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艳强

作品数:2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综合污染
  • 2篇综合污染指数
  • 2篇鲫鱼
  • 2篇污染
  • 2篇污染指数
  • 1篇蛋白
  • 1篇指数法
  • 1篇三峡库区
  • 1篇生态危害
  • 1篇体内重金属
  • 1篇潜在生态危害
  • 1篇潜在生态危害...
  • 1篇潜在生态危害...
  • 1篇重金属污染
  • 1篇重金属污染特...
  • 1篇综合污染指数...
  • 1篇污染水
  • 1篇污染水平

机构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作者

  • 2篇郑丙辉
  • 2篇林进
  • 2篇陈浩
  • 2篇安立会
  • 2篇赵兴茹
  • 2篇张艳强
  • 1篇刘玥
  • 1篇李子成
  • 1篇宋双双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三峡库区大宁河与磨刀溪重金属污染特征被引量:11
2012年
为揭示三峡库区重金属污染的潜在风险,分析了三峡库区大宁河和磨刀溪两条典型支流沉积物和野生鲫鱼体内重金属水平,并分别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Zn和Cr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大宁河:78.31和83.98 mg.kg-1;磨刀溪:99.03和94.20 mg.kg-1),而Cd含量水平最低(大宁河:0.62mg.kg-1;磨刀溪:0.75 mg.kg-1),并从上游到下游表现为明显的升高趋势.野生鲫鱼各组织以肌肉中各种重金属水平最低,肠最高,但在2条支流中均没有表现出上下游的变化趋势.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处于较高风险,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鱼体重金属污染的风险低于背景值.
安立会张艳强郑丙辉刘玥宋双双李子成陈浩赵兴茹林进
关键词:三峡库区重金属鲫鱼沉积物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
浑河野生鲫鱼体内重金属污染水平与金属硫蛋白基因表达被引量:10
2012年
为揭示浑河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分析测定了浑河野生鲫鱼体内重金属的残留水平以及肝和鳃组织中金属硫蛋白基因表达。对鱼体各组织中Cr、Cd、Pb、Cu和Zn含量的分析结果显示,各组织重金属含量的排序为肠>肝>鳃>肌肉,且Zn含量最高(17.49~176.01mg·kg-1,以湿体质量计算),Cd含量最低(N.D.~0.57mg·kg-1,以湿体质量计算)。均值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浑河野生鲫鱼受到重金属的轻微污染,且从上游至下游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中,Cr、Pb和Zn对均值综合污染指数贡献较大。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鲫鱼肝组织金属硫蛋白基因表达发现,中、下游鲫鱼肝组织的金属硫蛋白基因表达水平较上游有所升高,且与肌肉组织综合污染指数具有较好相关性(R2=0.71),这表明金属硫蛋白基因可作为监测环境重金属污染的敏感标志物。
张艳强安立会郑丙辉林进陈浩赵兴茹
关键词:重金属鲫鱼综合污染指数金属硫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