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涛
- 作品数:49 被引量:316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在堆肥过程中添加外源菌剂对GH3真菌家族β-葡萄糖苷水解酶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添加外源菌剂能够有效加快牛粪堆肥中纤维素的降解。在牛粪堆肥过程中添加外源菌剂,与同一条件下的自然堆肥做对比,研究菌剂对堆肥中GH3真菌家族β-葡萄糖苷水解酶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菌剂组堆肥能更快地进入高温期且持续20 d高温(自然堆肥为14 d),β-葡萄糖苷水解酶活性高于自然堆肥组。此外,菌剂组GH3家族微生物多样性要略低于自然堆肥组。设计用于扩增配糖水解酶3家族(GH3)标记基因的通用简并引物,利用PCR-DGGE方法,并且将检测结果测序来研究两种堆肥处理中GH家族菌群变化情况。根据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共检测出7条不同时期的优势菌条带。通过BLAST对比测序,可知在堆肥不同时期中GH3家族优势菌种分别为木霉属和曲霉属。
- 林敏李洪涛许修宏李思琦
- 关键词:堆肥酶活性
- 污泥堆肥对咪唑乙烟酸污染土壤重金属吸收及污染评价被引量:1
- 2013年
-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比例的城市污泥堆肥(0%,2%,4%,8%)施入到被咪唑乙烟酸污染的土壤后,对大豆和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污泥堆肥可促使土壤pH值、土壤酶活性及咪唑乙烟酸的降解率均有所提高。对土壤酶活性、土壤理化性质和咪唑乙烟酸降解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和咪唑乙烟酸降解率均呈现较好的相关性,说明土壤酶活性可以表征土壤肥力状况及降解情况。污泥堆肥增加了土壤和大豆籽粒中的重金属含量,当堆肥施用量为8%时,土壤中Cd的含量超标,大豆籽粒中Cd和Pb含量超标,对土壤及大豆种子造成污染。
- 于薇许修宏孙瑜李洪涛
- 关键词:污泥堆肥咪唑乙烟酸重金属土壤酶活性
- 污泥堆肥过程中生物酶活性与理化因子关系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以污泥和稻草为原料,采用强制通风静态好氧系统与人工翻堆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堆肥,测定堆肥过程各阶段纤维素酶、蛋白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的活性和pH值、全氮、氨态氮、硝态氮、全磷、速效磷、有机质的含量,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堆体内不同高度的温度有着不同的变化趋势,堆肥初始阶段,堆体中层温度高于上层温度,随后上层温度逐渐高于中层温度。经过40d的堆肥化处理,堆肥产品达到腐熟标准,生物酶活性与堆肥理化因子呈现较好的相关性,说明生物酶活性可以表征堆肥肥力状况,生物酶活性还可以用来指示堆肥碳、氮、磷素转化情况,主成分分析显示脲酶、酸性、碱性和中性磷酸酶4类酶的活性在评价堆肥肥力中起主要作用。因此,生物酶活性可以作为堆肥肥力指标。
- 张莹许修宏李洪涛
- 关键词:污泥堆肥生物酶活性主成分分析
- 抗H1亚型猪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重链可变区基因的克隆
- 用RT-PCR方法从病毒中获得HA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质粒HA-pCI-neo。以真核表达质粒HA-pCI-neo肌肉免疫6-8w雌性BALB//c小鼠,末次加强免疫后取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Ag-14进行融...
- 李洪涛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重链可变区
- 文献传递
- 生物炭-牛粪堆肥中产β-葡聚糖苷酶微生物群落应答碳代谢抑制效应被引量:2
- 2022年
- 【背景】在高浓度葡萄糖引起的碳代谢抑制效应下,产β-葡聚糖苷酶(β-glucosidase)功能微生物群落为适应碳代谢压力的变化,会差异化表达糖耐受和非糖耐受的功能基因。在堆肥中添加生物炭可以改变微生物生存的环境,进而影响微生物群落的组成与功能。【目的】分析在不同碳代谢压力下添加生物炭对产β-葡聚糖苷酶功能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与功能的影响。【方法】在生物炭牛粪-稻草堆肥中添加葡萄糖、纤维二糖及β-葡聚糖苷酶抑制剂,构建不同的碳代谢压力。以细菌来源GH1家族的β-葡聚糖苷酶基因为分子标记基因构建基因克隆文库。同时测定羧甲基纤维素酶酶活和β-葡聚糖苷酶酶活。【结果】放线菌、变形菌和拟杆菌是功能微生物群落中的优势菌群。其中,CL处理组变形菌数量有所下降,在添加了抑制剂的处理组中,拟杆菌的数量明显上升。高浓度葡萄糖显著抑制了羧甲基纤维素酶酶活,但对β-葡聚糖苷酶酶活影响不大,其中低浓度纤维二糖的处理可以显著诱导β-葡聚糖苷酶活性。GHCH处理组中β-葡聚糖苷酶表现出高浓度葡萄糖激活特性。【结论】添加生物炭未明显影响参与纤维素降解的功能微生物群落对碳代谢抑制效应的应答。与自然堆肥相比,在添加了生物炭的堆肥中,产β-葡聚糖苷酶的微生物群落对添加了高浓度葡萄糖引起的碳代谢抑制效应或添加了低浓度纤维二糖的诱导效应更敏感。
- 苏尔烈张欣悦李闪闪陈燮晖范志华李洪涛
- 关键词:纤维素分解微生物群落
- 鸭免疫球蛋白及其在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
- 2004年
- 鸭作为一种经济型水禽其集约化饲养规模不断扩大,鸭疫病的防治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与鸡相比,鸭的基础性免疫机制研究较少,这给兽医科技工作者在鸭疫病防治的工作中带来许多困难.现就现有的资料简要的介绍鸭免疫球蛋白及其在鸭主要几种疫病中抗感染作用,为鸭疫病防治的实践工作提供一点可供借鉴的资料.
- 李洪涛马波王君伟
-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抗感染作用免疫功能
- 抗鹅γ-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 2009年
- 金红岩李洪涛马波封家旺王君伟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Γ-干扰素CD8^+T细胞免疫调节功能IFN-ΓNK细胞
- 利用PCR-DGGE技术对自然堆肥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分析被引量:15
- 2009年
- 以牛粪和稻草为堆肥原料,对自然堆肥过程进行传统培养法和PCR-DGGE技术的分析,研究了自然堆肥微生物菌群在堆肥不同时期的多态性变化。结果表明,自然堆肥微生物数量呈升高-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变化,在堆肥的升温期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多、高温期有所下降、降温期再次增加。通过DGGE分子生态学手段研究表明,在堆肥的升温期种群的多样性指数也大大的增加、高温期减少、降温期再次增加,与传统培养法成相似的变化规律。
- 刘佳许修宏李洪涛
- 关键词:堆肥微生物群落
- 牛粪堆肥中反硝化细菌与理化参数的关系被引量:6
- 2016年
- 以nos Z基因为标记,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PCR-DGGE)对牛粪堆肥过程中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进行研究,通过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法,分析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变化与堆肥过程中理化参数(堆体温度、pH、含水率、氨态氮和硝态氮)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反硝化细菌群落的Shannon-Weaver指数在堆肥0~4 d升高,在7~29 d减小。对优势条带进行测序发现Alcaligenes存在于整个堆肥过程中,判定其为此过程中优势菌属。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在堆肥前期(0~4 d)变化较小,而在降温腐熟期(23~29 d)变化剧烈。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表明,反硝化细菌群落多样性与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960,P〈0.01),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766,P〈0.05)。
- 朱丽平许修宏张文浩成利军李洪涛王紫琪贺宁
- 关键词:堆肥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
- 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及高产细胞型疫苗株的拯救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建立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反向遗传学操作系统及拯救出能够在动物传代细胞中高水平复制的H1N1亚型猪流感疫苗株。【方法】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对猪流感病毒广东分离株进行拯救。【结果】首次成功拯救出全部片段均来自于亲本株的猪流感病毒rH1N1,并且成功拯救出了具有高度细胞适应性毒株re-LM株,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均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rH1N1经MDCK细胞连续传代培养后,血凝价最高仅为1:64;而re-LM的血凝价最高可以稳定在1:1024,表明该毒株具有细胞繁殖高产的特性。用该重组病毒制备油乳剂灭活苗免疫2月龄仔猪,首免2周即可检测出HI抗体,平均效价在1:32以上,三免后2周HI抗体平均效价达到1:512,说明其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结论】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成功建立为猪流感病毒致病机理、传播机制及病毒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重组细胞高产型猪流感病毒株的拯救为H1N1亚型猪流感疫苗的研制开辟了新的途径。
- 刘大飞刘明刘春国杨涛万春和陈浩齐金龙杜金玲李洪涛孙恩成刘大程
- 关键词:猪流感H1N1亚型反向遗传操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