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淑文

作品数:538 被引量:3,458H指数:2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96篇期刊文章
  • 130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5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2篇脓毒
  • 86篇综合征
  • 85篇脓毒症
  • 82篇细胞
  • 77篇胰腺
  • 77篇胰腺炎
  • 77篇腺炎
  • 66篇器官
  • 54篇器官功能
  • 53篇急性胰腺炎
  • 52篇中药
  • 52篇重症
  • 51篇多器官功能
  • 40篇器官功能障碍
  • 39篇多器官功能障...
  • 39篇中西医
  • 38篇多器官功能障...
  • 38篇多器官功能障...
  • 38篇器官功能障碍...
  • 36篇MODS

机构

  • 443篇首都医科大学...
  • 9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3篇首都医科大学...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武警总医院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北京积水潭医...
  • 3篇北京理工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吉森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医院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537篇张淑文
  • 226篇王宝恩
  • 151篇王红
  • 102篇王超
  • 101篇任爱民
  • 78篇阴赪宏
  • 63篇段美丽
  • 59篇李昂
  • 49篇文艳
  • 43篇李非
  • 42篇张丽霞
  • 34篇孙家邦
  • 33篇李建新
  • 31篇汪忠镐
  • 31篇谷涌泉
  • 31篇崔叶青
  • 30篇张建
  • 27篇齐文杰
  • 26篇刘爽
  • 25篇陈兵

传媒

  • 42篇临床和实验医...
  • 39篇中国危重病急...
  • 29篇首都医科大学...
  • 18篇中国中医急症
  • 15篇中国中西医结...
  • 13篇中华急诊医学...
  • 13篇中国中西医结...
  • 12篇中华肝胆外科...
  • 10篇友谊医刊
  • 9篇中华医院感染...
  • 8篇中国医刊
  • 7篇世界华人消化...
  • 7篇中国急救医学
  • 7篇中国修复重建...
  • 7篇急诊医学
  • 6篇北京中医
  • 6篇北京中医药
  • 5篇中国现代医学...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山东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9篇2015
  • 14篇2014
  • 21篇2013
  • 21篇2012
  • 23篇2011
  • 37篇2010
  • 39篇2009
  • 28篇2008
  • 50篇2007
  • 70篇2006
  • 50篇2005
  • 37篇2004
  • 22篇2003
  • 21篇2002
  • 20篇2001
  • 13篇2000
5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温病湿热证的现代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0年
中医急性热性病中,温病湿热证是具有特殊规律的一类症候群,临床上常以身热缠绵,胸脘痞闷,身重体倦,小便短而黄赤,口渴不引饮,舌苔黄腻,脉象濡数为主症。作为临床常见病证,因其病情缠绵、治疗困难、预后不佳而成为中西医结合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和中医现代化的发展对于温病湿热证的病理机制等的探讨更为客观、规范,进一步促进了湿热证证型实质的研究。
齐文杰张淑文王红
关键词:湿热证
COX-2 mRNA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内分泌功能变化中的作用
2005年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内分泌功能的变化,探讨胰腺内分泌功能损伤中COX-2mRNA的作用。方法:使用3.5%牛磺胆酸钠制作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对胰腺病理损伤评分;检测脂肪酶,血糖水平;分离胰岛细胞,进行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试验;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胰岛细胞COX-2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造模后1h,病理学评分、血糖、血清脂肪酶升高。胰岛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试验显示,胰岛素分泌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意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提示重症急性胰腺炎组胰岛的COX-2mRNA表达增强,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3.5%牛磺胆酸钠诱导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对胰腺内分泌有较大影响。胰岛COX-2mRNA表达明显增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对胰腺内分泌功能影响中发挥作用。
刘东斌孙家邦李非张淑文孙海晨崔叶青刘爽刘大川
关键词:胰腺炎急性病
肝移植术后早期病人的呼吸管理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结合临床病例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病人的呼吸管理。方法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40例次肝移植术后病人呼吸治疗的情况。结果有针对性地强化肝移植术后早期病人的呼吸管理,明显有助于病人的术后康复。结论加强肝移植术后早期病人的呼吸支持,对于其术后顺利恢复是非常重要的。
翁以炳陈志永李昂段美丽胡滨张淑文
关键词:肝移植
老年医疗病房的临床教学经验总结
2008年
建立适合老年医学特点的临床医学教育模式、方法是一门不断完善的实践科学。采用的教学模式和经验有:强化教学意识,树立健康管理的理念,病历书写培训和教学查房,病历讨论与病历回顾性总结,结合视听教育,进行模拟训练等。
毕铭华王宝恩张淑文李敏
关键词:教学老年医学
老年非中性粒细胞缺乏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诊治现状的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侵袭性深部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IFIs)中以肺部真菌感染最为多见,由于深部真菌感染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敏感性低,致使其具有早期诊断困难、治疗不当、病死率高等特点。
毕铭华苗也陈颖刘颖肖瑶刘彦张淑文李敏许冬
关键词:深部真菌感染中性粒细胞缺乏INFECTIONS老年
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病特点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患病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收集2002年3月-2005年1月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河南等地七所三级甲等医院545例MODS患者(老年172例,非老年373例)的临...
齐海宇阴赪宏王超文艳苏强张淑文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脓毒症老年病死率
文献传递
成年大鼠侧脑室外侧壁新生细胞在嗅球切除后增殖与分化的形态学变化
目的 :研究嗅球切除后成年大鼠侧脑室外侧壁(SVZ)新生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情况,进一步探讨嗅球对SVZ神经生发活动的影响。方法 :建立成年SD雄性大鼠右侧嗅球切除模型,并分别存活4w和12w,利用Nissl染色、PSA-N...
张淑文孟艳刘丙方蔡青高尔静徐群渊
关键词:增殖分化形态学成年大鼠
文献传递
不同途径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大鼠后肢缺血被引量:44
2005年
目的:探讨局部肌肉注射和动脉腔内注射两种途径进行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大鼠后肢缺血的效果。方法:实验于2004-02/06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动物室完成。通过切除股浅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制作Lewis大鼠单侧后肢缺血模型,7d后进行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取自同系健康大鼠的四肢长骨,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26只Lewis大鼠随机分成局部肌肉注射细胞移植组(实验组Ⅰ,n=8)和局部肌肉注射无血清IMDM培养基组(对照组Ⅰ,n=5);动脉腔内注射细胞移植组(实验组Ⅱ,n=8)和腔内注射无血清IMDM培养基组(对照组Ⅱ,n=5)。实验组每只大鼠移植5×106骨髓单个核细胞。在移植后4周测定双侧后肢皮肤温度差、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皮肤灌注量,免疫组化染色计数毛细血管数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观察血管新生情况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两种移植途径对下肢缺血的不同治疗作用。结果:所有大鼠未出现后肢坏疽。移植后4周双侧后肢皮肤温度差实验组Ⅰ为0.90±0.17,对照组Ⅰ为2.54±0.14;实验组Ⅱ为1.01±0.22,对照组Ⅱ为2.84±0.25,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低(P<0.05)。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显示双侧后肢皮肤灌注量之差实验组Ⅰ为18.0±5.6,对照组Ⅰ为32.1±9.4;实验组II为21.8±7.1,对照组Ⅱ为28.6?
郭连瑞谷涌泉张建张淑文吴英锋崔叶青郭德玉汪忠镐
关键词:骨髓细胞缺血
降钙素原在脓毒症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中药干预的影响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动态变化,及中药复方清热颗粒对其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发光免疫分析(ILMA)法,对46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中药复方清热颗粒加西药治疗组22例和单纯西药治疗组24例),...
奚晶晶王红张淑文文艳阴赪宏任爱民赵勇王宝恩
关键词:降钙素原脓毒症中药
文献传递
伤寒56例临床分析
1998年
伤寒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然而早期诊断并不容易,本文就血培养确诊的56例伤寒进行临床分析。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从1961~1995年住院病人,经血培养证实为伤寒者56例,其中男39例,女17例;年龄14岁~20岁27例,21岁~30岁者17例,31岁~40岁8例,41岁~50岁1例,50岁以上者3例。最小年龄14岁,最大年龄57岁,其中14~40岁者52例。 临床资料 发热:病人表现不规则热型21例(37.5%)、稽留热型21例(37.5%)、弛张热型14例(25%)。 症状:消化系统症状31例(55.4%)、呼吸系统症状10例(17.8%)、神经系统症状8例(14.3%)、泌尿系症状、骨关节症状和心血管症状各1例。
卢亚军刘凤奎张淑文
关键词:伤寒血培养
共5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