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巴特尔

作品数:54 被引量:206H指数:7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文化科学
  • 5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2篇教育
  • 19篇民族
  • 15篇高等教育
  • 6篇人工智能
  • 5篇民族地区
  • 5篇民族高等教育
  • 5篇高校
  • 4篇学科
  • 4篇育发
  • 4篇知识
  • 4篇少数民族
  • 4篇社会
  • 4篇民族教育
  • 4篇教育发展
  • 3篇地区教育
  • 3篇民族地区教育
  • 3篇高等教育发展
  • 2篇多样性
  • 2篇义务
  • 2篇义务教育

机构

  • 52篇南开大学
  • 5篇三亚学院
  • 4篇内蒙古民族大...
  • 4篇呼伦贝尔学院
  • 4篇汕头大学
  • 4篇喀什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天津职业技术...
  • 2篇美国夏威夷大...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青海民族大学

作者

  • 53篇陈·巴特尔
  • 2篇陈益林
  • 2篇李双龙
  • 1篇李丽
  • 1篇徐春阳
  • 1篇苏明
  • 1篇马彦光
  • 1篇陈静
  • 1篇张积家
  • 1篇彼得·恩乐特

传媒

  • 9篇中国民族教育
  • 4篇民族教育研究
  • 4篇高等理科教育
  • 3篇贵州民族研究
  • 2篇天津大学学报...
  • 2篇国家教育行政...
  • 2篇民族高等教育...
  • 1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教育发展研究
  • 1篇江苏高教
  • 1篇未来与发展
  • 1篇高等工程教育...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中国高教研究
  • 1篇高教探索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继续教育研究
  • 1篇人权
  • 1篇北京大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9篇2020
  • 1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探析——基于高校社会问责机制变革视角被引量:6
2019年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如何保障高等教育质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提高教育质量需要从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与高校社会问责机制入手。变革是高校社会问责机制完善的应有之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为高校社会问责机制提供变革契机,而社会问责机制变革是实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升级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高校社会问责机制的五维度构架分析发现:其在单一维度和多重维度的变革趋向使得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呈现高校质量保障有效性与社会利益诉求多样化、信息不对称与社会参与不受重视之间的“不平衡”局面。其改进策略则需从理念、制度、实践三个方面入手,层层推进:高校和社会应重新审视社会公众参与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能力与权责理念;政府和高校需协力推动实现内容层面和联结性层面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和法律建设;在实践层面上,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要从激励方式、问责内容、社会参与渠道等方面实现创新。
陈·巴特尔陈·巴特尔
关键词:高校治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院校发展视野中的中印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比较研究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使命,是高校在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重大发展战略。印度科技发展和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为世界所关注,中印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本文阐述了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院校发展的关系,分析了印度...
陈·巴特尔陈益林
关键词:高校创新型人才
文献传递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亮点与新意被引量:5
2022年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2022年4月20日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新版《职业教育法》),2022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该法律制定近26年来的首次修订。新版《职业教育法》篇幅由原来的三千多字增加到一万多字,内容大大拓展丰富,体系结构也更加完备,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强,体现了新的发展理念和制度创新。本刊特邀请多位专家对新版《职业教育法》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陈·巴特尔
关键词:《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体系结构全国人大常委会
“一带一路”应成为民族高等教育研究新课题
2019年
民族院校应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通过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提高办学竞争力,彰显自身特色'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新时代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为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第一,'一带一路'倡议使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变化。
陈·巴特尔
关键词:民族高等教育办学竞争力
新时代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基层教学组织改革走向——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研究
2024年
运用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研究方法,发现新时代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基层教学组织在提升工程教育教学质量的多层次目标体系、依托课程革新发挥教学效能、特色化的形态和以合作制为核心的权力结构、多元开放和协同高质的组织成员构成等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改革探索。进而提出确立贯通政策逻辑与育人逻辑的组织目标定位、以教学学术推进组织职能的科教融合、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分类重构组织形态、对接新兴产业需求创新组织架构体系、以基层教学自治为核心优化权力结构、形成多元的组织成员构成、提升组织成员质量等未来发展的建议。
陈·巴特尔丁楠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基层教学组织扎根理论
二十世纪以来我国民族研究的三次高潮与两次转向
2023年
20世纪以来,我国民族研究在1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三次大的高潮与两次转向。第一次高潮始于20世纪初的西学东渐,以民族学面貌出现,在译介西方理论与学说基础上,以记录或比较各民族文化为使命,在蔡元培的领导下,开始借鉴西方民族学范式与方法开展田野调查,并于20世纪30年代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最终形成南北两派并存的局面;第二次高潮始于新中国成立不久,受苏联民族学的影响,参考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开展民族识别运动,并在随后开展大规模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无论是第一次高潮的各民族文化的记录与比较,还是第二次高潮的出于民族识别的少数民族语言与社会历史调查,主要以单一有界个体民族存在为主要对象,从而形成了我国传统民族研究的主流取向。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费孝通在反思民族识别后期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以及早期开展微型社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民族走廊”概念,以改变过去单一民族志研究取向,把区域视角与历史维度结合起来,主张区域性综合研究,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从而迎来了我国民族研究的第一次转向;第三次民族研究高潮始于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协调“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代表性的新命题、新观点和新话语,尤其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原创性论述,进而催生了我国民族研究的第三个高潮时期,最终实现了我国现代民族研究的第二次转向,一个基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关系性存在为取向的民族研究新时代已经到来。
陈·巴特尔王琺
关键词:民族研究
中国特色民族高等教育组织系统的生成与结构被引量:1
2020年
客观存在的民族心智结构、多元基础教育制度类型与高校招生考试特殊制度决定中国特色民族高等教育组织系统的生成。该组织系统由主体部分与附属权变机制构成。主体部分包括要素组织层级、院校层级和院校间层级。附属权变机制包括预科制度、民族班制度等四种。该系统的未来演变取决于不同身份参与者的行为抉择。
张朝乐门岳磊陈·巴特尔
中国民族学院的历史演变及其组织特性被引量:5
2008年
本文在阐述普通高等学校的组织特性与回顾民族学院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民族学院的组织特性进行了探讨。在组织目标上,民族学院已经从昔日培养民族政治干部的特殊高等学校发展成主要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正规高等学校;在组织结构上,民族学院从往日的政府附属的事业单位逐步演变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独立的法人实体;在组织行为上,传统的行政权力控制学术权力的局面渐渐变为各职能部门的行政行为服务于各个专业学院及其教师的教学科研行为。
陈·巴特尔彼得·恩乐特
我国“择校”现象的教育社会学阐释被引量:8
2011年
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不仅是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而且是影响义务教育公平性和均衡性的难点问题。教育社会学关注教育获得与社会分层的关系,运用教育选择功能理论、阶层优势与社会选择理论、教育成层理论对择校问题进行分析,可以使人们明确其产生的深层原因。要规范择校行为,使其成为促进义务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举措,政府必须加大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化的力度,改革现行择校制度,同时要大力发展多种类型的中学教育,为人的成才提供多种渠道。
陈·巴特尔
关键词:义务教育择校教育社会学
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1998—2018年省际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采用时间序列趋势外推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从时间、空间和环境三维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我国民族地区1998—2018年高等教育规模较快增长。根据预测,民族八省区高等教育较大概率于2019—2026年相继进入普及化阶段,2030年多数省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接近或超过70%。从空间范畴看,区域内存在梯队分层,西藏、广西、云南和贵州的普及化水平明显偏低,而新疆、内蒙古、宁夏和青海相对较高;与全国水平差距较小,与江浙地区差距相对较大且发展不平稳,个别省区毛入学率数据的质量偏低。从环境影响看,人均教育经费和每百万人口普通高等学校数共同正向影响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此,应继续加大对发展靠后民族省区的支持力度,并坚持发展以正规高等教育为主的普及化策略,最后,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加经费投入,兼顾外延式扩张与内涵式发展,从而促进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全面实现。
陈·巴特尔赵志军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普及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影响因素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