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张永辉

张永辉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旁路
  • 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篇心脏
  • 1篇心脏外科
  • 1篇血尿酸
  • 1篇血尿酸水平
  • 1篇肾损
  • 1篇肾损伤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早期
  • 1篇数据分析
  • 1篇尿酸
  • 1篇尿酸水平
  • 1篇旁路移植
  • 1篇球囊
  • 1篇球囊反搏
  • 1篇主动脉

机构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篇张海涛
  • 2篇张永辉
  • 1篇杜雨
  • 1篇郑哲
  • 1篇徐丹青
  • 1篇赵丽
  • 1篇唐跃
  • 1篇杜娟
  • 1篇周宏艳
  • 1篇曹芳芳
  • 1篇王冀
  • 1篇邹亮
  • 1篇聂宇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血尿酸水平与急性肾损伤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评价术后早期血尿酸水平作为预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的风险因子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共纳入阜外医院心外科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行CABG的1306例患者,将患者按术后第1天早晨血尿酸水平的五分位数分为5组,Q1组为尿酸〈195μmol/L(262例),Q2组为尿酸195~236μmoL/L(263例),Q3组为尿酸237~280μmol/L(260例),Q4组为尿酸281~336斗moL/L(261例),Q5组为尿酸〉336μmoL/L(260例)。比较5组间临床资料及术后临床结果,主要终点事件为AKI(RIFLE诊断标准)、AKI≥I期及术后需要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发生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来评估术后早期血尿酸水平作为风险因子预测术后AKI发生的能力,并与术后第1天早晨血肌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入选的1306例患者中,335例(25.65%)术后发生了AKI。校正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后,Q5组的AKI、AKI≥I期及术后CRRT的发生率较其他组均明显升高(P〈0.01)。术后早期血肌酐预测AKI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48(95%CI:0.612~0.683),术后早期血尿酸预测AKI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2(95%CI:0.688—0.755),均P〈0.001,且术后早期血尿酸较肌酐对于预测AKI的发生更为敏感(P〈0.001)。结论术后12h内的血尿酸水平是CABG患者术后AKI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有助于早期识别发生AKI的高风险患者。
徐丹青杜娟郑哲唐跃邹亮张永辉张海涛
关键词:尿酸冠状动脉分流术急性肾损伤
心脏外科围手术期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的相关并发症及危险因素:附12年单中心数据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分析心脏外科围手术期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寻找其相关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7年1月12年间阜外医院心脏外科围手术期行IABP辅助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IABP相关并发症将患者分为两组,收集患者入院一般情况、术前合并症、术中及术后情况、IABP植入时间及辅助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缺血、出血、血管损伤、IABP失功)等。通过logistic回归法分析IABP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2年间共入选522例植入IABP患者,男性388例,女性134例;年龄(61.79±9.35)岁;发生IABP相关并发症25例,发生率为4.79%;院内死亡87例,总体病死率为16.67%,无IABP相关死亡。与无并发症组比较,有并发症组患者女性占比大(40.00%比24.95%),年龄≥65岁者多(80.00%比38.03%),体重指数大(kg/m2:25.45±13.71比22.95±3.45),糖尿病比例高(44.00%比26.76%),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的比例高(20.00%比5.03%),IABP辅助时间长(h:134.4±90.3比109.8±89.1,均P〈0.05),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前、术中、术后植入IABP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0%(3/91)、5.46%(10/183)、4.84%(12/248),χ2=0.629,P=0.730〕。植入IABP后出现局部出血14例(2.68%),无严重出血需要输血的病例;出现下肢缺血9例(1.72%);1例(0.19%)严重血管损伤出现腹膜后出血,手术修复后好转;IABP球囊漏血1例(0.19%),撤除后再次植入反搏良好。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优势比(OR)=2.320,95%可信区间(95%CI)=1.011~1.806,P=0.047〕、糖尿病(OR=2.281,95%CI=1.016~5.120,P=0.026)、同时行ECMO辅助(OR=4.341,95%CI=1.240~15.196,P=0.040)为IABP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ABP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穿刺局部出血和肢体缺血是其常见
周宏艳张永辉杜雨曹芳芳王冀赵丽聂宇张海涛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并发症心脏外科围手术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