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学强

作品数:2 被引量:48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2篇数值模拟
  • 2篇巷道
  • 2篇值模拟
  • 1篇岩巷
  • 1篇应力
  • 1篇预应力
  • 1篇支护
  • 1篇支护技术
  • 1篇支护技术研究
  • 1篇支护设计
  • 1篇软岩
  • 1篇软岩巷道
  • 1篇深部软岩
  • 1篇深部软岩巷道
  • 1篇巷道稳定
  • 1篇协同学
  • 1篇煤层
  • 1篇矿井
  • 1篇矿井工程

机构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2篇刘刚
  • 2篇刘学强
  • 1篇龙景奎
  • 1篇李元

传媒

  • 1篇煤炭学报
  • 1篇2013年全...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深部软岩巷道穿煤层数值模拟及支护技术研究
开采逐渐向深部发展,在浅部呈现中硬岩变形特征的工程岩体在深部转化为高应力软岩,尤其在经过煤层时矿压显现强烈.以某煤矿-800m水平东翼轨道大巷为工程背景,利用数值模拟研究该巷道穿煤层时的围岩变形特性.研究表明:顺、逆煤层...
刘学强刘刚
关键词:矿井工程深部软岩巷道支护设计
巷道稳定的协同学原理及应用技术被引量:48
2012年
基于现有支护理论和现场支护的实际条件,将协同学原理引入巷道支护设计,提出协同支护的思想。协同支护是以支护的共性——系统的协同作用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支护系统、围岩系统和环境系统等子系统及其内部的协同作用,最终使巷道从开挖后的非平衡状态快速达到稳定的平衡状态,其目的是最大发挥支护构件的物理力学性能,有效控制围岩变形,以期达到1+1>2的协同支护作用。锚杆锚索协同支护研究以预应力为基础,其他支护参数、结构与锚杆和锚索预应力的协同性以及锚杆预应力与锚索预应力的协同作用。高强锚杆必须与高预应力相结合,锚杆预应力必须与锚索预应力相匹配,只有它们之间相互合理匹配,才能使锚杆、锚索的个体作用达到最大,并产生协同支护的效果。对锚杆施加40 kN以上预紧力时,与锚索140-160 kN预紧力的协同性较好;增强锚杆的主动支护作用,使锚杆达到60 kN以上预紧力,此时与锚索180-200 kN的预紧力产生较好的协同性。
刘刚龙景奎刘学强李元
关键词:巷道稳定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