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春海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心衰
  • 1篇医师
  • 1篇异丙酚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分析
  • 1篇中毒
  • 1篇沙坦
  • 1篇双频指数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气道
  • 1篇气道开放
  • 1篇切开
  • 1篇切开术
  • 1篇住院医师
  • 1篇颅脑
  • 1篇颅脑CT
  • 1篇慢性
  • 1篇慢性充血性
  • 1篇慢性充血性心...

机构

  • 5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军区昆明...

作者

  • 5篇张春海
  • 1篇钱传云
  • 1篇刘荣
  • 1篇陈兵
  • 1篇张红仙
  • 1篇杨德兴
  • 1篇吴杰
  • 1篇刘卓慧
  • 1篇杨晶
  • 1篇邓俊

传媒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有患者30例,其中观察组所接受的治疗措施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则为单纯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心功能及左室射血分数指标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实施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各种不良症状,临床应加以重视并推广。
姜利琼张春海陈兵杨娟
关键词:厄贝沙坦美托洛尔慢性充血性心衰
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引入临床决策方法临床能力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中引入4种临床决策方法 (即模式识别法、假设演绎法、事件驱动法、运用规则法),评价其对急诊医学住院医师的临床能力效果.方法根据是否进行4种决策方法培养把120名住院医师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的诊断、鉴别诊断、处理患者过程.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处理过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实验组和对照组鉴别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和对照组诊断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实验组完成初步评估所用时间(13.10±1.88)min和对照组完成初步评估所用时间(16.01±1.6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结论实验组诊断、鉴别诊断、处理病人过程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完成病人初步评估时间比对照组短.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中引入4种临床决策方法可以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能力效果,可以把4种临床决策方法运用到以后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
杨德兴张春海张红仙吴杰邓俊钱传云刘荣
关键词:住院医师处理过程
酒精依赖患者颅脑CT影像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诊断酒精依赖患者颅脑CT影像中的价值和表现。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就诊的65例酒精依赖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65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颅脑CT影像图像特征。结果:观察组颅脑CT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胼胝体变性和脑萎缩为主、其中表现脑萎缩31例;其次是脑白质脱髓鞘的改变。结论:酒精依赖患者颅脑CT影像学表现以脑萎缩为主,其中胼胝体变性、韦尼克脑病为特征性表现,CT检查可以了解脑损害的性质、范围及程度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依据。
张春海
关键词:酒精中毒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环甲膜切开术在紧急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索环甲膜切开在紧急呼吸道管理中作为首选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分析27例行环甲膜切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等相关数据。结果:患者病因学分布主要为头面部或颈部重度外伤、喉狭窄、口底及颌下间隙感染等;首选环甲膜切开术作为气道管理者16例(A组),先行常规气管切开术中改行环甲膜切开者11例(B组),A组、B组平均气道开放时间分别为(58.12±24.41)s和(739.09±245.29)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根据患者是否仅行环甲膜切开术,分为仅行环甲膜切开组(14例)和环甲膜切开+气管切开组(13例),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36±1.16)ml和(14.65±4.31)ml,P<0.01]。除1例术后因原发病死亡,4例因喉狭窄行喉扩张术带T型扩张管,2例双侧喉返神经麻痹患者未行进一步治疗而长期带管外,余20例患者平均带管时间为(12.35±7.29)d,未出现喉或气管狭窄等术后并发症,均顺利拔管。结论:环甲膜切开术快速安全,且操作简单易行,临床上发生紧急困难呼吸道管理时可作为快速开通呼吸道的首选方法。
龙瑞清俞德顺刘卓慧杨晶张春海贾峰峰高竞逾
关键词:环甲膜切开气道开放呼吸道管理病因并发症
BIS反馈控制下的异丙酚闭环靶控输注在ICU镇静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BIS在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深度监测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TCI系统以及BIS反馈控制下的CLTCI技术应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在我科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30例患者,...
张春海
关键词:脑电双频指数闭环靶控输注异丙酚RAMSAY评分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