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文萍

作品数:6 被引量:167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残疾人康复科研项目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康复
  • 3篇脑性
  • 3篇脑性瘫
  • 3篇脑性瘫痪
  • 2篇疗法
  • 2篇肌内
  • 1篇动功
  • 1篇运动疗法
  • 1篇诊疗
  • 1篇诊疗管理
  • 1篇手足
  • 1篇手足徐动
  • 1篇偏瘫
  • 1篇卒中
  • 1篇卒中后
  • 1篇脱位
  • 1篇疗法治疗
  • 1篇疗效
  • 1篇脑瘫
  • 1篇脑性瘫痪康复

机构

  • 6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康复研究...

作者

  • 6篇陈文华
  • 6篇周文萍
  • 4篇余波
  • 4篇刘合建
  • 2篇祁奇
  • 2篇张雯
  • 2篇陈世动
  • 1篇缪芸
  • 1篇阚世锋
  • 1篇厉坤鹏
  • 1篇王人卫
  • 1篇邱卓英
  • 1篇严俊俊

传媒

  • 3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肌内效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2
2014年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改善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坐位平衡及肌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级别为Ⅲ或Ⅳ级肌张力低下型的脑瘫患儿20例。按照年龄、性别及GMFCS级别等配对后随机分为试验组(肌内效贴+常规运动疗法)和对照组(常规运动疗法),每组各10例。肌内效贴单次贴扎维持1d,5次/周,常规运动疗法40min/次,5次/周,共治疗8周。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GMFM-88项量表)、坐位平衡功能(SAS)及肌张力(跟耳试验、足背屈角、股角)等进行评定,同时观察并预防过敏反应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坐位(GMFM-Ⅱ区)、坐位平衡(SAS)及肌张力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跟耳试验及坐位平衡的改善,试验组(跟耳试验左56.67±4.03,跟耳试验右61.00±6.16,SAS评分17.33±1.89)疗效优于对照组(跟耳试验左52.67±3.39,跟耳试验右51.33±4.19,SAS评分13.33±2.05),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粗大运动功能(GMFM-Ⅱ区)、足背屈角及股角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肌内效贴结合运动疗法可显著改善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的坐位平衡和躯干肌张力情况,提高患儿坐位的姿势控制能力和稳定性。
周文萍余波陈文华刘合建陈世动许军委张雯祁奇
关键词:脑性瘫痪肌张力
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的康复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4年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是小儿脑瘫较为常见的类型之一。本文讨论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发病机制、功能障碍、康复评定及康复方法的进展。
周文萍余波刘合建陈文华
关键词:脑性瘫痪不随意运动手足徐动发病康复
ICF-CY理论与方法在脑性瘫痪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34
2014年
目的探讨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CF-CY)架构开展脑瘫儿童康复。方法报道1例以ICF-CY理论与方法为基础的功能障碍评定与干预。结果和结论 ICF-CY的理论模式可以应用于脑瘫儿童的康复。
刘合建邱卓英周文萍陈文华
关键词:脑性瘫痪康复
不同贴扎方式肌内效贴的回缩力特征及其改变皮下间隙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3
2016年
目的:观察不同贴扎方式下肌内效贴的回缩力特征,及贴扎后对健康成人受试者皮下间隙的即刻影响。方法:按测试及干预要求制备肌内效贴(kinesio taping,KT)及具相同颜色、形状及大小的无弹性安慰贴布(placebo taping,PT)。采用济南蓝光XLW型电子拉力机分析施加不同拉力各形状贴布的力学特征。同时选取40例健康成年人,随机配对分为肌内效贴组(KT试验组)与安慰贴扎(PT对照组)各20例。对健康受试者前臂施以不同拉力、回缩方向的Y形贴扎,采用美国通用公司logiq 9型彩超比较贴扎处理前、贴扎后即刻的皮下间隙(subcutaneous space,SS)。结果:1肌内效贴布在施加一定范围的拉力下,回缩力具有等比上升的趋势,但接近极限拉力,会影响其材质的正常特性。贴布长度变长后其整体回缩力反而有所降低。2特定拉力下试验组方法的组内前后比较SS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各方法前后比较未见显著差异,与试验组组间比较,SS值也有显著差异(P<0.01)。试验组拉力增加到100%时,SS组内前后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在相同拉力条件下,贴扎方向并没有明显影响SS。结论:肌内效贴材料的回缩力与外在拉力、贴布形状及长度有关。特定的拉力大小下,肌内效贴可影响局部贴扎处的皮下间隙,但力学因素可能大于方向因素。
余波祁奇陈文华王人卫周文萍厉坤鹏
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3
2013年
肩关节半脱位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相关因素、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等方面综述近年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研究进展。
周文萍阚世锋陈文华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肩关节半脱位康复
运动疗法优化方案对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康复疗效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评估由儿童康复诊疗管理系统(ICR 2.0)软件辅助制定的运动疗法优化方案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方法:61例GMFCS分级为Ⅱ-Ⅲ级的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31例,对照组30例,以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分别接受两个阶段的运动治疗。两组患儿第一阶段根据治疗师个人经验制定治疗方案并训练;第二阶段试验组用ICR2.0软件辅助治疗师综合分析患儿及家长的现实性愿望、功能情况、家庭环境等因素,制定治疗方案并优化后进行训练;对照组仍由治疗师凭个人经验制定治疗方案并训练;两个阶段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远城寺式·婴幼儿发育检查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对患儿功能进行测评。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发育月龄、移动运动和GMFM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个阶段治疗后,两组患儿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其中第一阶段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阶段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ICR 2.0软件辅助制定的运动疗法优化方案可显著提高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周文萍余波陈文华刘合建张雯缪芸严俊俊陈世动
关键词:运动疗法粗大运动康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