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晓芳
-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油气藏描述内容及方法——以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描述为例被引量:5
- 2005年
- 结合国内外裂缝研究的相关成果,以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描述为例,简要分析了储层裂缝研究的过程及方法.并结合其他文献分析总结了储层裂缝研究的基本思路,建立小层、构造、裂缝—岩溶、流体4个主要模型,扼要介绍了储层裂缝描述和预测的主要技术方法。
- 闫晓芳蔡忠贤
- 关键词:裂缝
- 塔中地区奥陶系裂缝性碳酸盐岩储集层描述被引量:15
- 2005年
-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属于碳酸盐储集层发育有大量的裂缝和微裂缝,有着良好的勘探前景。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段进行了裂缝发育情况的分析,并对储层的裂缝特征进行了研究。不同类型裂缝的成因、产状、规模、以及对油气的孔、渗能力都各不相同,对裂缝的研究有助于寻找油气的聚集与富集规律。在塔中地区裂缝的发育与断裂和褶皱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塔中I号断裂带和塔中5、10井井区的裂缝的统计,再结合各种测井方法对塔中地区的裂缝发育的特征进行描述和评价。
- 闫晓芳陈景阳
-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微裂缝奥陶系褶皱
- 剩余油饱和度配比系数法探询剩余油分布规律——以下二门油田中下层系为例被引量:1
- 2006年
- 以往对剩余油饱和度的空间分布特点,多是利用测井资料定性地研究,多数没有定量化,更很少对每口井的各小层(即时间单元)的剩余油分布做出定量的预测。利用剩余油饱和度配比系数法结合下二门油田中下层系的实际生产数据寻找到一条定量预测某一时刻各井各小层剩余油分布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小层劈分,获得了每个时间单元的剩余油量和可动油饱和度,进而为在平面和纵向上研究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提供了依据,并结合油田的静态资料探讨了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为今后油田的挖掘提供了方向。
- 陈景阳闫晓芳周红
- 关键词:剩余油饱和度
- 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参数和发育程度的确定方法被引量:9
- 2006年
- 在碳酸盐岩储层中裂缝不仅起渗流作用还可以作为存储空间,因此研究裂缝的物性参数也就有着很大的意义。裂缝物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储层的好坏,文章利用静态资料结合一定的经验公式对裂缝的孔隙度、渗透率、倾角、密度、延伸度等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总结,利用动态资料(如产能大小、井间连通等的资料)对裂缝的发育情况进行了分析,这些方法在今后的科研与生产过程中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与提高。通过静态资料和动态资料的结合能够对裂缝的发育的程度有更好的说明。
- 闫晓芳陈景阳龚晶晶
-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层井间连通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