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冰

作品数:2 被引量:3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大邑构造
  • 1篇须家河组
  • 1篇须家河组气藏
  • 1篇溶蚀
  • 1篇溶蚀作用
  • 1篇盆地
  • 1篇期次
  • 1篇气藏
  • 1篇热流体
  • 1篇热流体活动
  • 1篇主控因素
  • 1篇莺歌海
  • 1篇莺歌海盆地
  • 1篇裂缝发育
  • 1篇裂缝发育特征
  • 1篇流体
  • 1篇流体活动
  • 1篇胶结
  • 1篇胶结作用
  • 1篇海盆

机构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2篇郑冰
  • 1篇胡烨
  • 1篇王翠丽
  • 1篇陈迎宾
  • 1篇宋荣彩
  • 1篇王彦青
  • 1篇周文
  • 1篇袁东山

传媒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大邑构造须家河组气藏裂缝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被引量:20
2013年
大邑构造须家河组气藏为裂缝性气藏,裂缝发育程度是天然气富集高产的关键因素。通过对14口钻井岩心、测井资料分析统计,结合构造、沉积相分析及古构造应力场模拟认为,大邑构造须家河组气藏发育构造缝、层理缝及异常高压泄压缝3种成因类型裂缝。构造缝和层理缝有效性相对较好,但其总体具数量少、延伸短、宽度窄、充填程度相对较高、非均质性较强的发育特征。地层所受应力小、变形弱是构造缝发育程度相对较差的根本原因。喜马拉雅期派生羽状断裂控制了构造缝的形成和展布;发育于三角洲平原、前缘分流河道的平行层理、斜层理是层理缝形成的主要层理构造。裂缝成因类型、充填特征、后期溶蚀作用及现今地应力场共同控制了裂缝的有效性。
陈迎宾郑冰袁东山胡烨王彦青
关键词:主控因素气藏须家河组大邑构造
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带高温热事件与储层成岩作用被引量:10
2015年
为了探讨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带的高温热事件与储层成岩作用的关系,以泥底辟带的形成、演化特征为切入点,通过薄片、探针、流体组分及包裹体等资料寻找泥底辟带与底辟事件相关热流体活动存在的依据,总结分析了其形成期次,研究了与热流体活动有关的主要成岩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泥底辟带储层中存在高温矿物组合,地层水中的钙、镁离子质量浓度和天然气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均高于非泥底辟带;包裹体测试古地温高于现今温度,古地温的分布及其中的流体成分显示热液活动具有期次性;泥底辟带较非泥底辟带,地层水中二氧化碳溶蚀长石、碳酸盐等物质生成的K+、Ca2+和HCO-3质量浓度高;长石溶孔、粒间溶孔和铸模孔等次生孔隙发育,占总孔隙比例较高,溶蚀作用较强;泥底辟带储层中的碳酸盐岩胶结物体积分数高,胶结作用相对发育;泥底辟带主要存在3期热流体活动,与之有关的影响储层质量的成岩作用主要有溶蚀作用和胶结作用。
王翠丽周文谢玉洪郑冰宋荣彩
关键词:热流体活动期次成岩作用溶蚀作用胶结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