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强
-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省动物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延髓腹外侧区的神经通路及其功能被引量:2
- 2008年
- 延髓腹外侧区有广泛的传入传出联系,在调节血压、呼吸、疼痛以及内脏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简要叙述了延髓腹外侧区的传入传出神经纤维联系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
- 张春岩郝强张宇鹏管振龙
- 关键词:延髓腹外侧区神经通路
- 孕期低强度游泳运动对哺乳期过度喂养子代肥胖大鼠下丘脑弓状核食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究孕期低强度游泳运动对哺乳期过度喂养子代肥胖大鼠(OF大鼠)下丘脑弓状核食欲调控肽异常表达水平的影响,为预防围产期过度喂养型肥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80只SD雌性大鼠妊娠后第3天,随机选取22只母鼠孕期低强度游泳运动至分娩结束(10min/day,6days/week)。母鼠分娩后第2天随机将每窝仔鼠喂养数目调整为4只和10只,断乳后最终获得实验分组为孕期安静+哺乳期正常喂养模型对照组(CNC1,n=8)、孕期安静+哺乳期过度喂养断乳后OF对照组(CSC1,n=8)和孕期低强度游泳运动+哺乳期过度喂养断乳后OF组(ESC1,n=8)。禁食后次日取材,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下丘脑弓状核NPY、POMC和LRb mRNA表达;放射免疫法测血清胰岛素和瘦素;酶化学法检测血清血糖和血脂。结果:ESC1组的体重、Lee指数、血瘦素、血胰岛素、血糖、IGR、TG和TC与CSC1组相比无显著降低(P>0.05);CNC1组下丘脑弓状核POMC和NPY mRNA水平均显著低于CSC1组(P<0.01),而CNC1组下丘脑弓状核LRb mRNA水平显著高于CSC1组(P<0.01);ESC1组下丘脑弓状核POMC mRNA显著高于CSC1组(P<0.01),NPY和LRb mR-NA水平与CSC1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孕期低强度游泳运动和哺乳期过度喂养均可对子代大鼠下丘脑弓状核POMC mRNA表达产生可塑性的影响,但是孕期低强度游泳运动对OF大鼠过度进食诱发的肥胖表型无显著预防效果。
- 高峰何玉秀郝强牛凌坤金凤霞
- 关键词:孕期低强度弓状核
-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7年
-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UPR^(mt))作为新发现的细胞内应激机制,直接影响老化、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UPR^(mt)是线粒体为了维持其内部蛋白质的平衡,启动由核DNA编码的线粒体热休克蛋白和蛋白酶等基因群转录活化程序的应激反应.深入探究UPR^(mt)的作用机制对阐明老化和线粒体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的诱导因素、线虫和哺乳动物细胞中最新的未折叠蛋白应激反应的信号传导通路、调控因子、具体作用机制以及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与衰老、免疫等疾病的联系,旨在为这些疾病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治疗靶点.
- 樊玉梅郝强刘思颖常彦忠段相林谭克
- 关键词:线粒体疾病
- 早期游泳运动对过度喂养肥胖大鼠内脏脂肪积累和食欲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究早期游泳运动对哺乳期过度喂养肥胖大鼠(OF大鼠)内脏脂肪积累和食欲相关蛋白表达的长期影响,为运动防治哺乳期过度喂养型肥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80只SD大鼠妊娠后第3天,随机选取22只母鼠孕期低强度游泳运动至分娩结束(10 min/day,6days/week),其余安静至分娩。全部母鼠分娩后第2天随机调整每窝子鼠喂养数目为4只或10只,断乳后按体重配比随机抽取8只OF大鼠进行7周递增游泳运动,其余大鼠7周安静至取材。最终获得实验分组为,孕期安静+断乳后7周安静正常喂养对照组(CNC2,n=8)、孕期安静+断乳后7周安静OF组(CSC2,n=8)、孕期游泳运动+断乳后7周安静OF组(ESC2,n=8)和孕期游泳运动+断乳后7周游泳运动OF组(ESE1,n=8)。禁食后次日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下丘脑弓状核NPY和POMC蛋白表达,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insulin、leptin;酶化学法检测血糖和血脂;流式细胞术检测腹后壁脂肪细胞凋亡指数和脂肪细胞数目。结果:1)体成分和摄食量:整个幼龄期ESC2组体重、内脏脂肪垫重和摄食量与CSC2组相比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ESE1组的体重、内脏脂肪垫重均显著低于CSC2组(P<0.05)。2)血清指标:ESC2组的血清学指标与CSC2组相比差异均不具显著性(P>0.05);ESE1组FINS、IGR、leptin和TG指标均显著低于CSC2组OF大鼠(P<0.05)。3)食欲肽:ESE1组下丘脑弓状核NPY和POMC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CSC2组(P<0.01);ESC2组和CSC2组NPY和POMC蛋白表达量相比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4)脂肪细胞指标:与CSC2组相比,ESE1组腹后壁脂肪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升高(P<0.01),脂肪细胞数目则显著降低(P<0.01);ESC2组腹后壁脂肪细胞凋亡指数和细胞数目与CSC2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单纯孕期低强度游泳运动对哺乳期过度喂养型肥胖大鼠没有长期改善效果,孕期结合断乳后7周的早期游泳运动具有改善哺乳期过度喂养型大鼠肥胖的效果�
- 高峰何玉秀郝强牛凌坤
- 肥胖对男青年血流动力学运动反应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究肥胖对血流动力学运动反应的影响,为肥胖相关心血管疾病的运动监控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体重正常和肥胖男青年各10名,连续采集运动前后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BP、HR、DP、SI、CI)和指端血流动力学参数(K′、VDF、VCF、PCII、VCTI)进行分析。结果:肥胖青年男性运动前的SBP、rHR和rPCII明显高于体重正常者;运动后eSI和eCI明显低于体重正常者;运动后eK′和ePCII明显高于体重正常者。相关分析表明,Fat%与rSBP、rHR、eSI、eCI、eK′和ePCII密切相关;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和指端血流动力学指标间的偏相关分析表明,rPCII与rHR、eK′和eCI、ePCII和eCI密切相关。结论:肥胖会引发青年男性运动前后指端血流动力学改变。运动前后系统血流动力学和指端血流动力学指标间具有相关性,提示指端容积血流脉搏波参数有望成为运动心血管机能监测的新指标。
- 高峰崔文丽郝强马宝玲张海峰何玉秀
- 关键词:肥胖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