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晋艳

作品数:29 被引量:79H指数:6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山西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领域

  • 15篇建筑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混凝土
  • 4篇免烧
  • 4篇缓释
  • 4篇缓释型
  • 4篇成球
  • 4篇成球机
  • 3篇数值模拟
  • 3篇接触面
  • 3篇介质
  • 3篇轨道板
  • 3篇钢渣
  • 3篇值模拟
  • 2篇养护
  • 2篇正交
  • 2篇正交试验
  • 2篇直剪
  • 2篇直剪试验
  • 2篇砂石
  • 2篇试模
  • 2篇水胶

机构

  • 25篇山西大学
  • 9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装备指挥技术...
  • 1篇国网山西省电...
  • 1篇中铁三局集团...
  • 1篇郑州工程技术...

作者

  • 28篇刘晋艳
  • 4篇易成
  • 4篇王涛
  • 4篇刘宏
  • 3篇巩天真
  • 3篇常建峰
  • 2篇王长军
  • 2篇刘秀元
  • 2篇李志兵
  • 1篇赵海燕
  • 1篇马志斌
  • 1篇朱翔
  • 1篇曹毅
  • 1篇左建平
  • 1篇刘燕
  • 1篇路广军
  • 1篇田钰靖
  • 1篇廖洪强
  • 1篇张宇婷
  • 1篇马宏强

传媒

  • 3篇电力学报
  • 2篇新型建筑材料
  • 2篇铁道建筑技术
  • 2篇中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洁净煤技术
  • 1篇安徽建筑
  • 1篇岩土力学
  • 1篇铁道工程学报
  • 1篇建筑材料学报
  • 1篇水利与建筑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配合比设计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是一种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耐久性、高经济性及稳定性等特点,其性能相较于普通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更具优越性。目前国内RPC混凝土只用于一些小型构件,如铁路人行道步板、市政下水井盖等,在大型构件领域尚属空白。本次针对RPC混凝土应用于桥梁工程进行试验研究,在基本配合比基础上,根据试验结果不断优化调整,得出满足工程要求的活性粉末混凝土(RPC)配合比;基于RPC混凝土养护温度、龄期、外加剂掺量、水胶比、砂胶比、硅灰掺量和钢纤维掺量等因素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影响规律进行研究,以期为活性粉末混凝土应用提供参考。
刘秀元宋荣方刘晋艳
关键词:配合比和易性
一种免烧自然养护缓释型人造骨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用人造骨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为解决天然砂石资源短缺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免烧自然养护缓释型人造骨料,由A粉料和B溶液在成球工艺下制备而成,具体制备方法为:(1)按照A粉料配方配料,经混料机混合均匀得到A...
李宪军刘宏王涛刘瑞瑞李由飞刘晋艳
文献传递
一种易脱模混凝土试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脱模混凝土试模,包括有铸铁基座以及试模模体,所述试模模体由硅胶制成,所述铸铁基座设置有多个容置腔,所述试模模体插装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试模模体的内腔与所制作的标准试件尺寸一致,所述容置腔与所述试模模...
杨玟刘晋艳杜璇曹琨贾磊胡昱
两种介质接触面剪切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采用直剪试验研究一体两介质和两体两介质接触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以砂浆和混凝土构造宽度方向一致不同形状因子λ的不规则接触面,用以模拟工程体和地质体的相互作用。根据直剪试验,分析了一体两介质试件和两体两介质试件的破坏状态及应力–位移曲线,得到结论:界面黏结力和正应力对两介质接触面的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形状因子λ在中低等法向力下对于两体两介质接触面的剪切力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高法向应力下接触面的剪切力学性能则由弱介质的强度等因素决定;由于破坏的状态和受力的方式不同,在中低等法向力下,一体两介质的峰值抗剪强度大于两体两介质的峰值抗剪强度;在高法向应力下,恰恰相反。
易成李志兵刘晋艳郝彬左建平
关键词:直剪试验破坏形态
一种易填缝凡士林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提供的一种易填缝凡士林注射器,包括有注射外筒、注射内筒、活塞杆,注射外筒的前端设有注射口,注射口与注射外筒内空间连通,注射口为类等腰三角形结构,注射内筒的前端口可从注射外筒的后端口插入,注射外筒内壁和注射...
郝亚鹏刘晋艳贾光宇范宇馨纪海蒙韩文博杨雨欣
先张CRTSⅢ型轨道板模具制造技术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双向先张CRTSⅢ型轨道板为有挡肩设计,且轨道板在浇筑后无需打磨承轨槽的程序,承轨槽精度全部靠模具制造精度控制,需要轨道板模具具有很高的刚度和制造精度;先张预应力的施加又需要模具具有较高强度。缓和曲线段的轨道板生产时,还需要调整承轨台模具位置使线路曲线地段轨道板承轨槽空间位置符合超高和加宽要求。本文研究了先张CRTSⅢ型轨道板模具各配件加工制造和组装要点,并结合轨道板预制生产过程中的经验,研究了灌浆孔内模和张拉孔内模的优化改进方法。
刘晋艳刘秀元
关键词:定位方式承轨台
半浸泡干湿循环下混凝土硫酸盐腐蚀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研究了水胶比和硅灰掺量对半浸泡干湿循环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并用SEM对浸泡区与干湿交替区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硅灰的掺入有利于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的提高,较大的硅灰掺量应当配合较大的水胶比;掺硅灰的混凝土强度优势在干湿循环后期逐步体现,并且掺量在10%~15%效果较优;半浸泡干湿循环试件的浸泡区局部发生化学侵蚀,生成钙矾石,干湿交替区发生化学物理综合性侵蚀,生成石膏和芒硝,干湿交替区域的腐蚀更严重。
刘晋艳巩天真李强
关键词:硫酸盐侵蚀水胶比硅灰
粉煤灰碱激发制备地质聚合物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23年
由于传统硅酸盐水泥基建材生产过程排放大量CO_(2),近几年以地质聚合物(地聚物)为代表的新型低碳胶凝材料成为研究热点。作为我国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粉煤灰富含硅铝酸盐,通过碱激发制备地聚物可实现粉煤灰大宗消纳。综合论述了粉煤灰的碱激发反应活性评估方法,总结了粉煤灰碱激发反应机理,归纳了粉煤灰类型、激发剂、原料配比和养护制度等关键因素对地聚物形成和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从粉煤灰活性组分评估和碱激发体系元素组成的角度,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粉煤灰的反应活性评价方法主要有Rietveld全谱图拟合法、饱和石灰溶液吸收法和酸碱溶出法。粉煤灰碱激发反应过程可分为解构—重构—凝聚—聚合4个阶段,解构过程中溶出的硅铝比(Si/Al物质的量比)对凝胶结构和材料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不同研究获得的最佳Si/Al物质的量比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关于原料配比、养护制度和凝胶结构等因素对地聚物性能影响研究获得的变化规律并不一致,为粉煤灰碱激发反应机理和地聚物合成研究带来困难,未来应针对不同类别粉煤灰理化特性,建立碱激发体系各元素配比统一的计算方法,为粉煤灰基地聚物合成时统一设计标准奠定理论基础。
孙浩马志斌马志斌刘晋艳路广军
关键词:粉煤灰地质聚合物反应机理影响因素
两介质接触面剪切力学行为试验与数值分析
2010年
采用压剪荷载下的光弹性贴片试验分析两介质接触界面的应力集中和峰值剪应力,并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考虑了界面形貌起伏角数和两介质强度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力集中程度在加载初期随起伏角和强度比值的增加而增强,加载后期呈现相反规律;起伏角的增加不能无限提高峰值剪应力;用光贴片试验和数值模拟结合的手段分析接触面的应力集中具有优势;峰值剪应力随强度比值呈近似线性增长趋势,并经过数值模拟获得两者的关系式。
刘晋艳刘天亮
关键词:数值模拟应力集中
两体接触面剪切力学行为的三维数值分析被引量:18
2008年
研究岩石-岩石节理或混凝土-岩石接触面的力学行为,对于评价岩体的稳定性及工程体与岩基的稳定性有重要的意义。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构建了在宽度方向一致的三维粗糙表面,模拟计算了Bandis等在玄武岩试件上的直剪试验结果,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ANSYS在分析两体剪切力学行为方面的可行性。此外对于有规则起伏的锯齿界面,同样进行了三维直剪试验的数值模拟,获到了不同界面和应力边界条件下的剪切强度,并与Patton剪胀公式理论值进行比较,从理论上再次验证了ANSYS模拟直剪试验的适用性。同时重点分析了直剪试验下的剪切位移曲线、接触面的剪应力分布、剪胀作用;并初步探讨了ANSYS软件自身设定凝聚力对接触面力学性能的影响。
易成王长军刘晋艳郭婷婷
关键词:直剪试验剪切强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