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鹏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骨折
  • 1篇鸦胆子
  • 1篇鸦胆子油
  • 1篇鸦胆子油乳
  • 1篇鸦胆子油乳注...
  • 1篇远端
  • 1篇远端骨折
  • 1篇折手
  • 1篇折手术治疗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术后
  • 1篇撕脱
  • 1篇撕脱骨折
  • 1篇髓内
  • 1篇髓内钉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标志
  • 1篇肿瘤标志物
  • 1篇主观

机构

  • 4篇保定市第一医...
  • 1篇保定市儿童医...

作者

  • 4篇李鹏
  • 2篇王明昊
  • 2篇郝建学
  • 1篇宋静
  • 1篇李雪波
  • 1篇刘锁利
  • 1篇夏铁成
  • 1篇王宏力
  • 1篇井磊

传媒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辅助化疗对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辅助化疗对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肿瘤标志物以及复发转移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8年10月至2020年3月间收治的78例经病理学确诊的大肠癌并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及耐受情况,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方式,观察组在常规化疗基础上辅助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治疗,14 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12个疗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KPS)评分、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复发转移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4、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两组治疗后的对比分析显示,观察组结果更显著提高KPS评分(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和复发转移指标水平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标志物CEA、CA-199、NSE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GF-β1和VEGF阳性率均降低,Smad4阳性率升高,观察组患者各指标降低或升高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辅助用于大肠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中,与常规的化疗方式比较,患者生活质量提高,降低复发转移的可能性,是临床值得采用的辅助化疗方式。
张燕北刘晓萌王宏力李鹏井磊
关键词: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大肠癌肿瘤标志物
关节镜下弹性固定对比空心钉固定治疗Meyers-Mckeever Ⅲ型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通过临床对比研究证明弹性固定对治疗髁间嵴撕脱骨折的优良性。方法 通过研究保定市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40例Meyers-Mckeever Ⅲ型髁间嵴撕脱骨折病例资料,分别采用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20例,空心钉固定组)和关节镜下弹性固定(20例,弹性固定组)。对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6个月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数字分级量表(NRS)疼痛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指标进行统计。结果 术后随访12个月。弹性固定组的手术时间,术后3、6个月的Lysholm评分、NRS疼痛评分及ADL评分优于空心钉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弹性固定治疗髁间嵴撕脱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功能好、痛苦小、避免二次取出的优点。
李鹏郝建学李正刘根玮孙媛媛王海云
关键词:关节镜胫骨髁间嵴骨折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的效果分析
李鹏宋静王明昊李雪波刘锁利
课题采用PFNA治疗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病例38例,探讨利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结果:28例行闭合复位,7例行骨折端切开复位,患者术后7-14d可下地活动,3m内扶...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后主观与客观评价方法间关系的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后以医生客观检查为主的评价方法与以患者主观感受为主的评价方法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腕关节的功能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接受手术治疗且随访超过1年的患者205例,在术后2、4、6周及3、6、12个月,医生分别测量患者腕关节最大伸屈、旋前旋后、桡偏尺偏角度及握力,患者填写肩、前臂、手功能(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and hand,DASH)调查问卷和疼痛评分。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评估两种评价方法间的关系。结果经手术治疗后,患者腕关节在各个维度的活动范围、握力不断提高,术后1年伸屈角能达到(113.7±6.9)°,旋后能达到(81.2±3.8)°,握力能恢复至对侧的81.6%;DASH评分及疼痛评分不断降低,术后1年DASH和疼痛评分分别为(17.6±2.9)分,(16.1±2.5)分。经回归分析可知,疼痛评分、握力和旋后角度三个变量与DASH评分存在相关性,能解释DASH评分变异的61%,经模型重建后的相关系数分别为4.03,-0.19,-0.427。而其他因素与DASH评分的关系不明显。旋后功能对腕关节功能的发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论疼痛、握力和旋后是影响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的重要因素,与患者的自我体验密切相关。
王明昊夏铁成李鹏郝建学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主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