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启跃
- 作品数:33 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计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应用于合成反应热分析仪准确性评价的模拟热发生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合成反应热分析仪准确性评价的模拟热发生系统,包括:监控模块,与中央控制器通信,用于下发待模拟的反应参数,采集回传的实验数据,计算可控加热器实际释放的总热量。中央控制器,利用热分析仪的反应器实际温度,...
- 许启跃叶树亮
- 一种抑制超调的混合油浴装置控温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超调的混合油浴装置控温方法。本发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是当混合油浴装置设定的目标温度升高时,通过反馈控制热回路比例阀打开相应开度,使得油浴温度迅速接近目标温度。其次是在油浴温度与油浴设定的目标温度偏...
- 吕少伟许启跃
- 融合C80数据的绝热加速量热法热惯量因子修正被引量:4
- 2019年
- 受限于仪器原理,绝热加速量热法数据分析需进行热惯量因子修正。然而,现有的修正方法均违背由反应物比热及炉体温度动态追踪效果变化等引起热惯量因子动态变化的事实,导致动力学参数求取存在偏差。针对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基于C80与绝热加速量热数据联用的绝热加速量热热惯量因子修正及动力学计算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基于Friedman法分析C80数据获取无模型动力学参数,将其代入绝热数据求解反应体系比热容与等效热惯量因子乘积,并在绝热平衡方程中由上述乘积替代恒定热惯量因子及比热实现动力学计算。以过氧化二叔丁基(DTBP)和过氧化氢异丙苯(CHP)为实验对象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两种量热模式联用的热惯量因子修正方法避免了热惯量动态变化对动力学分析的影响,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动力学参数。
- 丁炯陈琪许启跃杨遂军叶树亮
- 关键词:反应动力学动力学模型差示扫描量热
- 平面型薄膜热流传感器及其静态特性标定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针对用于径向传热测量的热流传感器及其标定方法研究较少的问题,基于一维圆筒壁传热模型,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具有自标定特征的平面型热电堆式薄膜热流传感器,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加热和温度外推原理的传感器静态特性标定方法,建立了有限元仿真模型,开展了传感器温度分布规律分析,设计了静态特性标定装置,完成了相应的标定实验。仿真结果显示,传感器沿径向温度分布符合圆筒壁稳态导热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40℃~100℃范围内,所制备的热流传感器塞贝克系数为5.6μV/℃~7.0μV/℃,数值和变化趋势与标准金铂热电偶接近。所标定的塞贝克系数可直接用于小范围内热流测量,同时在冷端温度已知条件下,该标定结果同样适用于大热流测量。研究结果将对于平面型薄膜热流传感器的制备和标定具有指导意义。
- 丁炯王佳音许启跃杨遂军叶树亮
- 关键词:热流传感器热电堆
- 一种基于温差变化的绝热反应起点判断和温度追踪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温差变化的绝热反应起点判断和温度追踪方法。本发明利用参照热电偶与样品热电偶间的参照温差变化对反应起点进行判断,并采用温差基线函数实现温差变化校正与反应过程绝热条件追踪的方法。本发明可避免测温波动对反应...
- 许启跃丁炯杨遂军叶树亮
- 文献传递
- 在线红外与量热技术联用分析噻吩酯合成反应过程
- 2020年
- 为了清晰认知和评估化学反应过程,明确反应优化的方向,建立了基于反应量热仪和在线红外联用的方法,用于原位检测釜式反应系统。该方法利用反应量热仪对釜内样品温度等变量进行测量及精准控制,并结合在线红外光谱仪对物质官能团变化进行的连续实时检测,可同时获取化学反应过程实时放热热流、热转化率等热力学信息以及样品中反应物、产物比例随时间变化的趋势。通过测定比较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反应结果,考察工艺条件对反应进程、最终产物的影响。将该联用方法应用于噻吩酯合成工艺的结果表明,调整工艺温度可改善最终产物质量,同时反应热危险性可控。这种基于在线红外与量热技术联用的原位反应过程研究方法,可应用于化学反应过程的研究并有效实现对反应过程的认知。
- 罗鹏许启跃叶树亮杨遂军杨伟华韩雪青
- 提高量热仪等温控制收敛速度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量热仪等温控制收敛速度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本发明首先建立线性离散时间下的反应量热系统模型,设置离散时间下的反应量热系统模型的输入、输出和待估计参数;然后实时采集所述模型的输入和输出,在线辨识所述...
- 王宫权许启跃叶树亮
- 一种应用于绝热反应量热的样品动态热容测算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绝热反应量热的样品动态热容测算方法。本发明设计具有双通道不对称样品池结构的绝热反应量热装置,利用该装置可测量得到绝热条件反应过程和路径偏移反应过程的数据,对数据采用能量平衡方程进行处理,结合反应物浓...
- 许启跃叶树亮杨遂军丁炯
- 文献传递
- 基于分布式测温的流动热分析动力学方法
- 2024年
- 面向连续流动生产过程反应风险评估和工艺优化的需求,针对其热力学和动力学测算方法开展了研究。通过分析管式反应器的热平衡和物料平衡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流动状态下的热分析动力学方法,并依据测量原理搭建流动反应实验平台进行验证。首先,利用管路不同位置分布的温度传感器获取实验过程的温度分布,通过标定反应管路的等效总传热系数,结合温度分布分段的方式计算反应焓。其次,针对动力学分析过程通常忽略温度分布的问题,将热力学分析结果和反应器模型结合拟合动力学参数。以乙酸乙酯氢和氧化钠的水解反应为例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合适的流量条件下,反应焓计算结果与釜式实验结果相当,但流动量热方法实验效率更高、实验过程更安全,活化能计算结果与文献值的相对误差小于3%。结合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结果以及反应器模型能够预测不同工况的温度分布,与实测值较吻合,为后续的反应风险评估和工艺优化提供了参考。
- 沈阳许启跃叶树亮
- 关键词:连续流热分析动力学传热温度分布
- 一种应用于量热反应釜的校正功率介入式控温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量热反应釜的校正功率介入式控温方法。本发明具体是:阶段一是在循环油浴对反应釜内样品进行加热或制冷时,校正加热器输出固定功率。阶段二是当样品温度接近目标值时控温主导权转移至校正加热器,由校正加热功率保...
- 许启跃罗鹏叶树亮杨遂军丁炯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