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惠龙

作品数:55 被引量:136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8篇农业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8篇中药
  • 6篇三萜
  • 6篇总三萜
  • 5篇黄酮
  • 5篇酚类
  • 4篇血症
  • 4篇药用
  • 4篇脂血症
  • 4篇响应面
  • 4篇响应面法
  • 4篇高脂
  • 4篇高脂血
  • 4篇高脂血症
  • 4篇黑米
  • 3篇代谢
  • 3篇蛋白
  • 3篇蛋白质
  • 3篇蛋白质组
  • 3篇蛋白质组学
  • 3篇稻根

机构

  • 51篇福建中医药大...
  • 11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福建中医学院

作者

  • 55篇徐惠龙
  • 25篇范世明
  • 22篇许文
  • 11篇徐伟
  • 11篇吴水生
  • 9篇王河山
  • 7篇林青青
  • 7篇黄泽豪
  • 6篇杨志坚
  • 5篇杨成梓
  • 4篇刘小芬
  • 4篇吴婷婷
  • 3篇褚克丹
  • 3篇黄鸣清
  • 3篇林羽
  • 2篇程租锌
  • 2篇郭玉春
  • 2篇魏艺聪
  • 2篇林津晶
  • 2篇梁一池

传媒

  • 3篇中国民族医药...
  • 3篇福建中医药大...
  • 2篇福建农业学报
  • 2篇海峡药学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中国现代中药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北方药学
  • 1篇药学学报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福建中医药
  • 1篇福建农业科技
  • 1篇福建中医学院...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光明中医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 1篇亚热带植物科...
  • 1篇中药材

年份

  • 10篇2024
  • 6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酶辅助提取畲药三叶青总三萜的工艺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确定酶辅助优化畲药三叶青总三萜提取工艺参数。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三叶青总三萜进行测定,以总三萜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酶的种类、酶解pH值、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为考察因素,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三叶青总三萜提取工艺。结果:酶解提取三叶青总三萜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纤维素酶添加量为2.5%、酶解温度为45℃、酶解时间为90 min、酶解pH值为5。在此工艺条件下,经放大验证试验,三叶青总三萜提取率为(2.74±0.07)%,RSD为2.17%。结论:正交实验优化的酶辅助提取三叶青总三萜工艺参数合理,可为三叶青三萜类成分的提取利用提供参考。
林瑶徐惠龙许文范世明褚克丹徐伟
关键词:三萜正交试验
磷高效水稻根系响应低磷胁迫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为了揭示磷高效吸收型水稻应答低磷胁迫的分子机制,本文IR71331为供试材料,通过水培试验,采用双向电泳分离该水稻在不同磷浓度下生长3d和6d的根系蛋白质,借助Melanie 4软件和人工比对对所得的电泳图谱进行分析,共...
郭玉春徐惠龙陈芳育郭陞垚梁义元梁康迳林文雄
文献传递
福建单叶蔓荆不同种苗繁育方式比较被引量:3
2015年
福建单叶蔓荆主产于莆田、厦门、漳州等地的沿海滩地堤岸,花期7-10月,果期10月。产于长乐、福州等地的单叶蔓荆花期7月,果期7-9月。单叶蔓荆的药材来源主要为野生资源,随着野生资源减少和用药需要的增加,开展人工栽培、建立人工栽培新技术,成为药材生产的迫切任务。
王河山刘小芬徐惠龙杨成梓
关键词:单叶蔓荆繁殖方式萌发率扦插
三叶青转录组测序及其糖基转移酶的分析
2024年
目的:采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对三叶青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其序列进行功能注释,从中找出与黄酮苷类代谢相关的糖基转移酶,为三叶青的分子育种、糖基转移酶资源开发等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Illumina HiSeq 4000测序仪对三叶青的转录组进行分析。利用Trinity组装软件进行三叶青转录组De novo组装。利用Blast 2 GO软件将基因序列与功能数据库,包括Nr数据库、GO数据库、KOG数据库、Swiss-Prot数据库、KEGG数据库进行对比,获得其注释分析信息,分析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序列特征。结果:三叶青样品测序后进行基因组装,共得到229003条序列,所得序列最长长度为17232 bp,最小长度为201 bp,平均长度为536 bp,碱基的数量总和占总的碱基数量的41.82%,N 50为769 bp。经过注释,有注释信息的Unigene得到了125101个,被注释到的Unigene最多数量的数据库是Nr数据库,有123549条,其次是GO数据库。与黄酮代谢相关通路有4条,共760有个基因与黄酮合成相关,其中注释到的糖基转移酶,分别是藏花酸葡萄糖基转移酶、花青素3-O-糖苷5-O-葡萄糖基转移酶、松柏醇乙醇葡糖基转移酶。结论:本文对三叶青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并对其序列进行功能注释,并挖掘出其中三种黄酮苷相关的糖基转移酶,为三叶青的分子育种、糖基转移酶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利用提供参考价值。
林婧洪玉燕周罗静徐惠龙黄泽豪范世明
关键词:转录组测序糖基转移酶
福建省部分中医院2007—2009年中药饮片使用现状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1市场调研目的 中药饮片作为我国中药产业的3大支柱之一,是中医辨证施治的物质基础,也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其炮制质量的好坏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直接影响到中医临床疗效。国家和各省市先后制定了《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其目的在于提高中药饮片的生产质量,保证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有效。
林青青王河山吴水生徐惠龙
关键词:中药饮片
基于CiteSpace软件的绞股蓝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绞股蓝的研究现状,以发现其研究热点及变化趋势,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中199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绞股蓝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5.7.R5软件对文献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内容构建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筛选纳入中文文献2491篇、英文文献510篇。中、英文文献发文量总体呈波浪式上升趋势;研究机构和作者的共现知识图谱显示,研究机构和作者主要集中在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论文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分别是谭华炳和朴香兰;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机构间合作较少;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显示“绞股蓝总皂苷”、“绞股蓝皂苷”、“绞股蓝多糖”关键词中心性排在前3位。中英文文献分析显示绞股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理作用和临床实验等方面,成分分析、药效物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开发利用是今后的研究热点。结论目前绞股蓝的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科学合作网络分布松散,未来作者、研究机构之间需跨团体、跨区域增强团队间交流合作,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温秀萍蔡煜娟徐惠龙许文范世明徐伟林羽
关键词:绞股蓝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
不同光照强度对三叶青生长发育及其总黄酮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三叶青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筛选三叶青最佳光照条件。方法:选用“闽选1号”三叶青扦插苗移植于大棚中,用黑色遮阳网遮阴后光照强度分别为自然光照的5%~10%、20%~30%、30%~45%,每隔45 d进行测定和取材,共8次;叶绿素计测定叶绿素相对含量,以芦丁为对照,在波长500 nm测定三叶青藤茎、叶及块根的总黄酮含量。结果: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三叶青地上部生物量与叶绿素的含量逐渐降低,而地下部生物量与块根中总黄酮含量逐渐上升,表明荫蔽环境有利于三叶青地上部的生长,而适度增加光照强度有利于三叶青块根的发育及总黄酮的累积。结论:透光度20%~30%的条件较适合三叶青的生长发育和黄酮类成分的累积。
徐惠龙刘江明范小芳许文范世明
关键词:光照强度生物量总黄酮
一种三叶青叶片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叶青叶片的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采收的新鲜三叶青叶片置于水中进行漂洗,并去除杂质,沥干,得到半成品;(2)将半成品放入烘干设备中,层间距为150‑300mm,叶片平铺厚度不超过20mm,设...
徐惠龙许文范世明林绵发杨楠洪玉燕潘梦婷
红蓝光补光对三叶青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2024年
探讨红光和蓝光补光影响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光合作用及其调控机制,为筛选三叶青合适的光照条件提供参考依据。以三叶青种苗为试材,以白光为对照,测定在红、蓝光补光的三叶青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其净光合速率变化,并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红、蓝光补光的三叶青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高于白光,且蓝光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组装共获得73 598条Unigenes,其中注释差异表达Unigenes(DEGs)1831条,在三叶青光合作用相关通路中共鉴别出30个DEGs,包含20种酶。红、蓝光补光可以增加三叶青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且蓝光效果最佳,初步揭示红、蓝光调控三叶青光合作用的分子机制,为改进三叶青的野生驯化与人工栽培奠定基础。
洪玉燕杨楠潘梦婷林绵发许文徐惠龙范世明
关键词:转录组光合作用差异表达基因
基于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价三叶青叶的采收期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考察不同时期三叶青叶中酚类成分的变化规律,结合生物量探讨三叶青叶的最佳采收期。方法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牡荆苷、异牡荆苷、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素鼠李糖苷、异牡荆素鼠李糖苷、荭草素鼠李糖苷、异荭草素鼠李糖苷、绿原酸、隐绿原酸和新绿原酸11种酚类成分含量的方法;应用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价三叶青叶的最佳采收期。结果11种成分含量基本在3~5月份含量最高,生物量在5~11月份较大;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价显示三叶青叶采收期为5月份最优,6、4、7月份次之。结论三叶青叶采收期为4~7月份为佳。
杨楠洪玉燕潘梦婷许文徐惠龙范世明
关键词:黄酮类酚酸类采收期熵权TOPSIS法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