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欣

作品数:17 被引量:14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肠癌
  • 6篇基因
  • 5篇大肠
  • 5篇大肠癌
  • 4篇蛋白
  • 4篇蛋白质
  • 4篇突变
  • 4篇基因突变
  • 4篇白质
  • 4篇SARS
  • 3篇多基因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尸检
  • 3篇尸检组织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3篇结直肠
  • 3篇结直肠癌
  • 3篇癌转移

机构

  • 17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浙江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李欣
  • 14篇丁彦青
  • 5篇康伟
  • 5篇王慧君
  • 5篇耿舰
  • 5篇张进华
  • 4篇杨玉芳
  • 4篇李祖国
  • 4篇申洪
  • 4篇赵培冉
  • 4篇梁莉
  • 4篇陆药丹
  • 4篇肖军
  • 4篇蔡俊杰
  • 3篇张庆玲
  • 3篇贺莉
  • 3篇杨磊
  • 3篇黄仲曦
  • 3篇张文丽
  • 2篇孙青

传媒

  • 5篇第一军医大学...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检验...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第二届中华医...
  • 1篇中华医学会病...

年份

  • 1篇2005
  • 6篇2004
  • 7篇2003
  • 2篇2000
  • 1篇199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的建立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建立血清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2-DE)技术。方法对血清蛋白质2-DE的各种条件进行调整、优化。结果建立了稳定的2-DE技术。结论已建立的血清蛋白质2-DE技术,将为进一步开展疾病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基础。
李雪华李欣丁彦青
关键词:血清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
应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克隆人大肠癌转移相关新基因
2004年
目的 克隆新的大肠癌转移相关基因,为进一步阐述大肠癌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线索。方法 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以1对来自同一亲本、转移能力不同的大肠癌细胞株SW620和SW480为研究对象,构建2种大肠癌转移促进基因和转移抑制基因的cDNA消减文库。随机挑取文库克隆进行差异筛选,对所得的差异片段进行测序和同源性分析,利用Northern Blot对新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验证。结果 两种消减文库分别含有235和232个白色克隆,90%以上的白色克隆含有插入片段。随机挑取约200个阳性克隆进行差异筛选。共获得29个差异片段。测序及同源分析发现15个为未知基因,GenBank登陆号为CD485499-CD485513。其中与5号染色体序列同源的基因有6个。结论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是筛选、克隆大肠癌转移相关新基因的有效手段;5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多个与大肠癌转移相关的新基因位点;筛选到的新基因片段为进一步克隆其全长、研究基因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梁莉丁彦青李欣杨玉芳肖军张进华赵培冉
关键词:基因大肠癌肿瘤转移抑制消减杂交
SARS继发曲菌感染死亡1例临床病理学观察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死因和病变特征。方法 常规HE染色 ,组织化学Macchiavello法、MSB、网状纤维、PAS染色法进行观察。结果 SARS增生修复期改变 ;继发性肺曲菌病伴双肺广泛化脓性炎 ,严重的肺组织破坏 ,肺水肿 ,肺出血 ,气管、支气管、小支气管血液吸入 ;霉菌性败血症伴全身器官播散性、多发性曲菌性脓肿、局部组织坏死及出血伴纤维素性坏死性血管炎、血栓及霉菌菌栓形成 ;免疫器官抑制 :脾红髓及白髓等淋巴组织严重减少 ,淋巴组织灶状坏死 ;纤维组织增生 ;淋巴结淋巴滤泡减少 ,生发中心消失 ,间质纤维化 ;骨髓粒细胞系、巨核细胞系减少 ,红细胞系灶状增生。结论 患者死于免疫功能抑制继发感染性多器官衰竭。提示对SARS的皮质激素治疗要适时视情慎用。
王慧君丁彦青徐军杨磊张文丽李欣耿舰申洪蔡俊杰李学锋康伟吴正蓉赵菲钟南山
关键词:SARS曲菌感染病理学观察皮质激素
原位杂交检测尸检组织中SARS-CoV RNA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从分子水平检测急性重症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病变组织中SARS病毒(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 SARS-CoV)的存在和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因SARS死亡患者的肺、脾脏、淋巴结、垂体、胰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胃肠道、皮肤、脑、肝、肾、血管、四肢横纹肌组织、骨髓、心脏、卵巢、子宫和睾丸等组织的SARS-CoV RNA的表达和定位。结果尸检组织多部位(包括肺泡上皮细胞、气管及支气管浆液腺上皮细胞、肺内单核/巨噬细胞、脾脏和淋巴结的单核/巨噬细胞、胰腺腺泡细胞、垂体嗜酸性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甲状旁腺嗜酸性细胞、食道鳞状上皮、胃肠道上皮细胞及胃粘膜壁细胞、皮肤汗腺细胞、大脑神经元细胞、肝细胞、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骨髓早幼粒细胞及小静脉内皮细胞)SARS-CoV RNA阳性。结论SARS-CoV可侵犯全身多种器官;SARS-CoV在机体的分布情况与冠状病毒受体CD13分布相似;皮肤汗腺、消化道上皮及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SARS-CoV RNA阳性对确定SARS传播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张庆玲丁彦青候金林贺莉黄仲曦王慧君蔡俊杰张进华张文丽耿舰李欣康伟杨磊申洪李祖国韩惠霞陆药丹
关键词:原位杂交尸检组织SARS
SARS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在SARS尸检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16
2003年
目的观察SARS死者的尸检组织中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存在与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例尸检标本肺、脾脏、淋巴结、脑、垂体、心、肝、肾、胰腺、气管、食道、胃肠道和骨髓等组织的SARS-CoV N蛋白。结果肺泡上皮、肺、脾、淋巴结内浸润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脑神经元、肝细胞、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胰腺腺泡细胞、垂体嗜酸细胞、甲状旁腺嗜酸性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气管及支气管浆液腺上皮细胞、食道粘膜鳞状上皮、胃肠道柱状上皮细胞及胃壁细胞、骨髓早幼粒细胞及小静脉内皮细胞等细胞质内SARS-CoV N蛋白单克隆抗体均为阳性。结论SARS-CoV可侵犯全身多种器官和组织。SARS-CoV N蛋白单克隆抗体在胃肠道、肾远曲小管及汗腺细胞内的阳性表达,对研究SARS-CoV传播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贺莉丁彦青车小燕张庆玲黄仲曦王慧君申洪李祖国蔡俊杰张进华耿舰李欣张文丽韩慧霞康伟杨磊陆药丹
关键词:SARS冠状病毒尸检组织SARS-COV
运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图像软件分析TPA处理NIH3T3细胞前后的蛋白质表达谱差异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建立及优化聚丙烯酰胺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并应用图像软件分析伏波醇酯(TPA)刺激前后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系的蛋白质差异表达,为进一步鉴定与TPA生物学作用有关的蛋白质奠定基础。方法分别提取TPA处理前后的NIH3T3细胞总蛋白质,经双向电泳,硝酸银染色后用软件分析显示两者蛋白质的差异表达。结果软件分析显示TPA刺激前后的细胞蛋白质有明显的差异表达。结论高质量的双向电泳设备、熟练的电泳操作和图像处理技能是寻找稳定可信的功能蛋白质的必要条件。
沈新明江培洲黄华李欣姚开泰
关键词:凝胶电泳NIH3T3细胞蛋白质表达谱
散发性大肠癌多基因突变与肠道内环境因素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肠道内环境中因素与散发性大肠癌多基因突变关系。方法 :对 10 6例散发性大肠癌患者进行多基因突变和肠道内环境中有关指标 (以粪便为标本 )的测定 ,并进行流行病学的病例 -病例研究分析。结果 :10 6例散发性大肠癌患者中APC (MCR) ,K -ras(12 / 13 )及P5 3 (5 / 6,7,8)突变率分别为 3 1.19%(3 2 / 10 6) ,3 7.74% (4 0 / 10 6)及 3 9.62 % (4 2 / 10 6)。散发性大肠癌患者p5 3 2 49密码子突变占 p5 3总突变的42 .86% (18/ 42 ) ;肠道内粪胆汁酸 (OR =1.92 80 ,P =0 .0 0 5 2 ) ,Mg2 +(OR =0 .2 871,P =0 .0 12 1)和Ca2 +(OR=0 .0 65 9,P =0 .0 3 0 7)进入多因素logistic模型 ;吸烟指数和肠道内胆汁酸与 p5 3 2 49密码子突变相关。结论 :散发性大肠癌确实普遍存在有多种基因的突变 ,肠道内高胆汁酸可能是散发性大肠癌相关基因突变的重要危险因素 ,肠道内Ca2 +和Mg2 +可能为保护性因素 ;广东地区散发性大肠癌 p5 3基因突变有一定特点 。
李欣丁彦青张进华姚成
一种高通量筛选结直肠癌转移相关cDNA文库的方
2004年
梁莉丁彦青李欣杨玉芳肖军张进华赵培冉
关键词:癌转移结直肠癌高通量筛选NORTHERN印迹抑制消减杂交技术CDNA文库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原体检测及临床病理学观察被引量:89
2003年
目的 研究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利用3例尸检材料为观察对象,全部材料经常规HE染色,肺组织部分标本经组织化学Macchiavello法(病毒包涵体染色)、网状纤维、PAS染色;免疫组织化学;超薄切片及染色;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3例均以高热为首发症状,继而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肺部阴影;肺部病变:双肺广泛性实变;灶性出血,坏死,脱屑性肺泡炎及支气管炎,肺泡腔内充满增生脱落的肺泡上皮及渗出的蛋白、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肺透明膜形成,部分肺泡腔内、渗出物机化呈肾小球样机化性肺炎改变,肺泡上皮细胞内可见病毒包涵体;免疫器官损伤:脾脏淋巴组织大片状坏死,淋巴结灶性坏死。骨髓造血组织抑制;全身小血管炎:心、肺、肝、肾、肾上腺、横纹肌间小静脉周围及血管壁水肿,灶性纤维素样坏死,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部分小静脉有血栓形成;全身中毒性改变:肺、肝、肾、心、肾上腺实质细胞变性,坏死。肺组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群集的病毒颗粒。结论 本病是一种全身多器官损伤性疾病,肺部及免疫系统是病毒主要作用的靶器官,肺部广泛性实变,大量透明膜形成,呼吸窘迫及免疫功能低下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丁彦青王慧君申洪李祖国耿舰韩慧霞蔡俊杰李欣康伟翁德胜陆药丹姚开泰
关键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原体冠状病毒传染病非典型肺炎
人大肠癌转移相关基因片段的筛选和鉴定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初步筛选和鉴定大肠癌转移相关基因,阐述大肠癌转移的分子机制. 方法: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在一对来自同一亲本、转移能力不同的人大肠癌细胞株SW620和SW480间,已成功构建了人大肠癌转移促进基因和转移抑制基因的两个cDNA消减文库.从以上两个文库中随机挑取约200个菌液PCR片段,利用Differential screening(DS)方法筛选真正差异表达的cDNA片段,之后通过Northern blot对部分差异cDNA 片段的DS筛选结果进行验证.最后对筛选出的差异cDNA 片段进行测序和同源检索,分析其性质并初步探讨其在大肠癌中转移中的可能机制. 结果:约200个菌液PCR片段经过DS筛选后,共获得29 个真正差异表达cDNA片段,利用Northern blot对其中4 种cDNA片段的表达情况进行验证,结果与DS筛选一致. 然后对29个差异cDNA片段进行测序和同源性分析,得到25个差异表达基因,10个为已知基因,其中5个基因在高转移细胞株SW620中差异表达,可能有促进转移的作用, 包括热休克蛋白10(heat shock protein10,HSP10)、细胞色素氧化酶Ⅱ(cytochrome C oxidaseⅡ,COXⅡ)、有丝分裂调控蛋白dis3人同源物(mitotic control protein dis3 homolog, DIS3)、骨骼肌α1-肌动蛋白(skeletal muscle actin alphal, ACTA1)及血浆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另外5个基因的表达仅见于在SW480低转移细胞株,具有潜在的转移抑制作用,包括egl nine homolog 2(EGLN2)、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A(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A,EIF4A)、人细胞色素氧化酶Ⅲ的类似物(similar to cytochrome c oxidase Ⅲ,COXⅢ)、谷胱甘肽S转移酶3(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mu 3,GSTM3)及线粒体DNA (mitochondrion DNA,mtDNA).10个已知基因基本上是一些与细胞生长分化、代谢合成、转录、凋亡及信号转导等相关的基因.除DIS3和SAA外,其余基因与大肠癌转移的关系在本研究中首次被报道.此外,还筛选到15�
梁莉丁彦青李欣杨玉芳肖军张进华赵培冉
关键词:癌转移人大肠癌CDNA片段5号染色体SW480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