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莉

作品数:12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锅炉
  • 4篇生物质
  • 3篇生物质锅炉
  • 3篇生物质燃烧
  • 3篇排放特征
  • 3篇物质燃烧
  • 3篇工业锅炉
  • 2篇排放因子
  • 2篇珠三角
  • 2篇羰基
  • 2篇羰基化
  • 2篇羰基化合物
  • 2篇污染
  • 2篇化合物
  • 2篇成分谱
  • 2篇VOCS
  • 1篇电路
  • 1篇电路板
  • 1篇电站
  • 1篇电站锅炉

机构

  • 12篇广东省环境监...
  • 9篇暨南大学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学研究院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12篇白莉
  • 4篇刘军
  • 2篇蔡瑜瑄
  • 1篇黄亮
  • 1篇肖文
  • 1篇向运荣
  • 1篇曾艳华
  • 1篇杨立辉
  • 1篇刘建雄
  • 1篇黄云生
  • 1篇林玉君
  • 1篇王焕香
  • 1篇王珏
  • 1篇吴昌达

传媒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广东化工

年份

  • 5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珠三角空气质量模拟关键不确定性来源识别被引量:3
2020年
由于受到模型输入参数不确定性和模型结构不确定性的影响,利用大气化学传输模型模拟空气质量普遍存在偏差.对大气化学传输模型进行不确定性诊断分析、识别其关键不确定性来源是提高空气质量模拟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珠三角为研究区域,利用HDDM-SRSM不确定性诊断方法量化了清单排放(SO2、NOx、VOCs和NH3)、边界条件浓度和气象(风速和温度)等模型输入参数不确定性对空气质量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SO2、NO2和O3模拟受排放、边界条件和气象不确定性影响明显,其相对不确定性为15.19%~43.33%.在这些因素中,边界条件、风速和前体物(NOx和VOCs)排放是O3模拟的关键不确定性来源,但各因素不确定性贡献比例在昼夜存在明显差异.在夜间,风速不确定性对O3模拟影响增大,其平均贡献比例上升至29.6%,表明改进风速模拟有助于改善夜间O3模拟;在白天,NOx和VOCs排放不确定性对O3峰值浓度模拟影响增大,其平均贡献比例上升至32.26%,表明改进前体物排放模拟有助于提高白天O3模拟准确性.不同于O3,SO2、NO2模拟更容易受到排放不确定性的影响,尤其是垂直分配的不确定性.模拟与观测结果对比也表明,合理的烟囱参数设置可以降低源排放垂直分配不确定性,提高SO2和NO2的模拟效果.
于凯阳黄志炯史博文郑传增白莉黄江荣郑君瑜
谈LIMS系统在环境保护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2014年
根据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的业务流程,提出环境监测行业实现LIMS系统必须具备的条件以及实现LIMS系统后的应用功能和带来的应用效果。
王珏白莉
关键词: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环境监测
基于AIS轨迹修复的船舶排放空间表征改进方法与应用被引量:4
2020年
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数据表征船舶排放是目前船舶排放空间表征的主流方法,但AIS船舶轨迹点缺失会造成船舶排放量低估和船舶空间分布表征错误,进而影响船舶排放控制区的划分.为改进船舶排放空间表征,本研究以2013年广东省AIS船舶数据为例,采用基于时间和经纬度的三次样条方法对AIS船舶轨迹进行修复,结合动力法计算船舶排放,分析对比AIS轨迹修复前后船舶排放表征的差异,并利用空气质量模型和卫星观测评估AIS轨迹修复对船舶排放表征和广东沿海空气质量模拟的改进效果.结果表明:轨迹修复后广东省海域船舶轨迹点总数由4685773个增至5746664个,船舶NOx排放量增加了0.6%.对于轨迹点与排放缺失集中的粤东海域,轨迹修复后船舶轨迹点数增加了88%,NOx排放量在广东省船舶排放量的占比提升至22%,特别是在粤东重点修复海域NOx排放量增加了2.7倍.原始轨迹在广东省海域较为稀疏,在粤东海域有明显轨迹缺失;轨迹修复后广东省海域船舶轨迹更为密集,粤东海域船舶轨迹得以补充,船舶排放空间分布更连贯.对比模拟结果与卫星观测结果,轨迹修复后粤东重点修复海域船舶模拟浓度与观测浓度的偏差由51%减至6%,总体上船舶排放模拟结果更接近卫星观测结果.
张志炜黄志炯徐媛倩陈伟文黄亮白莉黄江荣郑君瑜颜敏
关键词:船舶排放
珠三角2010~2017年主要工业源VOCs排放结构与组分变化被引量:19
2020年
以工业密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2010~2017年主要工业源VOCs排放趋势清单和成分谱数据集,识别了VOCs总量排放趋势和组分结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典型工业行业VOCs排放结构与组分特征变化的原因.结果显示,2010~2013年珠三角主要工业源VOCs排放量从38万t上升至41万t,而后由于VOCs减排政策的落实持续下降,2017年降至32万t.VOCs组分以间对二甲苯、甲苯、乙苯等芳香烃、乙酸乙酯、丁酮等含氧VOCs和异丁烷等烷烃组分为主.水性涂料替代和末端治理设施等控制政策对工业源VOCs排放与组分结构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排放结构上,金属表面涂装、家具制造、橡胶与塑料制品等行业排放贡献有所下降,组分结构上,芳香烃组分总体下降显著,而烷烃和OVOCs组分占比上升.
黄鹤雯沙青娥朱曼妮王毓铮陆梦华张雪驰唐明双黄志炯史博文白莉黄江荣颜敏郑君瑜
印制电路板行业产污(VOCs)节点的情况分析
通过印制电路板(PCB)产生VOCs等污染物的主要过程的调查和分析,认为VOCs的来源集中在几个工艺环节,列举企业治理案例与存在问题,提出抓关键环节和行业VOCs污染控制等建议。
张远东蔡瑜瑄白莉曾艳华刘建雄
关键词:VOCS污染
文献传递
典型工业生物质锅炉多环芳烃排放特征被引量:1
2018年
选择13个不同类型的工业生物锅炉,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排放的15种PAHs进行研究.结果显示,Σ15PAHs排放量为0.02~27.8 g·h-1,排放浓度为0.77~3 173μg·m-3,各锅炉之间的排放量与浓度水平差别较大,最大排放量出现在PAHs含量与烟气流量均相对较高的第4号锅炉样品中,最大排放浓度值出现在第13号锅炉样品中.气相的PAHs是主要贡献源,其占比为45.9%~100%,颗粒相中的含量相对较低.组成以苊烯、菲、荧蒽、芘等低中环PAHs为主,各个生物质锅炉组成谱轮廓相近,总体浓度水平C3,4环>C5,6环.生物质燃烧源诊断参数[荧蒽/(荧蒽+芘)]除了第4号锅炉的气相样品为0.4外,其余均大于0.5.O2与两相中的苊烯、苊、菲、蒽等有明显的正相关性,CO与苊及毒性相对较大的茚并[1,2,3-cd]芘、苯并[g,h,i]苝有明显相关性.
林玉君白莉王焕香肖文刘军向运荣张春林
关键词:生物质燃料工业锅炉多环芳烃成分谱
不同燃料类型锅炉羰基化合物的排放特征被引量:1
2020年
为探究不同燃料类型锅炉羰基化合物排放特征,选取以煤、生物质、石油焦和天然气为燃料的14台工业锅炉和2台燃煤电站锅炉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气袋-PFPH衍生-GC/MS方法采集和分析烟气中的21种羰基化合物.结果表明,不同燃料类型锅炉烟气中羰基化合物呈现明显差异(One-way ANOVA,F=4.458,P=0.028<0.05),其中羰基化合物质量浓度(9%基准氧量)排序是石油焦>电站锅炉>煤>天然气>生物质,分别为(6306.25±1335.35),(5745.96±2864.62),(4784.85±1698.20),(3589.51±1534.676),(1341.18±616.46)μg/m3.不同燃料类型的锅炉烟气中羰基化合物组分特征有明显差异性,但甲醛、乙醛、丙酮和丙醛等低分子量的羰基化合物均占比较大,燃石油焦、燃煤电站、燃煤、燃天然气和燃生物质锅炉中低碳羰基化合物总占比分别达到87.56%,91.36%,92.94%,78.70%和45.84%.最后,采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和OH消耗速率评价烟气中羰基化合物物种的化学反应活性,结果表明,甲醛、丙醛、乙醛等低碳羰基化合物为关键活性物种.
姚倩沈丽冉张春林白莉黄江荣刘军杨军王好王伯光
关键词:工业锅炉羰基化合物生物质燃烧燃煤电站锅炉
轻型汽油车稳态工况下的尾气排放特征被引量:12
2020年
选取不同排放标准的127辆轻型汽油客车和10辆轻型汽油货车为研究对象,利用便携式车载测试系统(portable emission measurement system, PEMS)结合台架稳态工况(acceleration simulation mode, ASM),探究了不同工况与车辆参数对轻型汽油车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和甲烷(CH4)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型汽油车气态污染物在怠速工况下的排放率较低,仅为加速工况和匀速工况的22.9%和25.8%.污染物排放特征与工况密切相关,CO2和NOx在加速工况时的排放率小于匀速工况,而CO、HC和CH4在加速工况时的排放率却大于匀速工况.在低速稳态下,轻型汽油客车和轻型汽油货车CO2、CO、NOx、HC和CH4的排放因子分别为383.20、 2.98、 1.60、 0.14和0.03 g·km-1和360.66、 2.64、 1.61、 0.005 5和0.002 7 g·km-1.排放标准的加严带来了明显减排效果,CO、NOx、HC和CH4的排放因子从国Ⅰ~国Ⅴ分别下降了87.5%、 97.3%、 97.9%和86.4%.车龄、行驶里程和基准质量与车辆污染物的排放存在非线性关系,发动机排量与机动车的尾气污染物的排放呈正相关.
谢岩廖松地朱曼妮王怡然王日超张立航余飞钟庄敏白莉黄江荣刘俊文郑君瑜
关键词:轻型汽油车气态污染物排放因子
生物质锅炉羰基化合物排放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探讨生物质锅炉羰基化合物的排放特征,采用气袋采样-PFPH衍生-GC/MS分析的方法测量了6台生物质锅炉排放烟气中的21种羰基化合物.结果表明,这些生物质锅炉的烟气中羰基化合物排放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总体而言,己醛和丙醛浓度在测定的21种目标化合物中比重最高,分别占总量的29%~47%和19%~31%,其次为甲醛和丙酮,乙醛和壬醛.通过羰基化合物排放量与消耗的燃料质量比值估算了排放因子,6台锅炉羰基化合物排放因子介于3.06~18.29mg/kg之间,平均为9.45±6.05mg/kg.采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MIR)评价了羰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活性及臭氧生成潜势(OFP),平均总的臭氧生成潜势(以O_3计)为5.97g O_3/g VOCs;己醛?丙醛、甲醛对OFP的贡献尤为明显,丙酮虽然占有较高的质量浓度,但对OFP的贡献较低.
沈丽冉张春林吴昌达王伯光白莉杨立辉黄江荣刘军
关键词:生物质燃烧锅炉羰基化合物排放特征排放因子
生物质锅炉排放细颗粒物质谱特征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使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研究了5种生物质成型燃料(咖啡渣、秸秆-花生壳、稻壳、混合型、木屑-刨花)锅炉烟气中细颗粒物的排放特征。木屑-刨花生物质锅炉排放细颗粒物的粒径介于0.20~2.00μm,呈双峰分布。其余的生物质锅炉排放细颗粒物的粒径介于0.20~1.20μm,呈单峰分布。受燃料类型、锅炉负荷、炉膛温度等因素影响,木屑-刨花生物质锅炉排放细颗粒物化学成分以含碳组分(17.4%(数浓度占比,下同)~29.7%)、含钾组分(26.2%)为主。其余生物质锅炉排放细颗粒物化学成分以无机矿物质与金属的混合物(3.0%~92.7%)、含钾组分(9.7%~53.4%)为主,明显不同于传统的生物质燃烧源。
张金文李梅成春雷程鹏白莉刘军周洋黄渤
关键词:生物质锅炉生物质成型燃料粒径分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