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宙
- 作品数:10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髁置换和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术(U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该手术方法在临床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0例接受UKA治疗的患者和30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术中指标,术前、术后关节活动度(ROM)、HSS评分及术后随访疗效指数。结果按照不同的置换术治疗后,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手术时间(t=9.25,P=0.00)、术中出血量(t=12.47,P=0.00)、术后住院时间(t=6.99,P=0.00);术后ROM评分(t=2.15,P=0.04);随访疗效步行速度(t=2.24,P=0.03)、左右步幅(t=4.08,P=0.00)、活动积分(t=11.06,P=0.00)、平衡积分(t=2.82,P=0.01)及治疗指数(t=6.49,P=0.0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运用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微创、安全、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蔡康武明鑫黄远源张文宙
- 关键词: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
- 复位固定骨结构矫形器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位固定骨结构矫形器,包括呈固定连接状态分别用于患者腿部和足部的腿部护板和脚部垫板,所述脚部垫板底面设置有若干支撑柱,且通过所述支撑柱在脚部垫板底面与路面之间形成支撑结构,所述支撑柱为伸缩结构,多个所述支撑...
- 张文宙陈坤苏航
- 关节镜下埋头空心钉固定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的早期疗效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埋头空心钉固定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4例新鲜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的患者资料,其中男10例,女4例;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0.5±4.2)岁。9例跌伤,5例交通事故伤。受伤到入院时间1~10 d,平均(4.2±2.1)d。所有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埋头空心钉固定。术后3个月进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测量并比较双侧肘关节屈伸及旋转活动度。结果14例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5.2±1.2)个月。术后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4个月,平均(3.1±1.5)个月。所有患者均无骨折畸形愈合、埋头空心钉断裂、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肘关节平均屈曲角度:伤侧为(135.0±8.7)°,健侧为(140.0±6.1)°,P>0.05。前臂旋前-旋后运动平均角度:伤侧为(140.2±7.0)°,健侧为(143.8±5.5)°,P>0.05。MEPS评分平均(96.3±0.6)分,优11例,良3例。双侧肘关节屈伸和旋转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埋头空心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满意、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临床疗效满意。
- 付允张文宙白印伟
- 关键词:关节镜桡骨头骨折
- 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接受单髁置换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前术后关节活动度(ROM)及HSS评分等。结果 2组患者术前HSS评分、ROM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HSS评分及ROM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创伤小,安全,患者术后恢复快,疗效满意。
- 蔡康武明鑫黄远源张文宙
- 关键词: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
- 3d打印技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骨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6例的病历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3例患者,单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观察组43例患者,...
- 张文宙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 目的:观察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抽样法,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选取40例(48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纳入此研究领域中,全部患者...
- 张文宙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 3D打印截骨导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评价3D打印截骨导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纳入自2016-07—2018-07诊治的30例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5例采用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3D打印组),15例采用常规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常规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结果3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4.5(3~6)个月。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下肢力线恢复满意,假体位置良好。与常规组比较,3D打印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更少,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打印组与常规组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可提高截骨精确度,并且可以优化手术操作流程。
- 张文宙武明鑫崔凤金易志新
-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 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行走时踝关节在体运动学的变化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行走时踝关节在体运动学的变化。方法我院接诊的48例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踝关节正常人群32例(对照组),观察两组踝关节运动角度和位移情况。结果胫骨-距骨和胫骨-跟骨:观察组足跟着地到站立中期前移距离、内旋角度、内翻角度较对照组增大,站立中期到足趾离地内旋角度较对照组增大(P <0. 05);距骨-跟骨:两组骨与骨之间运动距离和运动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三维平面总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跟骨着地后踝关节前5%~后15%(外翻-内翻)程度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行走时踝关节在体运动学发生明显变化,足跟着地前后踝关节前移内旋内翻程度加深,极易引发患者软骨损伤、骨关节炎等疾病。
- 张文宙武明鑫付允白印伟
- 关键词:慢性踝关节
- 完全型髌上滑膜皱襞病例报道1例
- 2020年
- 男性,57岁,因左膝关节疼痛肿胀1个月于2019年4月入院。患者入院前一个月因钢筋刺入左膝关节腔内在当地医院门诊行钢筋拔出清创术,术后无感染,术后逐渐出现左膝上方肿胀,屈膝困难,轻度疼痛,入院查体:左膝关节髌上明显肿胀,可触及4×4 cm囊性包块,无压痛,前后抽屉试验阴性,内外翻应力试验阴性,研磨试验阴性。左膝关节活动度0°~100°。MRI显示髌上完全型滑膜皱襞并积液(图1)。排除手术禁忌证后行左膝关节镜探查术,术中见关节腔内软骨、半月板、韧带结构无损伤,探查髌上囊见髌骨上方完整的膜样封闭结构(图2),使用刨刀刨开后见淡黄色液体流出,刨刀清理皱襞,术毕包扎切口。术后即可下地负重活动,术后行膝关节活动度及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术后3个月恢复良好,膝关节肿胀完全消退。
- 付允张文宙白印伟武明鑫
- 关键词:膝关节活动度左膝关节韧带结构病例报道滑膜皱襞
- 关节镜下后内侧双入路应用双Endobutton治疗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后内侧双入路采用双Endobutton带袢钢板固定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14例新鲜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其中男10例,女4例;年龄23~50岁,平均36.6岁。手术采用前内、前外侧及后内侧高、低位4入路进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主观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应用KT-2000客观评估膝关节稳定性。结果1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3个月时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未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的Lysholm评分从术前(36.5±4.9)分提高到术后(87.0±5.2)分(P<0.05),IKDC评分由术前(53.2±6.4)分提高到(82.5±5.8)分(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KT-2000测量患膝与健侧胫骨后向松弛度差异:患侧屈膝90°时为(2.51±0.73)mm,健侧为(2.82±0.68)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关节镜下后内侧双入路采用双Endobutton带袢钢板手术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
- 付允白印伟张文宙武明鑫
- 关键词: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关节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