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华
-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社会公益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6年深圳市基层疾控机构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现状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了解深圳市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现状,为加强基层食品安全调查处置能力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典型调查问卷、食品安全事故知识问卷评分和技术调查报告质量评价收集数据,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EpiInfo 3.5.3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食品安全知识考试培训前及格率50.7%、培训后及格率100.0%,分类知识中"流行病学知识"和"采、送样规范"培训后及格率100.0%,其他分类知识考试培训前后及格率经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深圳市基层疾控机构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员整体配置基本合理,应继续加强食品安全制度建设,加大人员培训力度,保障深圳市民群众食品安全。
- 孙健张新东姜华李浩
- 关键词:食品
- 学校发生一起因进食辣木籽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调查被引量:4
- 2018年
- 2017年5月,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水田实验学校发生一起食源性疾病事件,调查发现,辣木籽为本次事件的致病食品,该辣木籽通过网络购得。提示一方面要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销售食品的安全管理。
- 孙健曾金水胡正兴张丽杰张丽杰张新东余家麟姜华姜华黎琅文
-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
- 一起米酵菌酸食物中毒致死事件的调查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 调查米酵菌酸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为预防和控制由此引发的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实验室快速检测确定致病因子,根据致病因子发病潜伏期推断可疑餐次及食物,结合流行病学调查、食品/环境卫生学调查、采样及检测结果,判定中毒餐次及食物。结果 流行病学调查提示食物与发病之间存在关联,病例发病潜伏期及临床表现符合米酵菌酸食物中毒发病特点,留样食物和病例血液检出米酵菌酸。结论 中毒餐次为2020年7月19日晚餐,中毒食物为炒河粉,原因是某食品厂在生产、运输等环节存在违规操作,使河粉受到细菌污染,细菌增殖并产毒,导致此次食物中毒。
- 孙健张强赵凌国陈凤萍黎琅文姜华李浩邱燚徐宝学雷蕾
- 关键词:米酵菌酸食物中毒流行病学
- 犬伤84例患者Ⅲ级暴露后医学处理分析
- 2007年
- 目的通过对84例犬伤WHOⅢ级暴露后的医学处理过程的分析,探讨受伤后伤者与医务人员紧密配合以预防狂犬病死亡的重要意义。方法暴露后5 d内进行检查—冲洗—消毒—抗狂犬免疫球蛋白浸润注射—VERO细胞纯化人用狂犬疫苗接种等处理。结果对伤者免后18个月内分别进行随访,全部伤口愈合,没有死亡病例报告。结论受伤后只要及时接受合理的医学处理,伤者可获得安全保护。
- 曾桂盛何育玲梁小燕姜华李海秀
- 关键词:犬伤暴露后免疫
-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事件溯源调查被引量:7
- 2021年
- 本研究为查明S公司14名疑似食物中毒患者食物中毒事件的致病因子和原因,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通过流行病学曲线推断食物中毒餐次,回顾性队列研究确定中毒食物,采集剩余食物及原料等样本送实验室检测确定致病因子。结果显示,流行病学曲线推断此次事件中毒餐次是7月22日晚餐,回顾性队列研究提示,烧鸭与患者发病有关(RR=5.06,95%CI:1.33~19.26),在14名患者肛拭子、剩余食品烧鸭、腌制秋刀鱼中均检出同源性副溶血性弧菌(O3∶K6血清型)。此次食物中毒致病因子是副溶血性弧菌,食堂从业人员违反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造成生熟食物交叉污染是此次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 孙健张强陈凤萍李浩姜华邱燚黎琅文徐宝学
-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回顾性队列食物中毒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