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冬梅
-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TTP)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血流感染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血培养结果为SAU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TTP值,用ROC曲线分析TTP在预测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且资料完整的SAU血流感染患者63例,低TTP组(TTP≤21 h)32例,高TTP组(TTP>21 h)31例。MRSA感染高TTP组24例,低TTP组10例,比较发现,MRSA感染更易发生于高TTP组(P<0.05),原发感染灶来源于呼吸道高TTP组10例,低TTP组3例,发生率多见于高TTP组(P<0.05),迁徙性感染灶及经验性敏感抗生素治疗例数分别为19、28例vs 10、16例,低TTP组大于高TTP组(均P<0.05)。住院期间病死率的比较,高TTP组大于低TTP组(P<0.05)。TTP>21 h、脓毒症及休克是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表明,TTP≥21.375 h是预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最佳切点,曲线下面积(AUC)为0.713,TTP预测的准确度为中等。结论高TTP增加了SAU血流感染患者的病死率,TTP预测的准确度为中等。
- 苏冬梅黄燕黄燕刘一刘颖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预后
- 念珠菌血症患者的临床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 2017年
- 目的研究念珠菌血症的临床特征并探究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空军总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血培养念珠菌阳性病例,收集患者相应的临床及微生物资料,分组比较白色念珠菌与非白色念珠菌组及死亡组与存活组的临床特征,并探究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42例,白色念珠菌血症9例,非白色念珠菌血症33例,平均年龄(53.5±26.9岁),总住院死亡率为54.8%(23/42)。死亡组男性、APACHEⅡ评分、念珠菌评分、合并气管插管或切开、肝功能损害、脓毒症及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均大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OR=1.250,P=0.047]、脓毒症及休克[OR=6.643,P=0.036]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60岁是白色念珠菌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热带念珠菌血症多见于年龄≤60岁患者(P<0.05)。ROC曲线表明念珠菌评分≥2.5、APACHEⅡ评分≥16.5是预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最佳切点,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0、0.770,预测的准确度为中等。结论念珠菌血症以非白色念珠菌为主,病情重,病死率高,除APACHEⅡ评分外,念珠菌评分也可作为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
- 苏冬梅张波黄燕刘一刘颖任明霞廖理菊
- 关键词:念珠菌病真菌血症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