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玉梅

作品数:55 被引量:318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石油与天然气...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机械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钻井
  • 12篇钻头
  • 8篇近钻头
  • 7篇页岩
  • 6篇破岩
  • 6篇井下
  • 5篇振动
  • 5篇PDC
  • 5篇冲击钻井
  • 4篇压裂
  • 4篇页岩气
  • 4篇神经网
  • 4篇神经网络
  • 4篇扭力冲击器
  • 4篇钻具
  • 4篇钻速
  • 4篇机械钻速
  • 3篇地层
  • 3篇有限元
  • 3篇有限元分析

机构

  • 44篇北京信息科技...
  • 15篇中国石油大学...
  • 13篇中国石油
  • 9篇北京工业大学
  • 4篇教育部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天津开发区鑫...
  • 2篇中国石油新疆...
  • 2篇中国石化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中石化海洋石...
  • 2篇中国石油集团...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海油能源发...
  • 1篇中国石油西南...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55篇李玉梅
  • 36篇张涛
  • 14篇柳贡慧
  • 11篇李军
  • 5篇于丽维
  • 4篇张涛
  • 4篇苏中
  • 4篇席岩
  • 4篇谭春飞
  • 4篇杨宏伟
  • 3篇查春青
  • 2篇思娜
  • 2篇李军
  • 2篇连威
  • 1篇邓金根
  • 1篇孙清华
  • 1篇夏柏如
  • 1篇李基伟
  • 1篇杨磊
  • 1篇张升峰

传媒

  • 15篇石油机械
  • 5篇断块油气田
  • 5篇石油钻探技术
  • 4篇系统仿真学报
  • 2篇电子测量技术
  • 2篇钻采工艺
  • 2篇计算机仿真
  • 2篇特种油气藏
  • 2篇北京信息科技...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激光杂志
  • 1篇组合机床与自...
  • 1篇仪表技术与传...
  • 1篇中国海上油气

年份

  • 6篇2024
  • 12篇2023
  • 9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7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页岩储层各向异性对套管应力影响敏感性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页岩储层各向异性特征明显,基于岩石横向各向同性本构关系理论,建立了套管—水泥环—地层组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页岩储层各向异性及其与非均匀地应力、水泥石力学特性、水泥环形态的耦合作用对套管应力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页岩储层各向异性增大了套管应力,增加了套管损坏的风险;地应力非均匀度越高,储层各向异性对于套管应力的影响越大;水泥石力学特性不变时,考虑储层各向异性时套管应力比不考虑时高;套管偏心时,在套管应力较小的区域,考虑各向异性时比不考虑各向异性时更小,在套管应力较大的区域,考虑各向异性时要比不考虑各向异性时更大。研究结果对于解决多级压裂过程中的套管损坏问题,提高页岩气开发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席岩李军柳贡慧付永强李玉梅
关键词:页岩气各向异性地应力套管应力
基于改进YOLOv4算法的玻璃杯缺陷识别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23年
当前,玻璃杯表面缺陷检测主要依赖人力劳动来完成,存在耗时长且准确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将YOLOv4与MobileNetV3结合的改进算法模型YOLO-M来解决该问题。首先,利用MobileNetv3网络替换YOLOv4原本的主干网络CSPDarknet53,并修改激活函数,在减少模型大小和参数量的基础上提升运行速度。然后,对玻璃杯缺陷样本进行拍照采样,将缺陷分为磨损、气泡、划痕三种,建立玻璃杯缺陷数据集。最后利用YOLO-M、YOLOv4以及YOLOv4-tiny三种算法对玻璃杯缺陷数据集进行训练,将不同算法下的平均精度均值、帧率等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YOLO-M算法在玻璃杯缺陷检测上的帧率达到57.72 f/s,平均精度均值达到91.95%,均为最高。YOLO-M算法在玻璃杯缺陷识别的速度和精度上有明显效果,可做为后续分拣研究,以及其他玻璃制品缺陷识别的重要参考。
张涛谢探阳李玉梅白俊华
关键词:目标检测
复合冲击破岩钻井新技术被引量:63
2016年
针对传统旋冲钻井和扭冲钻井在钻头的匹配性及地层的适应性方面存在的局限性,结合高效钻井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复合冲击破岩钻井新技术,并开发了可实现扭向反转冲击联合轴向脉动冲击的新型复合冲击钻具。该钻具可将流体的液压能转换成工具扭向和轴向交替的高频冲击机械能并直接传递给钻头,给钻头施加周期性的低幅高频复合式冲击,在不需要改变任何设备的前提下提高破岩效率。在介绍复合冲击破岩钻井新技术破岩原理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复合冲击钻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影响破岩效率的关键参数等。新型复合冲击破岩钻井新技术,可真正实现"立体破岩",从而提高机械钻速和井身质量。
柳贡慧李玉梅李军查春青张涛霍明明
关键词:旋冲钻井钻井工具机械钻速
东海深部高研磨地层冲击钻井PDC齿优选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东海盆地深部地层机械钻速(ROP)低、PDC钻头钻齿易磨损、单个钻头进尺数少的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开展了岩石可钻性、硬度与塑性系数、强度、研磨性及组分检测试验,明确了导致该区域深部地层低ROP的主控因素,并对ROP变化规律进行了验证;设计了冲击载荷作用下PDC钻头异形齿破岩试验装置,开展了单齿破岩试验,利用3D扫描技术量化了三棱齿、斧形齿在不同冲击速度下的侵彻深度和破岩体积,计算了冲击破岩过程中的能量吸收效率以及破岩比功,对PDC钻头异形齿进行了优选;同时结合优选结果开展了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的高研磨性和高强度是东海盆地低ROP的主控因素,当冲锤冲击速度小于7.1 m/s时,三棱齿侵彻深度和破岩体积更大,提速效果较为明显;当冲锤冲击速度大于7.1 m/s时,斧形齿的破岩比功要小于三棱齿,且能量吸收效率更优,在高研磨地层作用下磨损较小,能更好地延长PDC钻头的寿命;现场试验也验证了该结论。研究成果可为东海盆地深部地层冲击钻井参数的确定以及PDC钻头钻齿的优选提供有效参考。
李基伟李乾田胜雷黄达李玉梅席岩
关键词:PDC钻头机械钻速
基于CEEMDAN-CNN的钻头磨损状态监测研究被引量:9
2022年
钻头磨损状态的准确监测对于提高钻井效率、规避钻井事故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针对钻井过程中钻头磨损状态监测困难的问题,结合井下近钻头工程参数短节所测数据,提出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备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小波阈值以及卷积神经网络(CNN)的钻头磨损监测模型。首先将近钻头工程参数测量短节测得的振动数据进行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备经验模态分解,得到一系列本征模态函数分量,再对本征模态函数分量进行小波阈值去噪并完成信号重构,最后根据重构信号提取钻头磨损特征,完成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和钻头磨损状态识别。研究结果表明,钻头磨损监测模型精度达到92.3%,即该模型能准确识别钻头磨损状态且识别准确率高。研究结果可为及时调整钻井参数、确定更换钻头时机等提供技术支持。
刘奕呈李玉梅张涛李超
关键词:小波阈值
基于PCA-LSTM的黏滑振动水平评估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石油钻井过程中,井下工具的黏滑振动会导致钻头发生周期性的黏滞和滑脱,容易引起钻头和钻具组合失效,造成井下事故。为此,基于井下测量技术的发展,采用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智能算法建立黏滑振动水平评估模型,采用井下近钻头工程参数测量工具在钻头处采集7类高频井下工程参数,验证使用PCA-LSTM神经网络黏滑振动水平评估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估模型均方根误差为0.026,较LSTM、PCA-BP、PCA-SVM评估模型分别下降了0.033、0.011和0.018,表明该模型抑制了过拟合造成的滞后效应,具有较高的精度,可有效评估钻头处黏滑振动水平。研究结果对指导钻井过程,及时调整地面参数,有效抑制黏滑振动,推动安全、快速、高效钻井具有重要作用。
张鑫张涛李玉梅房萍
关键词:近钻头
单元生死功能数值法在井壁稳定中的应用
2013年
为了减少煤储层伤害以及最大程度地提高煤层气水平井单井产量,开展了煤层气欠平衡钻井技术的现场应用研究。以沁水盆地3#煤层水平井为例,建立了煤层水平井井壁稳定分析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运用ANSYS有限元程序中单元生死功能,诊断井周破坏单元并通过对破坏单元的杀死和激活功能,有效地实现了井筒开挖的非连续动态过程,得到了不同钻井液密度下井壁破坏半径长轴、破坏区角度和井径扩大率。单元生死功能数值法对煤层井壁稳定分析准确有效,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孙清华邓金根李玉梅谭春飞李军杨恒林
关键词:煤层气井壁稳定弹塑性ANSYS单元生死
水力喷射钻孔器径向破岩特性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水力喷射径向钻孔可在岩层中打开一条油气通道,增加泄油面积,有效地提高油井产量。为了解水力喷射钻孔器径向破岩特性,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地层-喷射孔数值计算模型,开展了水力喷射钻孔器径向喷射方位、地应力对钻孔器喷射破岩影响规律的研究,从而对钻孔器水平钻井能力及延伸极限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随钻孔器喷射方位角的增加,岩石破裂位置相对复杂多样,建议钻孔器喷射方位角设计在0°~30°区间;地应力对喷射破岩有较大影响,建议地应力差异较大条件下,选择较小的喷射方位角,岩石易于破碎;随着入口排量的增加,钻孔器钻进延伸极限先增大后减小;后向孔眼个数越多,钻孔器喷射钻进延伸长度越大。研究成果可为水力喷射径向水平井眼设计以及技术施工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李玉梅张涛于怀彬苏中于丽维郑伟
关键词:水力喷射地应力破岩
利用智能钻头实时识别井下粘滑振动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智能钻头实时识别井下粘滑振动的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利用所述智能钻头获取井下现场所述智能钻头处的工程测量数据;基于所述工程测量数据和预先基于神经网络建立的粘滑振动识别模型,识别所述智能钻头处的...
张涛李玉梅张鑫柳贡慧李军汪伟
页岩储层各向异性对裂缝起裂压力的影响被引量:15
2014年
页岩储层水平方向上的层理性结构导致了页岩较强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基于岩石横向各向同性本构关系以及渗流与变形耦合数值方法,建立了页岩水平井裂缝起裂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对射孔方位角、弹性力学各向异性以及地应力各向异性对水力裂缝起裂压力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射孔方位角的增加,起裂压力增大,起裂压力应力分布云图呈部分"椭圆状"且倾向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弹性模量各向异性较大和泊松比各向异性较小时,岩石表现出在水平方向上较强的刚性特征,裂缝起裂的可能性较大;弹性模量各向异性较小和泊松比各向异性较大时,岩石表现出在垂向方向上较强的刚性特征,岩石不易起裂。研究结果可以为页岩气井裂缝起裂压力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李玉梅柳贡慧李军于丽维刘明
关键词:页岩起裂压力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