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文选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气藏
  • 2篇山岩
  • 2篇试井
  • 2篇气田
  • 2篇火山
  • 2篇火山岩
  • 2篇火山岩气藏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油藏
  • 1篇底水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建模
  • 1篇岩性
  • 1篇岩性识别
  • 1篇油藏
  • 1篇有利区预测
  • 1篇三维地质
  • 1篇三维地质建模
  • 1篇渗流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江汉石油学院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6篇史文选
  • 2篇冀秀香
  • 1篇汤文玲
  • 1篇刘兴忠
  • 1篇李忠诚
  • 1篇杨思松
  • 1篇阮宝涛
  • 1篇段新国
  • 1篇陈克勇
  • 1篇张烈辉
  • 1篇景彬彬
  • 1篇张英魁
  • 1篇王宇
  • 1篇刘芳
  • 1篇王海涛
  • 1篇邓勇

传媒

  • 2篇油气井测试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边界元法的含局部不渗透区域任意形状气藏渗流问题被引量:5
2009年
为求解任意形状气藏的渗流问题,建立含局部不渗透区域的任意形状气藏的边界元渗流模型,求解模型并绘制井底压力动态的典型曲线;根据渗流机理和渗流过程,分析曲线的形态;将简单气藏模型的边界元解与解析解进行比较,验证该气藏边界元模型及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结论有助于认识该类复杂气藏的渗流机理和渗流过程,也可用于试井分析,识别大范围内不渗透区域的存在,为认识和开发气藏提供理论基础.
王海涛张烈辉冀秀香史文选王宇
关键词:气藏边界元积分方程广义函数
基于测井资料三维地质建模的火山岩气藏有利区预测被引量:1
2010年
针对长岭1号气田营城组孔隙型和孔隙—裂缝型火山岩气藏,从火山岩岩性分析入手,通过多种方法在对岩性识别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测井、地震和随机建模技术,建立了火山岩岩性分布模型,并进一步建立了物性参数三维地质模型,以精细刻画火山岩储层的储集性和含气性。利用成像测井、常规测井和地震分析方法,对裂缝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为分析火山岩储层的高渗带奠定了基础。在综合构造、岩性、孔隙性、含气性和裂缝性等多种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指出了气藏有利分布区块,为气藏的下一步开发指明了方向。
陈克勇段新国阮宝涛李忠诚史文选
关键词:火山岩长岭气田岩性识别地质建模
长深1区块测试资料的综合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长深1区块为深层气田,主要为营城组火山岩和登娄库组碎屑岩储层。利用大量现场测试资料,对长深1区块深层气田进行储层评价、合理产量确定、单井地质储量估算、压力系统研究等分析评价,为该区块开发方案研究提供了准确的地质参数及理论依据。
冀秀香汤文玲史文选杨思松
关键词:试井储层储量
未出现径向流多井综合分析试井解释新方法——“吉林公式3”在低渗透油藏试井解释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3年
新民油田是典型低渗透砂岩油藏,为了使未出现径向流大部分井的压力恢复资料得到很好应用,提出图形识别+“吉林公式3”确定恢复曲线斜率法(多井法)+Fast试井解释软件三位一体的联合评价解释技术,解决了新民油田低渗透储层试井解释的难题。
刘兴忠张英魁史文选景彬彬刘芳
关键词:试井解释方法低渗透油藏
英台气田火山岩气藏高效开采技术研究
针对英台气田各区块气藏地质条件复杂、开发难度大、储量富集规律不清的特点,首先通过富集区优选研究,应用地震、地质、测井、气藏工程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最终形成一套适合英台气田复杂气藏富集区优选技术系列,明确英台气田各层系储量...
史文选
关键词:火山岩水平井
文献传递
裂缝性底水气藏气井水侵模式及见水时间预测被引量:9
2011年
底水供给充足,裂缝系统发育使得裂缝性底水气藏在开采过程中极易形成水窜,造成该类型气藏采收率较低。在前人总结的裂缝性底水气藏气井水侵模式的基础上,针对裂缝性底水气藏非均质性强的特点,提出了该类型气藏见水时间预测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将裂缝性储层抽象成为渗透率突变概念地质模型,定义渗透率突变系数和区域半径比来表征储层裂缝发育程度,在此基础上推导出裂缝性底水气藏气井见水时间的预测公式,实例计算其预测效果并分析了裂缝发育程度(渗透率突变系数和区域半径比)、工作制度和射孔厚度对该类型气藏气井见水时间的影响。
史文选邓勇
关键词:裂缝底水见水时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