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春生

作品数:103 被引量:30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41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1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2篇发酵
  • 13篇鱼露
  • 13篇风味
  • 12篇食品
  • 11篇挥发性
  • 9篇蛋白
  • 9篇挥发性风味
  • 7篇蛋白质
  • 7篇水产
  • 7篇水鱼
  • 7篇微生物
  • 7篇活性
  • 7篇白质
  • 6篇自然发酵
  • 5篇调味
  • 5篇生物胺
  • 5篇食品生物
  • 5篇食品生物技术
  • 5篇琼胶
  • 5篇鳜鱼

机构

  • 102篇中国水产科学...
  • 33篇上海海洋大学
  • 10篇大连工业大学
  • 8篇中国海洋大学
  • 8篇三亚热带水产...
  • 6篇广东海洋大学
  • 4篇浙江海洋大学
  • 2篇大连海洋大学
  • 2篇天津农学院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烟台大学
  • 1篇韩山师范学院
  • 1篇广东省医学实...
  • 1篇福建安井食品...
  • 1篇江苏海洋大学

作者

  • 102篇李春生
  • 77篇陈胜军
  • 66篇杨贤庆
  • 65篇李来好
  • 50篇吴燕燕
  • 48篇赵永强
  • 45篇王悦齐
  • 42篇杨少玲
  • 35篇邓建朝
  • 30篇胡晓
  • 24篇戚勃
  • 18篇魏涯
  • 18篇王迪
  • 17篇黄卉
  • 15篇马海霞
  • 14篇岑剑伟
  • 14篇荣辉
  • 11篇郝淑贤
  • 6篇林婉玲
  • 4篇王锦旭

传媒

  • 12篇食品与发酵工...
  • 12篇南方水产科学
  • 8篇食品工业科技
  • 7篇食品科学
  • 4篇中国渔业质量...
  • 3篇渔业科学进展
  • 3篇食品安全质量...
  • 2篇中国食品学报
  • 2篇广东海洋大学...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2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水产学报
  • 1篇肉类研究

年份

  • 7篇2024
  • 19篇2023
  • 12篇2022
  • 21篇2021
  • 11篇2020
  • 13篇2019
  • 6篇2018
  • 12篇2017
  • 1篇2016
1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海鲈鱼胨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鲈鱼胨的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包括海鲈鱼鳞清洗→去腥处理→漂洗→沥干→熬煮→过滤→低温成型→海鲈鱼胨等步骤,该方法能有效利用海鲈加工副产物鱼鳞,去除海鲈鱼鳞的腥味,制备营养的海鲈鱼胨,可操作性强、可量化、...
吴燕燕李来好杨贤庆陈胜军魏涯王悦齐胡晓杨少玲邓建朝赵永强李春生岑剑伟荣辉
文献传递
鱼类水产品中耐冷性摩根菌Morganela psychrotolerans污染情况与分离株组胺生成能力
2024年
对市售水产品中耐冷性摩根菌Morganella psychrotolerans的污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其分离株组胺生成。实验共调查了广东省市售100个鱼类样本,研究结果表明,M.psychrotolerans广泛分布于广东省市售中水产品中,在样品中的污染率达34%,在青皮红肉鱼中的污染率为35.9%,在白肉鱼中的污染率为27.3%,其中鲭鱼样本的污染率在总阳性样品中占比38.24%,金枪鱼样本的污染率占比29.41%。在呈现阳性的样品中共分离到16株M.psychrotolerans,对分离的16株M.psychrotolerans进行组胺生成能力研究发现,在20℃培养48 h后分离株组胺生成量均大于1000 mg/L,其中分离株1的组胺生成量大于模式菌株。将分离株1与模式菌株在不同温度(4、20℃)条件下对比研究发现,分离株1与模式菌株的生长并未呈现明显差异,但组胺生成量呈现不同。分离株1在4℃培养10 d后,其组胺生成量显著高于模式菌株;在20℃培养60 h后,模式菌株组胺生成量显著高于离株1。本研究为冷链物流水产品中可能存在的组胺积累问题提供了理论数据支撑。
李锦王迪陈胜军陈胜军李春生吴燕燕
关键词:污染情况
清酒广布乳杆菌H30-5、发酵菌剂及其在改善发酵鱼糜品质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清酒广布乳杆菌H30‑5、发酵菌剂及其在改善发酵鱼糜品质中的应用。本发明从罗非鱼自然发酵鱼糜中筛选得到清酒广布乳杆菌H30‑5,通过加菌发酵的方式,有效改善罗非鱼发酵鱼糜质地和风味...
李春生李来好陈胜军赵永强黄卉潘创王迪
南极磷虾虾青素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为减缓虾青素的氧化速度,提高虾青素的储藏稳定性,以麦芽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对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虾青素进行微胶囊化包埋,并对微胶囊化后产品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麦芽糊精与HP-β-CD壁材质量比为1∶3、虾青素添加质量分数为4.76%、聚山梨酯-80添加质量分数为0.87%、固形物浓度为0.20g/ml时,虾青素微胶囊包埋率为98.77%。制备的虾青素微胶囊水分含量为(3.11±0.11)%,溶解度为(94.32±0.08)%,休止角为(34.16±0.24)°。稳定性实验表明,与未微胶囊化的虾青素晶体相比,虾青素微胶囊在高温条件、自然光条件与有氧条件下,虾青素的保留率分别由28.72%、45.27%与20.76%提高到了78.32%、84.88%和74.97%。可见微胶囊化可明显改善虾青素溶解性和稳定性,为虾青素微胶囊化产品制备提供技术支持。
赵永强谈俊晓李来好杨贤庆魏涯岑剑伟李春生
关键词:南极磷虾虾青素微胶囊喷雾干燥法理化性质
水产蛋白源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20年
中国拥有丰富的水产品加工副产物及低值的鱼、虾、贝、藻等水产资源,其中含有的蛋白是制备生物活性肽的重要原料。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水产蛋白源生物活性肽的酶解制备、分离纯化和质谱鉴定方法等研究进展,对抗氧化肽、抗菌肽、降血压肽、抗癌/抗肿瘤肽、免疫调节肽及矿物离子结合活性肽等不同生物活性肽进行了功能分类,分析了肽链的结构特征(肽的分子量大小、氨基酸组成),并阐述了不同生物活性肽的作用机制,提出了水产蛋白源生物活性肽的应用前景及其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林善婷胡晓李来好杨贤庆吴燕燕陈胜军赵永强李春生潘创
关键词:水产生物活性肽生物活性结构特征
不同碳源对Klebsiella pneumoniae WA-1孔雀石绿脱色和降解的影响
2022年
利用变色圈法从孔雀石绿污染的养殖池塘中筛选到1株具有较强孔雀石绿脱色和降解能力的细菌,经过16S rDNA基因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合VITEK 2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该菌为Klebsiella pneumoniae,重命名为K.pneumoniae WA-1。采用分光光度法和硼氢化钾还原-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不同碳源对孔雀石绿脱色和降解的影响,发现菌株在盐培养基中表现出很强的孔雀石绿脱色和降解能力,添加葡萄糖、半乳糖、蔗糖等碳源时孔雀石绿(5~40 mg/L)的脱色率有所提高,均接近100%,但是孔雀石绿(5 mg/L)降解率显著降低。明确了孔雀石绿首先在细胞外由孔雀石绿还原酶还原成隐性孔雀石绿,然后通过主动运输进入到细胞被进一步降解的脱色和降解过程,并揭示了不同碳源对菌株孔雀石绿脱色和降解的影响机制。本研究为K.pneumoniae WA-1的孔雀石绿降解机制研究提供重要思路,也为后期孔雀石绿降解的应用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田小丽李春生陈胜军陈胜军邓建朝薛勇邓建朝
关键词:孔雀石绿脱色降解特性
一种利用发酵盐厌氧菌改善鱼露发酵品质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发酵盐厌氧菌改善鱼露发酵品质的方法,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该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952,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
李春生李文静李来好杨贤庆陈胜军吴燕燕赵永强王悦齐
文献传递
一株黑曲霉及其在改善发酵海水鱼风味和口感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黑曲霉及其在改善发酵海水鱼风味和口感中的应用,涉及食品微生物领域。该黑曲霉于2022年7月20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40251,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
王悦齐吴燕燕汪慧芳陈胜军赵永强杨少玲李春生
基于GC-MS联用技术分析传统鱼露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和脂肪酸组分变化被引量:31
2018年
为探明鱼露在不同发酵时间点挥发性物质的差异以及脂肪酸对传统鱼露的香气物质形成的影响,实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鱼露发酵过程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在5个不同发酵时间点的鱼露样品中共检测出7大类56种挥发性化合物,并用内标法对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定量。以OVA值为依据,从56种挥发性化合物中筛选出12种对鱼露风味轮廓贡献显著的主体呈香化合物如3-甲硫基丙醛等。鱼露的主体特征风味可描述为蘑菇香味、土豆香味、麦芽香味、香草味、水果香味和鱼腥味。鱼露中的脂肪酸主要分布范围为C15~C26,不饱和脂肪酸(UFA)相对含量高达67.23%。在鱼露发酵过程中,风味相关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变化较为显著,与主体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变化呈现一定的相关性,证明不饱和脂肪酸是鱼露发酵过程中产生特征风味的重要前体物质。
王悦齐李春生李来好杨贤庆陈胜军吴燕燕赵永强魏涯
关键词:鱼露风味脂肪酸气质联用发酵
一株产酯增香的威尼斯不动杆菌及其在海水鱼发酵制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产酯增香的威尼斯不动杆菌及其在海水鱼发酵制品中的应用,属于食品微生物领域。所述威尼斯不动杆菌已于2021年11月1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77...
王悦齐吴燕燕汪慧芳李来好杨贤庆陈胜军赵永强李春生相欢戚勃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