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红艳
- 作品数:14 被引量:9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软沉积物变形中负载、球—枕构造的古地震研究综述被引量:23
- 2017年
- 在构造活动地区,软沉积物变形是研究古地震的一种关键证据。近年来,湖相沉积中的软沉积物变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多数研究局限于软沉积物变形的形态分类。相比之下,对软沉积物变形的成因分析、触发机制和变形过程缺少系统分析,以至于软沉积物变形能否反映地震事件,以及软沉积物变形类型、强弱与地震震级和震中位置是否存在明确关联还存在较大争议。鉴于此,本文选择软沉积物变形中典型的变形构造—负载、球—枕构造,从其具体特征、成因、触发机制、变形过程、变形强弱与震级及震中距关系等方面展开讨论。统计结果显示,当沉积记录中的负载、球—枕构造为地震成因时,其代表的震级可能为6.0~7.0级,震中距约为20~70 km。就相同变形强度的负载、球—枕构造来说,湖相沉积记录的震级最强,其次为河湖相沉积和海相沉积。负载、球—枕构造变形层的宽度和厚度以及球状半径大小与地震震级具有正相关关系,而岩性与地震震级大小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利用软沉积物变形所对应的地震震级估算距震中距离,或者采用软沉积物变形距断层距离估算地震震级的方法都是可行的。这样看来,软沉积物变形不仅能够记录地震事件,而且能够根据其变形类型、尺度大小和强度变化等,较好地确定地震震级及震中位置,为古地震研究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方向。
- 钟宁蒋汉朝梁莲姬徐红艳彭小平
- 关键词:古地震
- 四川岷江上游滑坡触发因素分析被引量:19
- 2015年
- 以高山峡谷为地貌特征的岷江上游地区人口密集,在晚更新世以来发生了数以万计的滑坡,探讨该地区滑坡发生的主要触发因素对该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意义重大。文中从区域降雨特点、滑坡坡形特点、地震震级大小与滑坡面积的对应关系以及叠溪已恢复地震记录的周期性分析等方面入手展开探索性研究。在降雨方面,与滑坡灾害严重的尼泊尔相比,岷江上游无论是累积降雨量还是日降雨量均未达到触发滑坡的关键阈值。在坡形方面,岷江上游的滑坡不具有暴雨触发滑坡形成的坡底峡谷地形特征,而具有地震触发滑坡形成的自上而下较为平坦的坡面特征。在震级大小与滑坡面积的对应关系中,岷江上游的大面积滑坡分布支持地震触发,与暴雨触发的局部小面积滑坡形成鲜明对比。在叠溪已恢复地震记录的周期分析中,我们获得能够导致该地区软沉积物变形的>5.0或5.5级地震的复发周期集中于二三十年,而引发大面积滑坡的可能类似汶川特大地震的平均复发间隔为2.6ka。这与中等—特大地震以及滑坡面积随地震震级一般呈现指数增长关系相吻合。据此,我们初步认为,岷江上游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发育的大量滑坡由降雨触发的可能性很小,绝大部分可能为地震触发。这一初步认识有待今后的细致研究进一步验证。
- 李艳豪蒋汉朝徐红艳梁莲姬
- 关键词:滑坡成因地震暴雨复发间隔
- 北京新5孔第四纪孢粉记录及其对更新世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21
- 2013年
- 为探讨更新世我国北方植被演化特征,对北京凹陷新5孔河湖相沉积进行孢粉植物群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过去2.3Ma尤其1.7Ma以来北京地区总体上为疏林草原一草原植被所覆盖,西部和北部的山地上生长以松(Pinus)为主的针叶树。主要孢粉类型的含量变化显示,2.3~2.1Ma期间气候温和半干旱。i.70~1.45Ma期间,北京地区冬季气温下降,导致山地针叶树增加;同时,夏季风也得到了增强,导致落叶阔叶树和喜湿草本得到发展;这表明这一时期北京地区的季节性较早期(2.3~2.1Ma)明显增强。1.45~1.05Ma期间研究区气候延续了前期气候特征,并维持相对稳定。1.05~0.94Ma期间,针叶树松属花粉含量明显降低,随后自0.94Ma开始含量明显增加。这可能是对中更新世过渡期及随后全球冰量增加的响应。极地冰量增加,北半球径向温度梯度变陡,导致东亚冬季风加强。另一方面,1.05~0.94Ma期间,无论是落叶阔叶树花粉含量,还是喜湿草本和蕨类孢子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且显示向上减少的变化趋势,暗示东亚夏季风在1.05~0.94Ma期间总体增强随后逐步减弱的变化趋势。据此我们推测,自中更新世气候过渡期开始,东亚冬季风和夏季风均明显增强。但伴随极地冰盖发展和全球气温下降,东亚冬季风持续增强而东亚夏季风则显示逐步减弱的变化趋势,使得我国中北部许多地区出现植被与环境短暂恢复后逐步衰退的演化趋势。自约0.5Ma开始,研究区以松为代表的针叶树花粉逐步减少,落叶阔叶树花粉含量也开始降低,反映研究区明显变干,相对喜湿的草本和木本逐步为喜干旱的蒿(Artemisia)和藜科(Chenopodiaceae)所代替。研究区这样的孢粉植物群演化模式与东亚、北太平洋乃至南半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不过,中更新
- 郭高轩蒋汉朝蔡向民刘久荣徐红艳
- 关键词:孢粉第四纪湖相沉积气候变化
- 海原断裂带老虎山段断层岩磁学研究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
- 2020年
- 断层岩,尤其是断层泥的磁性异常近年来被研究人员广泛关注,但关于其磁性异常的形成原因尚没有统一的解释.海原断裂是青藏高原东北缘一条重要的走滑断裂,前期研究发现海原断裂带景泰段出露有数十米至上百米的断层岩,是理想的研究材料.本研究选取海原断裂带景泰段老虎山山前一个断层岩剖面作为研究对象,拟通过测量断层岩的磁化率(χ)、非磁滞剩磁(ARM)、饱和等温剩磁(SIRM)、等温剩磁(IRM)以及磁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χ-T曲线)等磁学参数并结合粒度、碳含量、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方法来探究海原断裂带老虎山段不同颜色断层岩的磁性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磁学研究显示黑色、红色及杂色断层泥相较于围岩和破碎带显示了低磁性,尤其是黑色断层泥,其磁化率值均小于10×10^-8 m^3·kg^-1.碳含量及矿物相分析结果指示黑色断层泥与断裂带附近石炭系煤层具有相似的矿物相组成,结合相似的χ-T曲线推断石炭系煤层为黑色断层泥的母岩.石炭系煤层经断层活动卷入断层,在断层强烈剪切摩擦作用下不断细化,形成伊利石等黏土矿物,并促使一部分顺磁性含铁硅酸盐矿物或其他含铁矿物发生化学变化形成亚铁磁性矿物,使得黑色断层泥的磁化率较其母岩石炭系煤层有一定升高.通过黑色断层泥的铁磁性磁化率结合χ-T曲线计算获得断层泥所经历的最高温度约为420℃,不超过450℃.老虎山段厚层碳质断层泥的存在为该地区发现的浅层蠕滑现象提供了一种解释.
- 刘雁江刘彩彩张竹琪刘康任治坤张会平李传友徐红艳李雪梅
- 关键词:海原断裂带断层泥磁化率
- 我国末次冰消期古气候时空演化特征初探被引量:10
- 2011年
- 为探讨我国末次冰消期古气候时空演化特征,从北到南、从西到东分别选取8个和6个已发表的持续时间较长和分辨率相对较高的古气候记录,对比分析了我国末次冰消期气候演化(以Younger Dryas和Bφlling/Allerφd事件为主)随纬度和海拔高度变化所表现出的趋势和规律。结果显示,末次冰消期的主要事件在我国基本均有显示。这些气候事件在北方高纬度地区比南方低纬度地区、东部低海拔地区比西部高海拔地区表现更强烈。推测末次冰消期北半球千年尺度气候变化信号来自高纬度显著温度波动。中低纬度地区这些气候事件波动减小可能与太阳辐射总量大、附近西太平洋和下垫面潜热缓冲大以及受东亚夏季风影响的植被盖度高等因素有关。这在探讨我国中低纬度末次冰消期气候变化时应该引起重视。
- 毛雪蒋汉朝杨桂芳徐红艳
- 关键词:末次冰消期古气候波动时空演化特征
- 北京地区第四纪孢粉植物群演替
- 北京地区第四纪以来植被与气候演替的规律与驱动因素还不清楚。本研究对采自北京昌平钻孔的262块孢粉样品进行系统的分析测试,其中97个样品含有丰富的孢粉颗粒。孢粉分析结果表明孢粉浓度与岩性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沉积物颗粒较细,孢...
- 徐红艳蒋汉朝
- 关键词:孢粉第四纪中更新世气候转型
- 文献传递
- 末次冰消期气候转型对青藏高原东部地震活动的影响
- 2021年
- 探讨构造和气候在地质演化过程中的耦合作用一直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热点。通过对青藏高原东部古地震和古气候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发现18-15 ka期间湖相沉积存在大量且强烈的地震成因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或地震事件,可能是末次冰消期以来青藏高原大陆冰川(或冰帽)快速消融和冰川剥蚀卸载作用,引起中上地壳应力卸载和均衡反弹,以及冰川融水引起地下水波动,导致区域应力场变化和断层活动增强,诱发了区域频繁的地震所致。本研究为更好地理解晚第四纪青藏高原东部的地震活动、气候变化和地貌过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钟宁蒋汉朝李海兵徐红艳梁莲姬
- 关键词:古地震青藏高原东部末次冰消期
- 柴达木盆地红沟剖面新生代孢粉植物群研究
- 青藏高原的形成与扩展奠定了欧亚大陆的构造格局,对中亚乃至全球的气候变化具有深远的影响。青藏高原隆升改变了亚洲的大气环流模式,加强了亚洲季风环流和内陆干旱化,并可能对全球降温过程以及北半球冰盖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因此,青藏...
- 徐红艳
- 关键词:青藏高原隆升全球变冷柴达木盆地孢粉
- 青藏高原东缘孢粉记录的末次冰消期气候演化
- 青藏高原东缘是受东亚夏季风影响的气候敏感区。岷江上游叠溪湖泊沉积的孢粉记录显示:末次冰消期期间,研究区以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指示开阔的疏林草原植被特征。一般喜湿草本主要以莎草科,禾本科,狐尾藻属,蓼属和香蒲科为主,在18...
- 时伟蒋汉朝毛雪徐红艳
- 关键词:孢粉记录湖相沉积末次冰消期青藏高原东缘
- 文献传递
- 柴达木盆地红沟剖面新生代孢粉植物群研究
- 2019年
- 青藏高原的形成与扩展奠定了欧亚大陆的构造格局,对中亚乃至全球的气候变化具有深远的影响。青藏高原隆升改变了亚洲的大气环流模式,加强了亚洲季风环流和内陆干旱化,并可能对全球降温过程以及北半球冰盖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因此,青藏高原隆升的时间和幅度,以及与之相关的亚洲季风及内陆干旱化起源与发展等重大科学问题一直是国际构造与气候变化的研究热点,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 徐红艳
- 关键词:青藏高原隆升全球变冷柴达木盆地孢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