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素华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工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政府职能转变的制度空间与制度供应被引量:1
- 2007年
- 政府职能转变①是政府实现从经济发展型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型的转变。我国地方政府,过多地强调政府的经济发展职能,忽视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在目前的制度空间内,会导致公权的滥用或弱化。为顺畅政府的行政行为,须有更多制度供应②,使政府从经济发展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实现政府职能的归位。
- 王海峰郭素华
- 关键词:政府
- 制度理性:和谐社会的政府公共治理选择被引量:2
- 2007年
- 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治理本身是否具有制度理性。在公共治理的主体中,尽管其他组织也能在公共治理中扮演一定角色,但最主要的仍然是政府。现阶段社会不和谐,从治理的角度而言,主要在于政府公共治理的非理性。构建和谐社会的政府选择在于,构建合理的公共服务制度,以制度理性替代非理性化的社会治理,将潜在的制度供给转化为现实的供给。
- 王海峰郭素华
-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共治理政府选择
- 政府公共治理和谐:农村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被引量:1
- 2007年
-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根本在于政府公共治理的和谐。现阶段农村社会不够和谐,从治理角度而言,主要在于政府公共治理的失衡,即政府单纯经济发展型的职能已不能适应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要求。农村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在于,校正政府公共治理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 王海峰郭素华
- 关键词:和谐社会农村和谐社会
- 制度理性:政府公共治理的价值源起被引量:8
- 2007年
- 政府公共治理实现的是政府与非政府利益的平衡,利益博弈过程中的平衡需要制度来规范。公共治理的制度理性应当是以维护第三部门的利益为基点。公共治理的失序,主要在于政府公共治理制度的非理性。构建合理的公共服务制度,以制度理性替代非理性化的社会治理,将潜在的制度供给转化为现实的供给,将有助于政府公共治理价值的实现。
- 王海峰郭素华
- 关键词:公共治理
- 构建和谐社会的公共利益表达机制被引量:2
- 2008年
- 随着我国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利益格局的多元化,社会利益结构间的不同步性和不均衡性日益明显,利益矛盾日趋复杂;转型过程中公共利益表达机制的不足与缺失已成为制约建设和谐社会的瓶颈。构建畅通有序的公共利益表达机制,使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得到协调和规范,避免具有破坏性的利益表达方式,是党和政府代表人民根本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 郭素华
- 关键词: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