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国辉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造影
  • 1篇造影
  • 1篇自然呼吸
  • 1篇螺距
  • 1篇肺动脉
  • 1篇肺动脉造影
  • 1篇CT肺动脉
  • 1篇CT肺动脉造...

机构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杭州市中医院

作者

  • 1篇胡吉波
  • 1篇张文明
  • 1篇陈彬
  • 1篇胡红杰
  • 1篇邓国辉

传媒

  • 1篇浙江医学

年份

  • 1篇201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自然呼吸下高螺距双源CT肺动脉造影方法探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自然呼吸状态下高螺距双源CT肺血管造影(CTPA)技术对可疑肺栓塞患者应用的可行性、影像质量。方法对54例临床疑似肺动脉栓塞的患者(高螺距组),采用第二代双源CT行CT肺血管造影(CTPA),患者在自然呼吸下行高螺距CTPA检查(螺距为3.0,120kV,100mAs,50ml对比剂);另选前期检查患者54例作为常规组行常规CTPA检查(螺距为0.8,120kV,100mAs,80ml对比剂),深吸气后屏气扫描。记录PA强化程度、图像噪声、信噪比、图像的整体质量、扫描范围内肺动脉分支是否存在对比剂充盈不均和心脏、呼吸运动伪影以及辐射剂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螺距组肺动脉主干(PT)及尖段(S_1)肺动脉、后基底段(S_(10))肺动脉的平均CT值为(404±104)、(453±119)和(453±119)HU,平均图像背景噪声(1 1±2)HU,平均检查时间为(0.67±0.09)s,平均辐射剂量为(142±31)mGy cm,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检查图像无呼吸及心脏的运动伪影。肺动脉分支未见完全或部分缺损,所有患者均达到诊断要求。结论自然呼吸下状态高螺距双源CTPA检查能得到较高质量的图像,没有产生呼吸和心脏的运动伪影,且可避免出现瓦氏(Valsalva)呼吸所致的伪影。
邓国辉胡红杰张文明陈彬胡吉波
关键词:CT肺动脉造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