上渐行渐远。因此,经济法应当正本清源,从法律规则衍生的线索追溯自己的本源,追溯到宪法乃至更高的自然法则,不失为一种途径。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宪政经济正义,不仅强调对经济法进行宪政上升,而且强调对之进行正义的法理考量。罗尔斯的正义二原则以及布坎南的一致同意原则为我们认识宪政经济正义这一概念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 杨忠明石柏林
- 关键词:正义宪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