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晓东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病毒
  • 5篇疫病
  • 5篇口蹄疫
  • 5篇口蹄疫病毒
  • 3篇O型口蹄疫
  • 2篇荧光
  • 2篇实时荧光
  • 2篇O型口蹄疫病...
  • 2篇病毒复制
  • 1篇蛋白
  • 1篇痘病
  • 1篇痘病毒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蛋白
  • 1篇羊痘
  • 1篇羊痘病
  • 1篇羊痘病毒
  • 1篇衣壳
  • 1篇荧光定量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机构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作者

  • 6篇秦晓东
  • 4篇张志东
  • 3篇李志勇
  • 3篇李彦敏
  • 2篇殷相平
  • 1篇朱学亮
  • 1篇柳纪省
  • 1篇孙继国
  • 1篇马友记
  • 1篇宋一鸣
  • 1篇李一经
  • 1篇解银丽
  • 1篇杨洋
  • 1篇马琪
  • 1篇孙鹏
  • 1篇崔晓蕊

传媒

  • 2篇中国兽医科学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猪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AVS对口蹄疫病毒感染宿主的影响
2017年
采用构建猪源MAVS重组质粒pEGFP-MAVS,将其转染PK-15细胞24h后,再感染口蹄疫病毒(MOI=0.1),通过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MAVS融合蛋白表达及对口蹄疫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复制和病毒感染滴度。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EGFP-MAVS能在PK-15细胞中获得表达,并且上调MAVS基因对口蹄疫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早期复制有显著抑制作用,病毒的感染滴度也有一定的降低。结果表明:MAVS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此为进一步研究口蹄疫病毒逃逸宿主天然免疫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崔晓蕊李守湖秦晓东常兴妮孙鹏孙继国李志勇
关键词:线粒体MAVS口蹄疫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
PERK基因表达干扰对绵羊痘病毒复制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为探究干扰Hela细胞上PERK基因表达对内质网未折叠蛋白反应(UPRER)的作用及对绵羊痘病毒(sheep pox virus,SPPV)复制的影响。本研究在HEK293T细胞进行PERK短发夹RNA(shRNA)慢病毒包装并转染Hela细胞,通过实时定量RT-PCR、细胞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检测PERK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同时,用内质网应激激活剂tunicamycin处理shPERK细胞株后检测PERK通路上eIF2α,P-eIF2α,ATF5和ATF4等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另外,接种SPPV2于shPERK细胞株,观察干扰PERK表达对病毒复制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慢病毒介导的PERK shRNA成功转染了Hela细胞;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试验组PERK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都明显降低,且mRNA水平两者差异极显著(P<0.001);用tunicamycin处理后,试验组eIF2α,P-eIF2α,ATF4和ATF5基因蛋白表达下调;PERK基因表达干扰后SPPV2的复制减弱,说明PERK在调控SPPV2的复制具有重要作用。以上结果为进一步深入探究UPRER对SPPV2复制的影响及阐明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武永淑秦晓东孙跃峰张志东李一经李一经
关键词:PERKSHRNA绵羊痘病毒
口蹄疫病毒real-time RT-RP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10
2017年
为了建立口蹄疫病毒(FMDV)的快速检测方法,试验以FMDV 3D基因作为靶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了一种新的实时荧光反转录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al-time RT-RPA)检测方法,该方法在40℃恒温条件下20 min内完成检测,并评估了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能特异性检测FMDV,敏感性为500拷贝/反应,而且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利用该方法对采集的临床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RT-q PCR检测结果具有100%的符合率。说明real-time RT-RPA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特异性强的优点,是一种潜在的FMDV快速检测方法。
杨洋秦晓东宋一鸣施冲旭李彦敏张志东
慢病毒介导siRNA抑制O型口蹄疫病毒ON株病毒复制被引量:4
2018年
探究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对口蹄疫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本研究选取O型口蹄疫病毒ON株,以ON株口蹄疫病毒3C、3D、VP1蛋白基因作为靶基因。对每一个靶基因设计并合成两对小片段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引物,分别命名为VP1-1、VP1-2、3C-1、3C-2、3D-1、3D-2,依据RNAi的原理构建6个shRNA的重组表达质粒,转染BHK21细胞后并接种ON口蹄疫病毒,通过对TCID50的测定和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筛选出能高效抑制ON口蹄疫病毒复制的重组质粒;将能够高效抑制ON口蹄疫病毒复制的重组质粒进行慢病毒的制备并筛选稳定的BHK21细胞系,通过对TCID50的测定和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慢病毒干扰载体对ON口蹄疫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构建的6个shRNA重组表达质粒抑制率均在71.5%~93.2%,其中PLKO.1-VP1-2和PLKO.1-3D-1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分别为93.2%和90.8%;慢病毒干扰载体PLKO.1-VP1-2和PLKO.1-3D-1的抑制效率在88.3%~95.49%。对研究结果表明,在细胞的水平上挑选出有效抑制ON口蹄疫病毒复制的基因干扰片段,并成功制备慢病毒干扰载体,为后续抗口蹄疫病毒的转基因羊生产培育奠定了实验基础。
齐兴财秦晓东甘晓丽张淑敏马友记李志勇
关键词:口蹄疫病毒慢病毒
基于单个B细胞抗O型口蹄疫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2019年
为了建立基于单个B细胞制备抗体技术,本研究以O型灭活FMDV为抗原,采集健康C57/BL小鼠脾细胞,经过磁珠富集、流式B220+/CD38+/Ig G1+/抗原+分选,获得单个抗原特异性的B细胞。经单细胞巢式PCR反应扩增获得抗体完整轻、重链可变区序列后,分别构建轻/重链表达质粒,然后共转染HEK-293细胞后,成功获得3株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且证明均属于Ig G1型抗体;ELISA结果显示,获得的3株抗体均能与O型FMDV抗原结合;免疫荧光试验证明,3株抗体能够特异性结合细胞内复制的O型FMDV。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基于单个B细胞直接制备抗FMDV单抗的方法,为后期开发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雨秦晓东朱学亮殷相平李彦敏张志东
关键词:口蹄疫病毒抗体
O型口蹄疫病毒衣壳酸敏感性位点的筛选
2015年
为筛选与O型口蹄疫病毒(FMDV)衣壳酸敏感性相关的位点,本研究以牛源O型FMDV ON株为研究对象开展耐酸性毒株筛选工作。通过给予pH 6.0酸性环境连续诱变,筛选获得6株耐酸性毒株。将诱变病毒与亲本病毒衣壳蛋白编码区P1区序列比对后发现7个核苷酸突变,即共同存在于6株耐酸毒株P1区的错义突变A1334G(Y445C)、A1643G(Q548R)、A1822G/A1823C(N608A)及同义突变G1371A,另有仅存在于耐酸毒株m2P1区的错义突变C1849T(P617S)和仅存在于耐酸毒株m1P1区的同义突变G468T。本研究为O型FMDV酸敏感性分子机制的揭示及病毒衣壳酸稳定性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解银丽马琪秦晓东殷相平柳纪省张志东李志勇
关键词:O型口蹄疫病毒衣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