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新
- 作品数:68 被引量:218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城建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羧酸钠离子交换纤维对SO_2气体的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系统考察了羧酸钠离子交换纤维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的吸水率,在中低温湿度条件下,其吸水率可达33.3%以上,在正常温湿度条件下对SO2气体的动态穿透吸附容量达107 mg/g,再生性能良好.
- 梁志宏赵振新赵林原思国
- 关键词:离子交换纤维羧酸SO2
- 一种钙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荧光性能
- 本发明公开了一钙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其化学式为Ca<Sub>2</Sub>C<Sub>28</Sub>O<Sub>12</Sub>H<Sub>25</Sub>N<Sub>2</Sub>;配体为3,3’,5,5’‑联苯四酸,...
- 赵振新陈湘赵亚奇李辉吕春旺马步伟赵晓琳庄远迪王宇飞杨永航
- 含有碳纳米管类流体的高介电复合材料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碳纳米管类流体的高介电复合材料,以体积比计包括碳纳米管类流体CNTFs10%-70%和锆钛酸铅PZT30-90%,所述CNTFs外径为10~60nm,长度为0.5~5μm,PZT的粒度为0.1~5μm,...
- 雷佑安杜玲枝池吉安赵振新苗东利王要令胡延韶
- 文献传递
- 基于混合配体构筑的链状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证
- 2015年
- 以1,2,5-噻二唑-3,4-二酸(H_2tdzdc)为主配体,具有螯合配位能力的2,2′-联吡啶为辅助配体,通过水热法合成了2个一维链状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单晶衍射结构解析.单晶结构解析表明:配合物[Co(tdzdc)(bpy)(H_2O)]n(1)和配合物[Cd(tdzdc)(bpy)(H_2O)]n(2)均为一维链状结构,前者为折线型,后者是直线型.配合物1属于正交晶系Pna21空间群,配合物2结晶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研究发现配位过程中先是金属离子与H2tdzdc配体形成了一维链,辅助配体2,2′-联吡啶再以螯合的形式与中心离子相结合,从而阻断了一维链进一步向多个方向的连接.辅助配体2,2′-联吡啶以"卡角"的形式参与配位,阻断配合物形成高维结构,这在调控结构上有一定的意义.
- 赵振新马步伟王立夫
- 关键词:一维链配位聚合物
- N-甲基-2-吡咯腈的合成改进被引量:5
- 2005年
- 以N 甲基吡咯(NMP)为起始原料,先与Vilsmeier试剂反应,经碳酸钠水解、二氯乙烷萃取制得N 甲基 2 吡咯醛(NMPA),此法溶剂回收利用率高、安全、易于工业化生产并降低了生产及污水处理费用 再以NMPA与盐酸羟胺经肟化制得N 甲基 2 吡咯肟(NMPAO),最后在醋酐中脱水制得N 甲基 2 吡咯腈 (NMPC) 在由NMPAO脱水制NMPC的过程后,经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和,降低了体系的色度,萃取易于进行,产品收率74. 7%
- 梁志宏赵林马步伟赵振新原思国
- 一种铁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配合物,其化学式为C<Sub>50</Sub>H<Sub>54</Sub>Fe<Sub>6</Sub>O<Sub>25</Sub>S<Sub>6</Sub>(1);其中主配体为三羟甲基乙烷,辅助配体为F...
- 赵振新马步伟任国建王永胜陈湘吕春旺张军帅
- 文献传递
- 一种煤制乙二醇装车及运输过程中保证产品质量的工艺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制乙二醇装车及运输过程中保证产品质量的工艺,属于乙二醇运输技术领域,包括:步骤S1:煤制乙二醇从罐区经过泵前过滤器过滤后进入装车泵;步骤S2:煤制乙二醇经过装车泵提压后送到精密过滤器;步骤S3:煤制乙二...
- 赵振新郑卫鲁冰雪孔会娜黄辉徐水晶王宗涛位文祥李前娣孙茹茹张庆志
- 含有碳纳米管类流体的高介电复合材料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碳纳米管类流体的高介电复合材料,以体积比计包括碳纳米管类流体CNTFs10%-70%和锆钛酸铅PZT30-90%,所述CNTFs外径为10~60nm,长度为0.5~5μm,PZT的粒度为0.1~5μm,...
- 雷佑安王要令赵振新
- 一种钙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荧光性能
- 本发明公开了一钙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其化学式为Ca<Sub>2</Sub>C<Sub>28</Sub>O<Sub>12</Sub>H<Sub>25</Sub>N<Sub>2</Sub>;配体为3,3’,5,5’‑联苯四酸,...
- 赵振新陈湘赵亚奇李辉吕春旺马步伟赵晓琳庄远迪王宇飞杨永航
- 文献传递
- 增强现实技术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23年
-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在教学领域中运用增强现实(AR)等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文章针对目前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利用AR技术在机械制图信息化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中进行应用实践,通过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交互融合的学习环境,立体化地展现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对课程的认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达到超预期的信息化教学改革效果。
- 李辉冯巧赵亚奇夏学莲赵振新
-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改革虚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