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
- 作品数:28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常熟理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
- 2025年
-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提升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推进乡村振兴事业发展的关键一环,是对新时代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更是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文章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农村籍大学生的特点出发,分析了乡村振兴与农村籍大学生就业的内在逻辑关系和耦合关系,发现农村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求职定位模糊、自身技能匮乏等问题和困难,并从政府、高校、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农村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农村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政府、高校、企业及家庭社会的协调作用,有助于全方位提升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大学生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事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
- 宋浩亮杨洋
-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就业能力
- 一种输送带体纠偏装置、输送带体纠偏方法、输送带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送带体纠偏装置,包括基座、第一视觉传感器、伸缩机构、纠偏轴以及纠偏轴驱动马达,所述基座上设有所述伸缩机构,所述纠偏轴驱动马达驱动所述纠偏轴转动,所述纠偏轴位于输送带体下并且所述纠偏轴的轴线与所述输送带体...
- 杨洋任勇王凝王建斌孟艳沈岩陈佳婧刘中南羊俐鸣李爱涛吴桐胡定烁
- 一种物品寄送小车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品寄送小车,其车厢内设有货架、移动堆垛平台、升降平台、货箱暂存通道、顶部及底部传送带。货架有纵横排列且侧向开口的货腔及可移动货箱。移动堆垛平台在货架侧方,包括有堆垛平台本体与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其纵横移...
- 王建斌吴禄翰王凝洪智冰胡定烁杨洋羊俐鸣刘中南李爱涛吴桐沈岩陈佳婧任勇
- 一种奥希替尼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奥希替尼中间体的合成方法,以2‑氨基‑5‑氟‑4‑硝基苯酚为原料,经过环化保护、N,N,N'‑三甲基乙二胺取代、硝基还原、酰胺化、水解脱保护、酚羟基甲基化六步反应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方法中的环化保护和酰胺...
- 付任重杨洋曾小君
- MnO/碳纳米纤维复合结构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 2017年
- MnO负极材料由于其比容量高、资源丰富、成本低而备受关注.然而,在脱锂/嵌锂过程中,体积变化大(>170%)仍然是MnO材料面临的严重问题,导致其倍率性能差,容量衰减快.在碳纳米纤维(CNF)网络中生长均匀的MnO晶体,CNF的束缚作用可以有效地减小MnO在循环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本文设计并合成了CNF/MnO柔性锂离子电池电极,碳纳米纤维在锂离子脱出/嵌入过程中发挥导电通道的作用,并且弹性束缚MnO纳米颗粒.当电流密度为0.2 A·g^(-1)和1 A·g^(-1)时,CNF/MnO作为无粘合剂的负极,在第100次循环后比容量分别保持在983.8 mAh·g^(-1)和600 mAh·g^(-1),远高于纯MnO和纯CNF负极.该工作为高可逆锂储存装置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CNF/MnO新型柔性无粘合剂负极提供了一种简便且可扩展的合成方法.
- 蒋嘉琳马超王婷杨洋杨刚
- 关键词:碳纳米纤维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
- 一种3-苯氧基溴丙烷或其类似物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苯氧基溴丙烷或其类似物的制备方法,以廉价且易得的苯酚或其芳香酚和烯丙基化合物,经过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得到3‑苯氧基溴丙烷及其类似物产品,为避免使用气态溴化氢的不便,本发明采用溴化盐和酸原位生成高浓度氢...
- 杨洋付任重 卜文卉 曹宝鑫曾小君
- 文献传递
- 一种Rucaparib的合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ucaparib的合成方法,以3‑氨基‑4‑溴‑5‑氟苯甲酸甲酯为原料,经过催化氧化环合反应、酸性水解脱保护、缩合反应、双键还原、硝基还原、卤素还原和环酰胺化反应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方法中的催化氧化环合...
- 杨洋付任重
- 一种多层连续输送机辅助翻转装置及多层连续输送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连续输送机辅助翻转装置及多层连续输送机,辅助翻转装置连接在多层连续输送机的上层出口及下层入口处,辅助翻转装置包括上过渡板、下过渡板、上过渡挡板、下过渡挡板和过渡滚轴,过渡滚轴设置在上过渡板和下过渡板的...
- 陈佳婧 任勇 刘瑞昂 王钰 蒋文博 孙砚涛 王凝杨洋 沈岩 王建斌
- 一种选择性合成多取代二氢喹唑啉酮或喹唑啉酮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择性合成多取代二氢喹唑啉酮或喹唑啉酮的方法。本方法以杂多酸类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利用微波加热和无溶剂合成技术,以靛红酸酐或其衍生物、胺和醛做原料的“一锅法”合成策略选择性合成二氢喹唑啉酮和喹唑啉酮衍生物。...
- 杨洋付任重刘洋蔡静曾小君
- 文献传递
- 地方高校《有机合成反应基础》双语教学实践和探索
- 2016年
- 地方高校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教学中开展《有机合成反应基础》双语教学势在必行。从教学基础、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考核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阐述了《有机合成反应基础》双语教学的实践过程。实践表明,双语教学获得较好效果的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为相关化学课程的双语教学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 付任重杨洋曾小君袁荣鑫Soumyajit Roy
-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