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楠
-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三亚珊瑚礁区珊瑚体内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采用高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三亚典型珊瑚礁区珊瑚体内的16种优控PAHs进行定量分析,初步探讨了不同属珊瑚体内PAHs的分布特征、环数组成及来源,对其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珊瑚体内PAHs总质量分数范围为326.63~894.55 ng·g^(-1)(干质量,下同),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凤凰岛最高(778.03 ng·g^(-1)),鹿回头次之(488.23 ng·g^(-1)),蜈支洲岛最低(396.07 ng·g^(-1));(2)在同一区域,块状珊瑚(滨珊瑚属Porites、盔形珊瑚属Galaxea、牡丹珊瑚属Pavona、蜂巢珊瑚属Favosites和星珊瑚属Montastrea)体内的PAHs质量分数比分枝状珊瑚(杯形珊瑚属Pocillopora和鹿角珊瑚属Acropora)高。其中,滨珊瑚属富集PAHs的能力最强,鹿角珊瑚属和杯形珊瑚属最弱;(3)珊瑚体内的PAHs以低环(2~3环)为主,所占百分比为75%~87%。高环PAHs(4环及以上)在所有珊瑚中均有检出;滨珊瑚属、鹿角珊瑚属和杯形珊瑚属中高环PAHs所占比例高于同地区其他属珊瑚;(4)与海洋贝类相比,珊瑚体内总PAHs质量分数以及高环PAHs在总PAHs中所占的比重更高,这可能与珊瑚自身独特的骨骼结构和生活习性有关;(5)结合不同环数PAHs的相对丰度法和同分异构体比值法对珊瑚体内的PAHs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亚珊瑚礁区珊瑚体内的PAHs污染来源复杂,主要为石油污染和化石燃料、煤炭及生物质的燃烧,推测与三亚市近年来的工业生产、渔业活动及旅游业的发展有关。该研究不仅可为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提供基础信息,而且可以为环境耐受性珊瑚的选育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 项楠刁晓平刁晓平杨婷寒黄炜
- 关键词:多环芳烃
- 珊瑚礁区PAHs分布特征及对珊瑚的毒理效应
- 珊瑚礁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大规模的珊瑚白化事件陆续爆发,不仅造成了珊瑚礁的退化,也严重影响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除了温度和海水酸化,海洋污染物也是影响珊瑚健康...
- 项楠
- 关键词:PAHS珊瑚礁生物富集生物标记物
- 文献传递
- 化学污染物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7年
- 化学污染物是影响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中国沿海地区农业活动、城市工业化以及旅游业发展迅速,珊瑚礁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珊瑚礁生态系统长期处于化学污染物的联合毒性作用下,生态风险日益增加,已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并从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重点介绍了化学污染物对珊瑚的影响,主要包括:(1)珊瑚礁对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有明显的富集作用,可以作为该海域化学污染物污染水平的外在反映;(2)化学污染物对珊瑚幼体的影响程度比成体大;(3)抗氧化酶和特定的功能基因可被用作生物标记物(biomarker)来监测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最后,本文对我国珊瑚礁生态系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建议在典型的珊瑚礁海域进行长期的生态学监测,并结合室内毒理学实验,筛选出敏感的生物标志物,评价珊瑚礁生态系统可能存在的生态风险,为今后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项楠杨婷寒杨婷寒周海龙赵洪伟周海龙
- 关键词:化学污染物珊瑚礁毒性效应生物标志物
- 东寨港表层海水中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被引量:11
- 2016年
-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被广泛关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在环境中难降解、易富集。红树林自然生态系统具有极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是很多鸟类和植物栖息的场所,同时也是海陆交界带重要的污染物收纳场所,因此探讨污染物在其环境中的行为具有很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本研究以海南省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水体为研究对象,在雨季(8月)与旱季(11月)分别采集表层海水样品,采用固相萃取法富集海水中的PAHs,利用超高效液相(UPLC)测定东寨港水体中12个采样点14种PAHs的质量浓度,以探讨PAHs在东寨港红树林表层海水中的分布特征、来源分析,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东寨港红树林湿地表层水体平均总PAHs质量浓度旱季(1 015.27±154.27)^(2 069.07±420.25)ng?L^(-1)明显高于雨季(234.46±114.77)^(683.33±157.03)ng?L^(-1),其中旱季平均质量浓度为(1 490.69±305.02)ng?L^(-1),雨季平均质量浓度为(479.06±152.58)ng?L^(-1)。就单一组分而言,旱季菲(590±176.32)ng?L^(-1)和芴(486.02±248.22)ng?L^(-1)的质量浓度最高,苊(38.95±18.88)ng?L^(-1)的质量浓度较低;雨季萘(175.81±119.83)ng?L^(-1)和芴(151.68±40.6)ng?L^(-1)的质量浓度较高,蒽类和苊质量浓度较低,其余PAHs组分未被检出。应用B[a]A/(B[a]A+Chr),Flu/Pyr及Flua/202等比值法进行来源分析,结果表明东寨港水体PAHs主要源自石油源污染。船坞停靠口及餐饮生活区PAHs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其他样点。PAHs组成成分与其结构相关,其中二环和三环占据了较大比例。此外,运用商值法进行东寨港水体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东寨港水体具有中度生态风险,对水生动植物具有潜在的危害。
- 张禹刁晓平黎平程华民王海花项楠李森楠
- 关键词:多环芳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