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凯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重大技术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电除尘
  • 2篇电除尘器
  • 2篇动力学
  • 2篇动力学分析
  • 2篇热解
  • 2篇污泥
  • 2篇泄爆
  • 2篇泄爆过程
  • 2篇锯末
  • 2篇共热解
  • 2篇除尘
  • 2篇除尘器
  • 1篇动网格
  • 1篇动网格技术
  • 1篇数值仿真
  • 1篇数值模拟
  • 1篇煤气
  • 1篇发生炉
  • 1篇发生炉煤气
  • 1篇仿真

机构

  • 4篇燕山大学

作者

  • 4篇丁志江
  • 4篇肖立春
  • 4篇杨凯
  • 1篇李强

传媒

  • 2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化学反应工程...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动网格技术的电除尘器泄爆过程数值仿真
2017年
为研究电除尘器在泄爆过程中流场与泄爆阀的动态特性,基于动网格技术,建立了泄爆过程中流体与阀体间的耦合关系,对泄爆过程进行了三维瞬态模拟,对不同爆炸压力、阀盖行程、弹簧刚度以及气体介质温度对泄爆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初始温度为2 000 K,相对压力40 kPa的空气介质,阀盖行程60 mm泄爆阀在0.152 s内完成泄爆并复位,泄放体积约为2.95 m^3。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内部压力的增大,泄爆时间随之呈线性增加;增大阀盖的行程,阀盖前期运动情况不变,中后期泄放速率增大,总体泄放时间降低,且降低趋势逐渐平缓;一定范围内改变弹簧的刚度对泄爆效果无明显影响;随着气体介质温度的降低,泄爆时间与泄放速率迅速增加,温度从2 000 K降低到300 K时,泄爆时间从0.15 s增加到0.35 s,但泄放过程最大马赫数基本不变。
杨凯李强丁志江肖立春
关键词:泄爆动网格电除尘器
发生炉煤气在电除尘器中爆炸与泄爆过程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15年
为实现电除尘器在发生炉煤气净化中的应用,解决发生炉煤气的防爆与泄爆问题,文中采用RNG k-ε湍流及燃烧模型,对发生炉煤气在电除尘器中的爆炸及泄爆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初始温度、初始压强、局部高氧气团对爆炸压力的影响,并对泄爆阀孔径对泄放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大爆炸压力随初始压力增大而线性增大,但随初始温度的升高而急剧下降;局部高氧气团爆炸使泄爆阀开启的临界直径为1.2 m,此时气团与电除尘器体积比为0.04;泄爆阀开启泄出的气体速度和温度较高,易引发二次爆炸;在1.4 m直径局部气团爆炸基础上,400 mm泄爆阀泄压时间为0.17 s,直径600 mm和800 mm泄爆阀的泄爆时间分别较之提高了72.3%和82.3%。
杨凯丁志江肖立春李强
关键词:电除尘器发生炉煤气泄爆数值模拟
基于双外推法的污泥锯末共热解动力学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利用热重分析仪对污泥、锯末及其混合物进行了热重分析实验。基于双外推法,结合几种常规固体热解机理函数确定了污泥与锯末共热解过程最概然机理函数。结果表明:污泥与锯末按质量比9:1混合共热解热重(DTG)曲线存在两个失重峰,主要热分解温度区间为230~500℃,失重量约47.1%;锯末的加入使混合物的表观活化能(E)降低,波峰出现右移;DTG波峰前后E值随升温速率增大有微小变化,且E与指前因子(A)之间具有动力学补偿效应;污泥与锯末共热解DTG峰前(230~350℃)最概然机理函数为Nucleation-Growth(n=4)模型,峰后(350~500℃)为Chemical reaction(second order)模型。
杨凯杨凯丁志江肖立春
关键词:污泥锯末热解动力学
城市污泥耦合锯末共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为实现城市污水污泥与锯末共热解的工业应用,利用热重分析仪对污泥耦合锯末共热解过程进行了实验与理论研究,揭示了锯末添加比例、升温速率对污泥热解特性的影响,并基于Coats-Redfern法,结合20种常见固体热解机理函数确定了污泥耦合锯末共热解过程最优热解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锯末相比污泥具有更低的表观活化能,最大失重速率是污泥的4倍;锯末的添加使得热重分析(TG)曲线向下偏移,最大失重速率明显增大,挥发份析出特性变强;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固态残渣增加,最大失重速率减小,不利于热解反应的进行;按7:3比例混合的污泥锯末耦合热解微分热重分析(DTG)曲线峰前(230~350℃)表观活化能为38.81 kJ/mol,最优动力学模型为D_5-3D扩散模型;峰后(350~500℃)表观活化能为29.93 kJ/mol,最优动力学模型为C^2-化学反应模型。
杨凯丁志江肖立春李强
关键词:城市污泥锯末共热解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