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婧

作品数:10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针刺
  • 6篇小鼠
  • 5篇帕金森
  • 5篇帕金森病
  • 3篇脑内
  • 2篇蛋白
  • 2篇多巴
  • 2篇四氢
  • 2篇激酶
  • 2篇甲基
  • 2篇1-甲基-4...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激酶B
  • 1篇多巴胺
  • 1篇多巴胺神经元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病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组织
  • 1篇信号

机构

  • 10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航天员科...

作者

  • 10篇冯婧
  • 6篇孙红梅
  • 6篇高誉珊
  • 6篇张淑静
  • 5篇王媛媛
  • 5篇许红
  • 4篇吴海霞
  • 4篇郭振宇
  • 4篇和欣
  • 4篇盖聪
  • 2篇李姝玉
  • 2篇王谦
  • 1篇张晓凤
  • 1篇李霞
  • 1篇孙燕
  • 1篇刘军莲
  • 1篇郑丰杰
  • 1篇黄凤
  • 1篇吴丹
  • 1篇韩梅

传媒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医学报
  • 1篇云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国解剖学会...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刺舞蹈震颤控制区对PD鼠脑内BDNF的影响
本实验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角度观察针刺舞蹈震颤区的治疗作用,以探讨针刺防治PD的神经保护机制。选用C57BL/6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美多巴组和针刺加美多巴组(针美组)。后4组...
冯婧孙红梅王媛媛许红张淑静高誉珊吴海霞和欣龚小钢
强骨抗萎膏通过调控MFN2及抑制内质网应激改善失重状态下大鼠骨丢失
2023年
目的观察强骨抗萎膏对尾吊大鼠骨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探讨强骨抗萎膏防治模拟失重状态下骨丢失的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拟失重组、强骨抗萎膏组、阿仑膦酸钠组,骨疏康颗粒组,每组12只。采用尾部悬吊模拟失重状态,尾吊28 d;对照组和模拟失重组给予每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其它3组复制模型,分别每日给予中药强骨抗萎膏2.4 g/kg,阿仑膦酸钠0.007 g/kg,骨疏康颗粒0.26 g/kg灌胃。持续给药4周后处死大鼠,TUNEL法检测骨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骨组织中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肌醇依赖性激酶1α(IRE1α)、活化转录因子6(ATF6)及C/EBP同源蛋白(CHOP)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TUNEL结果显示模拟失重组骨细胞凋亡较对照组增加,强骨抗萎膏可抑制骨细胞凋亡。与对照组大鼠比较,模拟失重组PERK基因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强骨抗萎膏组较模拟失重组PERK基因表达量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拟失重组的GRP78、PERK、CHOP和ATF6蛋白含量明显增高(P<0.05),MFN2蛋白表达降低(P<0.05),强骨抗萎膏组较模拟失重组GRP78、PERK、CHOP和ATF6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MFN2表达量升高。结论强骨抗萎膏可以改善模拟失重大鼠骨细胞凋亡,通过抑制骨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GRP78、PERK、ATF6和CHOP,上调MFN2表达,从而改善失重条件下的骨丢失。
史长华田雷瑜冯婧李姝玉刘军莲刘雨梦刘嘉鹏王谦
关键词:失重骨丢失内质网应激线粒体融合蛋白2
针刺舞蹈震颤控制区联合美多巴对帕金森病小鼠脑内BDNF-Trk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由于环境毒素和(或)遗传因素引起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 DA)能神经元凋亡、坏死,从而出现一系列的静止性震颤...
冯婧
关键词:MPTP帕金森病针刺
文献传递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对特应性皮炎模型小鼠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对不同时期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模型小鼠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糠酸莫米松组和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小鼠采用2,4-二硝基氟苯(2,4-dinitrofluorobenzene, DNFB)反复刺激皮肤建立AD动物模型。于实验第4、18、32、39天4个时间点分别进行药物干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组灌胃给予麻黄连轺赤小豆汤(11.98 g·kg^(-1)·d^(-1)),每日2次;糠酸莫米松组于小鼠皮损处均匀涂抹适量0.1%糠酸莫米松凝胶,每日2次;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常温蒸馏水灌胃,每日2次;每个时间点连续干预7 d。于第11、25、39、46天4个时间点分别考察各组小鼠皮损评分、皮肤组织病理学、皮肤酸碱度(pondus hydrogenii, pH)及经皮水分散失(trans epidermal water loss, TEWL)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AD模型组小鼠整个观察周期各时间点皮损评分、TEWL值均明显升高(P<0.01);第11、25、39天3个观测点pH值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组小鼠第39、46天两个时间点TEWL值显著下降(P<0.01);第11、25、39天3个观测点皮肤pH值均明显降低(P<0.01)。HE染色发现AD模型组小鼠四个观察点皮肤组织表现依次为:表皮增厚,以棘细胞层增厚为主→表皮增厚,棘细胞层增生变厚→表皮增厚,棘细胞层显著增厚→表皮增厚减轻,棘细胞层增生减轻等;而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可明显改善模型小鼠皮肤病理改变。皮损评分、TEWL值、pH值的相关分析发现,皮损评分、pH值、TEWL值三者呈正相关关系,可共同加重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结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可有效改善AD模型小鼠皮肤屏障功能,以亚急性期治疗效果最佳。
袁慧敏孙燕李彩艳刘双巧张玉鑫刘锦钢汤阳张淑静冯婧郑丰杰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皮肤屏障功能小鼠
脑立体定位侧脑室注射海人酸构建癫痫大鼠模型的剂量探讨
2022年
目的 通过比较脑立体定位侧脑室注射不同剂量海人酸(KA)致痫效果探索大鼠癫痫模型的最佳注射剂量,为癫痫临床新药开发、日常用药指导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更理想的癫痫模型工具。方法 118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20只、KA0.5μg组20只、KA 1μg组20只、KA1.5μg组28只和KA2μg组30只,采用脑立体定位侧脑室注射KA复制癫痫模型后,观察各组大鼠的Racine分级和动物死亡率比较癫痫大鼠的造模成功率,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Nissle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各组大鼠脑内损伤海马区的病理改变。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注射不同剂量KA模型组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脑损伤,KA 1μg剂量组的造模成功率高于其他各组(P<0.005)。水迷宫实验在定位航行实验中,1μg以上的各剂量组和正常组比较,第4、5天逃避潜伏期出现明显的延长(P<0.05),在空间探索实验中,1μg以上的各剂量组和正常组比较,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明显减少(P<0.05);②与正常组比较,1μg以上的各剂量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均出现明显损伤(P<0.05),大鼠海马区MAP2阳性细胞数降低(P<0.05)。结论 KA 1μg以上的各剂量组相比正常组海马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但从大鼠的造模成功率相比,注射1μg比其他组有较大优势,所以将癫痫模型脑内注射KA的最佳剂量选定为1μg,为癫痫动物模型的制备提供参考依据。
郭振宇胡蝶黄凤杨璐平盖聪冯琬迪冯婧韩梅孙红梅
关键词:海人酸癫痫模型
针刺联合美多芭对帕金森病小鼠脑多巴胺神经元及蛋白激酶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舞蹈震颤控制区联合美多芭对帕金森病(PD)小鼠脑内蛋白激酶B(Akt)表达的影响来探讨针刺联合美多芭对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多芭组、针刺组和针刺联合美多芭(简称针美)组。应用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的方法建立PD小鼠模型,后3组在造模后采取不同治疗措施,造模后小鼠存活28 d。采用爬杆法观察小鼠行为学;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小鼠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神经元的丢失程度及脑Akt的表达。结果 3个治疗组小鼠行为学爬杆时间均较模型组有明显缩短(P<0.05)。造模后,小鼠黑质致密部多巴胺神经元表达较正常组减少(P<0.05),其中针美组多巴胺神经元表达较模型组及美多芭组增多(P<0.05)。在黑质致密部,针美组Akt与其余各组相比,表达明显升高(P<0.05);在海马部位,针美组在CA1、CA3和CA4区的表达比模型组和美多芭组明显升高(P<0.05),在CA1和CA4的表达比针刺组有明显上升(P<0.05)。结论针刺舞蹈震颤控制区特别是再给予美多芭复合治疗可能通过调节脑磷酯酰肌醇-3-羟激酶(PI3K)/Akt通路,从而达到治疗PD的目的。
冯琬迪王媛媛盖聪马浩洁孙红梅冯婧高誉珊张淑静许红郭振宇
关键词:帕金森病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针刺美多芭蛋白激酶B小鼠
黄芪葛根联用对KKAy小鼠心脏组织GRP78、CHOP和PUM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通过缓解内质网应激(ERS)、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2型糖尿病(T2DM)动物KKA^(y)小鼠心脏损害,防治糖尿病心肌病的机制。方法 11周龄的KKA^(y)糖尿病模型小鼠按血糖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黄芪葛根组(黄芪注射液3 mL/kg联合葛根素注射液1.3 mL/kg进行治疗),同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适应性饲养1周后,于12周龄开始实验干预,在20、24和28周龄分批处理小鼠。电镜观察心肌形态改变, 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心脏组织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EBP同源蛋白(C/EBP homologous Protein, CHOP)、p53凋亡上调基因(p53 up-regulate modulator of apoptosis, PUMA)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透射电镜显示,模型组小鼠心肌细胞细胞核、内质网和线粒体肿胀,黄芪葛根组较模型组情况显著改善;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3个周龄段模型组GRP78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黄芪葛根组GRP78的基因和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HOP和PUMA的基因和蛋白表达,3个周龄段模型组较正常组均增加(P<0.05),24、28周龄黄芪葛根组较模型组均下降((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与葛根素注射液联用对糖尿病小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具有保护作用,可缓解内质网应激,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其防治糖尿病心肌病的机制之一。
车宇娥高誉珊王岩飞张晓凤傅亮李姝玉冯婧吴丹史长华李霞王谦
关键词:KKAY小鼠葛根素注射液糖尿病心肌病
针刺舞蹈震颤控制区对帕金森病小鼠脑内BDNF受体及PSD-95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舞蹈震颤控制区对帕金森病(PD)小鼠脑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酪氨酸激酶受体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分子蛋白PSD-95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对多巴胺(DA)能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C57BL/6雄性小鼠随机...
王媛媛孙红梅冯婧龚小钢高誉珊张淑静许红吴海霞盖聪和欣郭振宇
关键词:帕金森病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酪氨酸激酶受体
文献传递
针刺舞蹈震颤控制区对帕金森病小鼠海马内BDNF受体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分子蛋白Akt表达的影响
<正>通过观察针刺舞蹈震颤控制区对帕金森病(PD)小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酪氨酸激酶受体(TrkB)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分子蛋白Akt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对多巴胺(DA)能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本实验将C...
王媛媛孙红梅冯婧高誉珊张淑静盖聪和欣许红吴海霞郭振宇龚小钢
文献传递
针刺舞蹈震颤控制区对帕金森病小鼠脑内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及BDN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4
2014年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舞蹈震颤控制区对帕金森病(PD)小鼠脑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探讨针刺对多巴胺(DA)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美多巴组、针美组。后4组首先由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建立PD动物模型,后3组在造模后采取不同治疗措施,存活28 d。采用爬杆法观察小鼠行为学;HE染色观察中脑黑质神经元的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丢失程度;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脑内BDNF的表达。结果 3个治疗组小鼠行为学评分均较模型组有明显增高(P<0.05)。造模后,小鼠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数目较正常组减少(P<0.05),其中针美组多巴胺神经元较美多巴组增多(P<0.05);模型组脑BDNF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针美组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针刺舞蹈震颤控制区特别是再给予美多巴复合治疗可能通过增加脑BDNF的表达,减少PD小鼠黑质DA神经元的缺失,从而达到治疗PD的目的。
冯婧孙红梅王媛媛许红吴海霞和欣高誉珊张淑静龚小钢
关键词:针刺小鼠帕金森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