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辛元
- 作品数:8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正常兔眼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b(Avastin)视网膜毒性研究
- 目的:探讨兔眼玻璃体腔注射不同剂量的贝伐单抗(Bevaci- zumab,Avastin)的视网膜毒性反应。方法:新西兰无色素兔16只/32只眼,随机分为 A、B、C、D4组。实验组为 A、B、C 组,兔眼玻璃体腔注射 ...
- 叶俊杰陈辛元
- 文献传递
- 兔眼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的视网膜毒性研究
- 2008年
-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兔眼玻璃体腔注射的视网膜毒性作用。方法16只新西兰无色素兔的32只眼随机分为药物注射组和对照组,药物注射组又根据玻璃体腔注射药物剂量不同分为A、B、C组,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剂量分别为0.05、0.10、0.25ml,分别含Bevacizumab 1.25、2.50、6.25mg。对照组玻璃体腔注射0.9%生理盐水0.10ml。注药后1、2、4周行视网膜电图(ERG)检查。另外,在兔眼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后1、2、4周,每组各摘除2只兔眼,行视网膜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兔眼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后1、2、4周,兔眼ERG各项反应波形均正常,振幅均未出现异常改变(P〉0.05)。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药物注射组和对照组视网膜各层组织形态在各时间点均未见异常。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A、B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C组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出现部分线粒体损伤,发生肿胀和积水变,4周时病变无缓解。结论单次兔眼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 1.25mg或2.50mg是安全的。
- 叶俊杰陈辛元姜茹欣耿爽徐海燕
- 关键词:BEVACIZUMAB
- 抗VEGF药物治疗血管源性眼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08年
- 许多人类血管源性眼病均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有关。近年来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血管源性眼病逐渐应用于临床,就macugen,lucentis和avastin三种抗VEGF药物的基础研究、临床应用进展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综述,从生物学特性、临床疗效及应用前景等方面分析比较三种药物的共同点与特异性。
- 陈辛元叶俊杰
- 关键词:MACUGENLUCENTISAVASTIN玻璃体腔注药
- 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与老年性黄斑变性
- 2007年
- 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可导致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其原因可能与患眼术后视网膜更易暴露于蓝光下,而蓝光可促进视网膜产生活性氧,并最终损害视网膜有关。由此建议不要过早进行白内障手术,或应植入具有蓝光滤过功能的人工晶体,避免视网膜暴露于更多蓝光下,从而降低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发生率。
- 陈辛元叶俊杰
- 关键词:老年性黄斑变性白内障蓝光滤过型人工晶体活性氧
- 正常兔眼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b(Avastin)的视网膜毒性研究
- 目的探讨兔眼玻璃体腔注射不同剂量的贝伐单抗(Be- vacizumab,Avastin)的视网膜毒性反应。方法新西兰无色素兔16只32只眼,随机分为A、B、C、D 4组。实验组为A、B、C组,兔眼玻璃体腔注射Avasti...
- 叶俊杰陈辛元
- 文献传递
- 近视性屈光不正与眼底病变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近视性屈光不正眼底病变的发生率,以及与屈光度、年龄和性别等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拟行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1449例近视性屈光不正患者(2879只眼)的眼底情况及其与屈光度、年龄及性别之间的临床关系。结果2879只眼中发生眼底病变的有413只眼(14.35%),其中后极部病变22只眼(0.76%),周边部眼底病变396只眼(13.75%)。轻度、中度、高度及超高度近视组周边部眼底病变的发生率分别为4.18%、8.72%、19.18%和37.44%,4组间周边部眼底病变发生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χ2=178.594,P<0.001);不同年龄段的3个组周边部眼底病变的发生率分别为8.11%、15.34%和24.59%,3组间周边部眼底病变发生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χ2=76.090,P<0.001)。近视患者周边部眼底病变的发生率与屈光度及年龄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1)。男性与女性的周边部眼底病变的发生率分别为9.32%和16.07%,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24.886,P<0.001)。后极部眼底病变仅发生于Ⅱ、Ⅲ组及高度、超高度近视组。Ⅱ、Ⅲ组的后极部病变发生率分别为0.55%和3.55%,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22.523,P<0.001);高度、超高度近视组的发生率分别为0.86%和6.67%,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31.898,P<0.001)。结论近视性屈光不正患者的眼底病变发生率较高,并具有其临床特征。周边部眼底病变随年龄及屈光度的增加而增高,发生部位以颞侧为多。后极部病变多发生于年龄≥25岁及屈光度>-6.00D的患者。对于近视性屈光不正患者,详查眼底对早期发现眼底病变、及时给予治疗是必要的。
- 郭立斌郑晓华王景文王忠海耿爽陈辛元叶俊杰
- 关键词:近视性屈光不正眼底病变屈光度年龄
- 全身应用免疫抑制剂引发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一例被引量:4
- 2006年
-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性视网膜炎以“比萨饼样”眼底改变为特征,常提示患者全身免疫力低下,考虑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全身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化疗药物所致。我们于2005年收治1例因长期全身应用免疫抑制剂引发CMV性视网膜炎的患者,现将其眼部表现及诊治经过分析报告如下。
- 闵寒毅叶俊杰陈辛元韩宝玲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免疫抑制剂全身应用IMMUNODEFICIENCY免疫力低下眼底改变
- 不同程度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变化和比较被引量:10
- 2013年
-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不可逆盲的主要原因之一。近来研究发现,视网膜神经细胞的病变是DR病理改变的一部分,发生在DR发病之前,因此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神经细胞的病理变化对DR的防治有重要意义。目的应用GDxVCC系统测量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DR分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改变。方法纳入北京协和医院眼科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48例96眼,依据检眼镜检查结果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结果分为DR临床前期组(NDR组)、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背景期)(BDR组)、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组)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组(PRP组),年龄和性别匹配的24名正常受试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GDxVCC系统测量受试者视网膜颞上、颞下、鼻上、鼻下(TSNIT)4个象限RNFL厚度,参数包括TSNIT平均值、上方平均值、下方平均值、TSNIT标准差及神经纤维指数,各组间的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NDR组、BDR组、PDR组及PRP组患者RNFL的TSNIT平均值分别为(56.54±5.28)、(56.92±6.49)、(53.04±6.14)、(53.17±9.30)μm,正常对照组为(59.04±4.57)μm;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DR组及PRP组患者RNFL的TSNIT平均值、上方平均值、下方平均值、TSNIT标准差明显降低,神经纤维指数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DR组:P=0.002、0.000、0.002、0.000、0.001;PRP组:P=0.002、0.000、0.001、0.000、0.000),而NDR组、BDR组RNFL的TSNIT平均值、上方平均值、下方平均值、TSNIT标准差均降低,神经纤维指数增高,但RNFL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87、0.235、0.333、0.106、0.202;P=0.262、0.063、0.072、0.098、0.062)。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在眼底及FFA检查尚未发现DR时即可出现RNFL变薄,PDR及接受PRP治疗后的患者RNFL变薄.提示糖尿病患者视网膜
- 耿爽叶俊杰陈辛元艾凤荣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