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新会

作品数:59 被引量:294H指数:1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佑安肝病/艾滋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4篇肝炎
  • 24篇乙型
  • 23篇乙型肝炎
  • 18篇病毒
  • 14篇慢性
  • 11篇肝炎病毒
  • 10篇慢性乙型
  • 10篇慢性乙型肝炎
  • 10篇肝炎患者
  • 9篇乙型肝炎病毒
  • 9篇基因
  • 7篇多态
  • 7篇免疫
  • 7篇急性呼吸
  • 6篇严重急性
  • 6篇严重急性呼吸
  • 6篇综合征
  • 6篇细胞
  • 6篇呼吸综合征
  • 5篇严重急性呼吸...

机构

  • 58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北京地坛医院
  • 3篇解放军第30...
  • 2篇安阳市第五人...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医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药品生物...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59篇郭新会
  • 12篇勾春燕
  • 12篇李卓
  • 11篇金荣华
  • 11篇张可
  • 10篇李雪梅
  • 8篇李辉
  • 8篇刘英
  • 8篇李俊红
  • 7篇胡中杰
  • 7篇赵春惠
  • 7篇徐斌
  • 7篇李秀惠
  • 7篇梁连春
  • 7篇惠威
  • 7篇郎振为
  • 7篇金瑞
  • 6篇单晶
  • 6篇胡建华
  • 5篇高冀荣

传媒

  • 5篇临床肝胆病杂...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北京医学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9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1篇1997
  • 2篇1996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77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的疗效.方法:对接受中西医结合或单纯西药治疗的77例SARS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1)中西医组37例,西医组40例;其中51例患者在急性期,26例在恢复期.(2)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急性...
赵春惠梁连春胡建华李雪梅武聚山李秀惠张可金荣华勾春燕胡中杰叶军扬宇郭新会
关键词:急性呼吸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胸部影像
文献传递
77例SARS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4
2003年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对 77例接受中西医结合或单纯西药治疗的 SARS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中西医组 37例全部恢复正常出院 ;西医组 4 0例死亡 1例 ,39例恢复正常出院。西医组急性期 2 7例治疗 7d后 T淋巴细胞 CD+ 4由 (497± 2 6 2 )个 / μl下降到 (377± 190 )个 /μl,而中西医组 2 4例 T淋巴细胞 CD+ 4由 (5 84± 4 4 0 )个 /μl上升到 (6 6 2± 316 )个 /μl,差异显著 (P<0 .0 5 )。西医组 6例急性期平均 X线胸片基本吸收时间为 (18.4± 8.2 ) d,比中西医组 2 2例 (16 .2±8.8) d慢约 2 d。西医组 11例由重型转为轻型平均时间为 (10 .9± 3.4 ) d,比中西医组 12例 (9.3± 3.8) d慢约1d。西医组 2 0例平均激素总用量为 (132 5± 6 2 3) mg,略少于中西医组 15例平均 (14 0 0± 6 85 ) m g;第一次减量平均时间西医组为 (8.1± 3.8) d,比中西医组平均 (6 .4± 3.7) d长 2 d,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 ,中西结合治疗能加快患者免疫功能恢复 ,促进肺部炎症的吸收 ,缩短激素使用时间 ,加速患者的恢复。
赵春惠李秀惠张可金荣华勾春燕胡中杰叶军扬宇郭新会梁连春胡建华李雪梅武聚山
关键词:SARS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乙型和丙型肝炎重叠感染患者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重叠感染患者肝组织中病毒的复制状况和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技术,以抗-HCVNS3、抗-HCVNS5单克隆抗体和抗-HBs、抗-HBc多克隆抗体,检测25例尸检肝组织中HCVAg和HBVAg的分布和表达。结果HB-sAg和HCVNS3Ag同时阳性11例,HBsAg和NS5Ag阳性12例,HBcAg和HCVNS3Ag及HCVNS5Ag阳性各10例。几乎所有单标记染色阳性切片,其双标记染色也阳性。感染HCV或HBV的肝细胞各呈灶性、散在或弥散混杂分布,在重叠感染肝组织中,与HBV复制有关的表达类型,如HBsAg膜、浆型和HBcAg浆型以及HCVNS3Ag和HCVNS5Ag的检出例数,同单纯感染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χ2=0.154及0.198,P>0.05)。结论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在重叠感染时,两种病毒在肝组织内可能不存在互相干扰和抑制。
郎振为孟忻郭新会胡青李俊强张士杰
关键词: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免疫组化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肝源性糖尿病糖代谢异常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HBV相关的肝源性糖尿病糖代谢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机制。方法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组(简称慢肝组)及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组(简称肝硬化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联合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肝硬化组空腹血糖、30 min、60 min血糖分别为(6.98±2.75)mmol/L、(11.93±2.98)mmol/L、(15.37±3.67)mmol/L,均明显低于慢肝组、糖尿病组(P<0.01),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硬化组120 min血糖低于糖尿病组(P<0.01)。各时间点三组之间C-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峰值出现的时间基本一致(120 min),均呈低峰延迟曲线。各时间点肝硬化组和慢肝组胰岛素水平的对数值均与糖尿病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前两组水平高于糖尿病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峰值出现的时间基本一致(120 min)。三组之间HbA1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最低,糖尿病组最高。结论 HBV相关的肝硬化患者推荐行OGTT作为糖尿病筛查指标。
惠威徐斌郭新会
关键词:糖尿病碳水化合物代谢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趋化因子的随访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的病理变化特点之一是炎性细胞浸润,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已有的文献报道这些细胞到达炎症组织需要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作用。已有研究证实,趋化因子的异常表达与病毒性肝炎的进程密切相关。高表达的趋化因子可招募大量效应淋巴细胞清除病毒感染的细胞.
王颖李卓惠威陈俊梅殷继明郭新会娄金丽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趋化因子随访分析炎性细胞浸润病理变化单核细胞
传染病学临床见习模式的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传染病学有其自身独特的学科特点,并且这些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传染病学临床见习是传染病学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桥梁,是增加学生感性认识的重要手段,其方式应随着学科特点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改进。本文通过分析传染病学学科的当前特点,总结了传染病学临床见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通过改变临床见习模式,在临床见习过程中加以验证,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张世斌郭新会梁连春孙国平
关键词:传染病学临床见习
重组人干扰素α-1b单药及联合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IFN)α-1b和重组人IFN α-1b联合拉米夫定(LAM)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收集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1例,其中49例为单药治疗组,给予重组人IFN α-1b治疗(50μg/次,隔日1次,肌肉注射),62例为联合治疗组,给予重组人IFN α-1b(50μg/次,隔日1次,肌肉注射)加LAM(100 mg/d,口服)联合治疗,疗程为6~12个月或>12个月.在治疗前、治疗后3、6、9、12、18个月及治疗结束时比较两组患者的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率、HBeAg及HBsAg血清转换率.同时检测LAM的耐药变异情况.采用t检验和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治疗3、6、9、12、18个月后,单药治疗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6.1%、8.2%、14.3%、28.6%、36.7%,联合治疗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1.6%、8.1%、14.5%、29.0%、38.7%,两组比较,x2值分别为1.602、0.000、0.001、0.003、1.500,P值均>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治疗3、6、9、12、18个月后,单药治疗组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率分别为0、8.2、36.7%、53.1%、57.1%,联合治疗组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率分别为30.7%、66.1%、79.0%、83.9%、88.7%,两组比较,x2值分别为25.205、38.150、20.465、12.073、14.459,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单药治疗组,男性患者组和女性患者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4.5%、4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40岁和<40岁的患者的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50.0%、34.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 DNA≥6 log10拷贝/ml和HBV DNA<6 log10拷贝/ml的患者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52.4%、25.0%两组比较,x2=3.87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适当延长疗程有利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血清学的转换;(2)联合治疗组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率高于单药治疗组;(3)单药治疗组中,高HBVDNA载量患者HBeAg血清转换率比低HBV DNA载量�
金瑞郭新会黄建峰刘庄李捍卫王贞彪张斌谢玉民
关键词:干扰素Α拉米夫定
IFN-α 1b治疗核苷(酸)类似物经治未达满意终点的CHB多中心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评估序贯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IFN-α1b)治疗核苷(酸)类似物(NAs)经治HBe Ag阳性CHB患者48周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59例NAs治疗12-36个月HBV DNA检测不到但未发生血清学应答的HBe Ag阳性CHB患者,77例接受序贯联合IFN-α1b治疗48周,82例继续NAs单药治疗48周。基线和治疗期间每12周进行生物化学、病毒学和血清学评估。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48周,试验组HBe Ag低于检测下限和转换率分别为21.74%和20.29%,对照组HBe Ag低于检测下限和转换率分别为5.63%和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38、6.709,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HBs Ag清除率分别为7.25%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5,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病毒学反弹率分别为0%和4.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79,P〉0.05)。无论是试验组还是对照组,HBs Ag基线水平高的患者(〉2000 IU/ml)的HBe Ag血清学转换率高于基线水平低(≤2000 IU/ml)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33、0.147,P〉0.05)。HBs Ag下降幅度与HBe Ag下降幅度具有相关性(r=0.606)。NAs基础治疗时间可能对序贯联合干扰素后的HBe Ag低于检测下限和转换有一定影响,但无论基础治疗时间长短,序贯联合干扰素均可增加HBe Ag应答率。结论序贯联合IFN-α1b有助于提高NAs经治未达满意治疗终点的HBe Ag阳性CHB患者的血清学应答率。
金瑞郭新会徐志强焦成松胡国信
关键词:乙型干扰素Α核苷酸类似物
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77例临床疗效观察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为一新的呼吸系统急性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尚未统一。为了探索治疗SARS的有效方...
赵春惠李秀惠张可金荣华勾春燕胡中杰叶军杨宇郭新会梁连春胡建华李雪梅武聚山
文献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治疗后肝组织学的改变
2003年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已被广泛用于临床,本研究旨在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拉米夫定治疗1年后的肝组织学改变.
金荣华郎振为姚光弼郭新会
关键词:拉米夫定肝组织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