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晓燕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图像
  • 2篇图像自动标注
  • 2篇混合模型
  • 1篇遗传算法
  • 1篇语义鸿沟
  • 1篇人脸
  • 1篇人脸识别
  • 1篇三维人脸
  • 1篇三维人脸识别
  • 1篇识别方法
  • 1篇双目
  • 1篇双目立体
  • 1篇双目立体视觉
  • 1篇体视觉
  • 1篇自动标注方法
  • 1篇立体视
  • 1篇立体视觉
  • 1篇类间距离
  • 1篇MPEG-7
  • 1篇标签

机构

  • 3篇桂林电子科技...

作者

  • 3篇欧阳宁
  • 3篇莫建文
  • 3篇罗晓燕
  • 2篇李雁
  • 1篇张彤
  • 1篇首照宇

传媒

  • 2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决策融合的图像自动标注方法被引量:2
2013年
结合多媒体描述接口(MPEG-7)和MM(Mixture Model)混合模型,实现了基于决策融合的图像自动标注。在图像标注过程中,分别利用颜色描述子和纹理描述子为每个主题下的图像建立MM混合模型,实现低层视觉特征到高层语义空间的映射,利用局部决策融合方式融合在颜色和纹理MM混合模型下的标注结果,实现图像自动标注。通过在corel图像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提出的局部决策融合方式能更充分利用图像的颜色和纹理信息,提高了图像标注性能。
欧阳宁罗晓燕莫建文张彤
关键词:图像自动标注混合模型
改进的三维人脸识别方法被引量:3
2012年
针对目前三维人脸几何特征识别算法中计算量大和设备昂贵,尤其是在特征融合时加权值确定的不精确性问题,提出了根据双目立体视觉原理,通过对普通二维图像确定脸部关键部位特征点的三维几何特征信息,并且依照类内距离越小越好,类间距离越大越好的准则设定适应度函数,使用人脸样本数据根据遗传算法进行训练,得到使适应度函数最小时的最优解,从而获得三维人脸几何特征融合时的最佳加权值。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莫建文李雁首照宇欧阳宁罗晓燕
关键词:三维人脸识别遗传算法类间距离双目立体视觉
基于MPEG-7和MM混合模型的图像自动标注算法
2012年
为了弥补图像低层视觉特征和高层语义之间的"语义鸿沟",改善图像自动标注的性能,提出了基于多媒体描述接口(MPEG-7)和MM(Mixture Model)混合模型的图像标注算法。该算法采用MPEG-7标准推荐的颜色和纹理描述子提取图像的低层视觉特征,通过MM混合模型建立低层特征到高层语义空间的映射,实现了基于图像整体低层特征的多标签图像自动标注。通过在corel图像数据集上的一系列实验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罗晓燕欧阳宁莫建文李雁
关键词:图像自动标注语义鸿沟
共1页<1>
聚类工具0