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晶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细胞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细胞
  • 2篇肺癌
  • 1篇新生大鼠
  • 1篇星形
  • 1篇星形胶质
  • 1篇星形胶质细胞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胸腔镜手术
  • 1篇预后
  • 1篇原代培养
  • 1篇运动干预
  • 1篇肉瘤
  • 1篇入路
  • 1篇上皮
  • 1篇上皮样
  • 1篇上皮样肉瘤

机构

  • 7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芜湖市...

作者

  • 7篇石晶
  • 3篇李立新
  • 2篇卢凯华
  • 2篇王希
  • 1篇蒋纯志
  • 1篇蒋逸秋
  • 1篇钱腾达
  • 1篇魏栋
  • 1篇赵鹏
  • 1篇桂鉴超
  • 1篇杨坤
  • 1篇鲁艾林
  • 1篇张开鑫

传媒

  • 3篇临床神经外科...
  • 2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新生大鼠原代小胶质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改良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改良体外小胶质细胞分离培养的方法及效果。传统法存在动物用量大、成本高且细胞培养时间长等局限。方法结合消化试剂组合和手摇震荡法培养分离小胶质细胞;同时采用Iba-1免疫荧光法进行细胞鉴定和纯度分析,台盼蓝染料法进行活力检测以及脂多糖刺激比较不同状态的小胶质细胞。结果改良法可在4 d内稳定获得小胶质细胞> 1. 0×10~6个/60 mm培养皿,纯度≥98%,活力> 98%,较传统法在动物用量、总成本和培养时间分别减少了2、3. 2、1. 5倍。结论改良法可减少动物用量、降低成本,缩短细胞培养时间;为研究小胶质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机制建立了一种稳定、简便、高效的细胞模型。
钱凯唐琳俊王希杨坤张开鑫钱腾达马涛石晶李立新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原代培养新生大鼠
围手术期视频宣教模式呼吸操对胸腔镜下肺癌手术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评估围手术期医患互通结合视频宣教模式呼吸操训练对行胸腔镜下肺癌手术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8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将行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的20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10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于术前5~8 d及出院后10 d给予医患互通结合视频宣教模式呼吸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住院、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4.01±1.27)d vs.(4.46±1.53)d],引流管留置时间也短于对照组[(2.57±1.16)d vs.(3.18±1.7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术后30 d内肺部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19.2%vs.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肺不张(0.9%vs.0.9%)、胸腔积液(7.7%vs.5.8%)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手术期医患互通结合视频宣教模式呼吸操训练能缩短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引流管留置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储云茜刘艺婧郭慧锦石晶卢凯华
关键词:呼吸操胸腔镜手术
侵犯臂丛神经的上皮样肉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石晶桂鉴超蒋纯志蒋逸秋杨蓊勃
运动干预在肺癌手术患者预后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0年
外科手术是治疗肺癌的重要手段,Ⅰ期、Ⅱ期及部分ⅢA期的患者均可通过手术获益,但手术引起的并发症、后遗症及社会效益的损耗众所周知。近年来,运动干预作为一新兴领域,已被逐渐应用于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康复中。文章从肺癌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及后遗症、运动干预的常见方式及评价指标、运动干预影响患者预后的机制、运动干预在肺癌手术患者各个时期的应用四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整合分析,得出结论,适宜的运动干预可为不同时期的肺癌手术患者带来获益。
储云茜郭慧锦刘艺婧石晶卢凯华
关键词:运动干预肺癌手术预后康复治疗
星形胶质细胞重编程诱导为神经细胞的实验研究
2021年
目的研究在体外星形胶质细胞重编程诱导为神经细胞的方法。方法在体外培养出生1~4 d大鼠幼仔皮层脑组织来源的星形胶质细胞。在24孔板中将提纯、鉴定过的第三代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在聚D-赖氨酸涂层的盖玻片上,并分为诱导组与对照两组。诱导组:将Y-27632(0.5μmol/L)、VPA(0.5μmol/L)、SB431542(94 nmol/L)、Rep Sox(25μmol/L)这4种小分子溶入二甲基亚砜(DMSO),再加入培养基中,最终达到0.5μmol/L,0.5μmol/L,94 nmol/L,25μmol/L的终浓度,孵育星形胶质细胞7 d;对照组:加入相同体积的DMSO。诱导组细胞使用小分子物质孵育7 d后,更换含有生长因子BDNF、NT-3的神经元培养基培养14 d,对照组细胞于7 d后,更换同样含有生长因子BDNF、NT-3的神经元培养基培养14 d。14 d后光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变化;并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神经元标志物TUJ1、MAP2及Neu N的表达。结果诱导组星形胶质细胞经过小分子物质重编程诱导7 d并加入神经元培养基14 d后,光镜下观察发现大部分细胞形态发生改变,饱满的胞质变得细长,有多个突起伸出且突起较长;免疫荧光检测示,神经元标志物TUJ1、MAP2及Neu N表达阳性细胞的比例(15.6%±0.7%)明显高于对照组(3.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分子化合物Y-27632、VPA、SB431542、Rep Sox可以将星形胶质细胞直接重编程诱导为神经细胞。
宋泽武王希赵浥石晶李立新
关键词:小分子物质星形胶质细胞神经细胞重编程
肺癌脑转移治疗现状被引量:7
2019年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最高且临床治疗效果较差的恶性肿瘤,2018年全球肺癌新发病例约204万,占总比11.6%,肺癌死亡人数约176万,占总比18.4%,均占首位,其中肺癌脑转移是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随着人口老龄化、影像技术发现微小病灶能力的提高、化疗或靶向药物渗透破坏血脑屏障的作用加强,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不断上升[2]。肺癌脑转移是脑转移瘤中最常见的类型,约20%~56%的肺癌患者会发生脑转移,明显高于乳腺癌、黑色素瘤、肾癌等[3]。
石晶魏栋储云茜李立新
关键词:肺癌脑转移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经鼻蝶入路脑脊液漏修补方法进展被引量:4
2021年
随着显微及内镜技术的发展,经鼻蝶入路可用于前颅底外伤、肿瘤、鞍区占位及三脑室、中上斜坡病变的治疗[1]。经鼻蝶入路的手术切口更小,术后恢复更好;但其造成的前颅底完整性破坏常导致术后脑脊液(CSF)漏的发生。文献报道经鼻蝶入路手术中CSF漏的发生率在15%~30%[2]。前颅底完整性的修补关系到患者的术后恢复;CSF漏作为术后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可增加颅内感染的发生率,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发生颅内感染后,患者的死亡率高达25%[3]。术中准确发现漏口的位置并行前颅底重建至关重要,自体材料修补作为经典的修补方式,对于较大的复杂的缺损效果欠佳。随着新材料的发现,各类人工材料的使用能应对更加复杂的颅底缺损,可有效减少因术后CSF漏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
许可石晶刘志远赵鹏鲁艾林
关键词:颅底重建脑脊液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