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玉华

作品数:12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郑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电法
  • 3篇地质
  • 3篇原位测试
  • 3篇随钻
  • 3篇浅层
  • 3篇物理参数
  • 2篇电法探测
  • 2篇小波
  • 2篇勘探
  • 2篇课程
  • 1篇导线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水位
  • 1篇地下污染
  • 1篇地质勘探
  • 1篇地质雷达
  • 1篇地质类专业
  • 1篇电磁法
  • 1篇电动
  • 1篇电法勘探

机构

  • 12篇河南工程学院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郑州师范学院

作者

  • 12篇谢玉华
  • 8篇张建锋
  • 6篇李恒乐
  • 5篇刘见宝
  • 5篇崔树军
  • 5篇郭士礼
  • 1篇谷保祥
  • 1篇李冰
  • 1篇黄波
  • 1篇马培
  • 1篇王珏
  • 1篇陈涛
  • 1篇刘帅霞
  • 1篇范晓远
  • 1篇赵坤
  • 1篇王文闯

传媒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煤炭技术
  • 1篇工程勘察
  • 1篇河南科技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河南工程学院...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浅层随钻电法探测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浅层随钻电法探测方法和装置。在钻探过程中实施的,且探测的四个接触点都在目标介质上,不需要反演工作,能够直接准确探测目标层的物理参数。此外,由于该方法不需要采取样品,最大限度上保持了探测目标介质的物理状态,属...
张建锋谢玉华郭士礼李恒乐路德萍
文献传递
大学公共选修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以H校为例
2023年
公共选修课程作为大学课程设置的主要类型,是素质教育下,为培育大学生在价值取向、文化精神、品格态度等方面的稳定性,通过学生自主选择及教师科学指导的形式,有意识、有计划组织的课堂活动。若想充分发挥大学公共选修课程的育人作用,需要大学与教师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优化课程教学方法,丰富课程内容,从而保障公共选修课程的质量。基于此,本文以H校为例,研究了大学公共选修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路径,以供参考。
谢玉华赵坤李恒乐王文闯范晓远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程
钻孔水位测量仪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钻孔水位测量仪,包括:支架;绕线盘,所述绕线盘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支架上;电流计,所述电流计设在所述绕线盘上;导线,所述导线缠绕在所述绕线盘上,其中,所述导线的第一端的正极与所述电流计的正极相连且所述导线的...
张建锋谢玉华谷保祥郭士礼李恒乐崔树军路德萍
文献传递
电法在垃圾填埋场渗漏监测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地下环境污染一直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地球物理的方法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监测手段具有明显优势.利用电法结合该区的水文地质特点,研究了郑州市某垃圾填埋场对地下环境的影响并对电法剖面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研究区所有电法剖面中约30Ω·m可以作为判断污染的界限.在地下流场的下游,受到污染的区域大于上游,在偏离流场的方向污染区域呈现缩小趋势,该结果与区内水文地质特征吻合.
张建锋谢玉华刘见宝路德萍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地下污染电法水文地质
新时代高校地质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2024年
积极探索地质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地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针对地质类专业课程特点,设计了以培养地学思维,引领思想成长;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弘扬科学精神,增强科学素质;扎实专业知识,践行专业使命为主题的课程思政总体架构。探索了以教育者先受教育,增强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开发思政案例,形成课程思政数据库;丰富教学方式,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为主线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成果对地质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李恒乐刘帅霞陈涛谢玉华王珏
关键词:地质
一种浅层随钻电法探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浅层随钻电法探测装置。在钻探过程中实施的,且探测的四个接触点都在目标介质上,不需要反演工作,能够直接准确探测目标层的物理参数。此外,由于该方法不需要采取样品,最大限度上保持了探测目标介质的物理状态,属于...
张建锋马培李恒乐谢玉华路德萍
文献传递
小波-神经网络混合模型预测地下水水位被引量:6
2016年
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华北平原的许多城市出现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趋势,由此导致了许多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地下水枯竭、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等。为了准确预测城市地下水水位变化,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分析特征,建立了小波-神经网络混合模型(以下简称"混合模型"),并研究了其在地下水水位预测中的精度。利用北京市平谷区地下水水位观测资料,分别用BP网络和混合模型对该区地下水水位进行了预测。采用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线性相关系数(R)对模型预测的精度进行度量。预测结果表明:混合模型第1至第3个月的地下水水位平均绝对误差分别是0.535,0.598和0.634 m;而BP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566,0.824和0.940 m。混合模型的预测误差分别为BP模型的95%,73%和67%。使用混合模型能明显提高预测的精度,显著增加有效预测时段长度。
张建锋刘见宝崔树军谢玉华
关键词:华北平原地下水水位离散小波变换人工神经网络
基于小波分解的2D电法数据分析
2018年
野外电法测量得到的参数是地下一定空间范围内所有地质体的综合反映,而由于非均值围岩的影响,目标地质体的电性反映往往较为微弱,容易造成解释畸变或错误。利用小波分解法把电测数据分解为趋势分量和细节分量,其中细节分量可以认为是非均质围岩造成的,而趋势分量来源于探测对象。实例研究表明,小波分解后重建的电法数据能够较好地屏蔽非均质围岩对目标地质体的影响,从而突出异常的信噪比,反演结果对目标体的空间位置参数刻画得更加精细。
张建锋郭士礼郭士礼谢玉华刘见宝路德萍
关键词:电法勘探小波分解信号分析
一种地质雷达勘探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地质雷达勘探技术领域的一种地质雷达勘探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移动轮,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安置槽,所述底座的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动支撑,且两组滑动支撑分别位于安置槽的左右两侧,与现有...
郭士礼刘见宝谢玉华
文献传递
一种浅层随钻电法探测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浅层随钻电法探测方法和装置。在钻探过程中实施的,且探测的四个接触点都在目标介质上,不需要反演工作,能够直接准确探测目标层的物理参数。此外,由于该方法不需要采取样品,最大限度上保持了探测目标介质的物理状态,属...
张建锋谢玉华郭士礼李恒乐路德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